APP下载

时更季交话端午

2014-07-31景俊美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意涵吴越

景俊美

一提到端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诗人屈原。事实上,端午的文化意涵十分丰富。仅从名称上,就有夏节、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玉兰节、天中节、女儿节、龙舟节、诗人节、菖蒲节、粽子节、端午节等十多种。起源上,又有三代夏至节说、纪念屈原说、介子推说、效仿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说、曹魏孝行说、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辟邪说、黄巢起义说、苍梧太守陈临说、伏波将军马援说等十余种之多。追溯历史我们知道,气候物候的变化、自然天象的运转以及人对自身的认知影响着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内涵。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意蕴丰赡。辨析驳杂纷乱的端午习俗并结合前人对端午节来龙去脉的考证与梳理,笔者总结出端午节的三大文化主题:恶月恶日的恐怖;图腾崇拜的遗存;纪念圣贤的精神。

恶月恶日的恐怖

上古之时,先民依天象、物候修善历法,形成文化,并认识自我、天地、自然等万物。“年”之形成,清明等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皆为此因。端午时逢仲夏,在五行之中属于“火旺”相,过旺则成“毒”。物候方面,仲夏端午是蚊虫孳生、疾疫流行的开始,对人类来说,更预示着“毒”与凶险的存在,“恶五月”观念相应而生。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玄戈》中记载:“五月,东井、七星大凶,胃、参致死。”汉人王充在其《论衡·说日》中解释道:“当夏五月,日长之时在东井,东井近极,故日道长。”也就是说,上古先民据星象去分析,“五月”是“凶月”,大为不吉,需要防范。上行下效、互相推衍之后,五月不吉之观念迅速渗透到了民间。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有云:“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重五之日更是“恶日”无疑。

民俗学者共识,一个完整的民俗节日,需具备节期、习俗与节日名称等基本要素。端午习俗最早见于《夏小正》,主要是蓄采草药、以除毒气。时隔不久,兰汤沐浴、登高辟邪以及“不举五月子”等习俗也应运而生。与端午习俗相比,“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可见战国时代已有了端午习俗与端午节期,却没有“端午”之名,尚不属于学者所谓的“完整节日”。正因为不完整,我们恰可从其雏形之中去窥见端午的真正源起。端午早期习俗之蓄采众药与兰汤沐浴,是一种保健求生的“主动”选择;“不举五月子”与登高远游,是祛邪避疫的“有效”手段,它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五月五日是“凶日”,大不祥,需要用特殊的行为方式去化解。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必有相应的价值观念促之而成。对凶日的认定,是上述端午习俗的共同思想特征。人们对凶险的担心,对季节变化带给人身体与心理上的种种不适,都反映到了端午的习俗之中,这些也正是端午赖以形成并最终成立的心理与文化基础。

图腾崇拜的遗存

尽管很多学者认可端午节源起于“恶月恶日的恐怖”,但是仅有“恶月恶日”的观念与“恐怖”的心理,还不足以形成包蕴丰富、习俗多姿并影响深远的端午节。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端午节的不断容徙,“恶月恶日的恐怖”难以形成一个经历千年而不衰的伟大节日。

闻一多在其《端午考》《人民的诗人——屈原》《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反复提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这是端午源起的另一说法。实质上与前述并不矛盾。虽然端午节后来确实衍化为全国性的节日,并以龙舟竞渡、吃粽子为主要习俗,但是最初的起源,绝非各地相同、一因而就。大体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北方以“辟邪祛疫”为主;而多水的吴越地区,则主要是图腾崇拜的遗存。所谓“图腾崇拜”,是原始先民将某种动物或植物视作与本氏族有特殊关系(包括亲属关系)的一种崇拜行为。闻一多先生即认为端午节的源起与屈原的关系不大,而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关。

当然,原始的龙图腾若作为全国端午节的源起,确实有难以自圆其说的种种迹象,而若作为吴越地区的端午节源起,却未必没有这个可能。我们都知道,即使在今天这样一个“地球村”时代,人们依然认为“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何况在遥远的上古时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天地,节俗自然也会因地乃至因时而不同。就像一条大河有很多条源头一样,如果说“辟邪祛疫”的源起是端午节这条大河的主要源头的话,那么“吴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或者“崇拜的遗存”至少可以算作这条大河的一个小的源头或者支流,甚至它比“纪念屈原说”还要可信。东汉以后,民族的大融合与文化汉化的结果,是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与意蕴的交接与互补,屈原、曹娥乃至于伍子胥等人物的传说,也随之构成了端午节新的节日文化内涵。

纪念圣贤的精神

“五月五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罗江。朝拜屈原一炉香,年年五谷用船装”。童谣里所歌唱的,是百姓的理想,也是端午节作为节日得以传衍的重要元素之一,即圣贤精神的渗透与支撑。中国古人讲究顺天应时,讲究对自然时序之变化的应对,一个个的“节点”即是提醒人们懂得“避”,懂得敬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节日”,无“节点”便无源起,春节、清明、端午,无一例外。不过,有“节点”的“日子”与我们今天所谓的“节日”仍相距甚远。民俗活动的形成,固定日期的演练,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能够说服人心的“故事”,也即学者所谓的“历史化的叙事”。当且仅当如此,节日的各种风俗及其纪念意义才能有媒介与载体,才能经久传衍而不衰竭。节日无“节点”无源起,无“传说”不久远。在端午所附会的众多传说之中,三个故事影响最广:一是屈原的故事,二是伍子胥的故事,三是曹娥的故事。其他诸如勾践的故事、介子推的故事、苍梧太守陈临的故事等,都是当地百姓纪念圣贤的情感表达与价值呈现,是端午文化内涵的元素构成部件。

研究民俗史我们发现,这些人物故事的内容虽然不同,故事场地与发生时代也不同,但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具有精神上的感召力。屈原的忧国忧民、伍子胥的秉忠直谏、曹娥女的孝行感天,是百姓之所以追忆他们的关键所在。与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是应自然而生、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它还承载着厚重而深挚的文化意涵与人文旨趣,展示着向死而生的大义人生、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百善之先的孝义理念等等。而这些,正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核心,是我们民族文化之中能够永恒传承的精神价值。

端午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节日,在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全国性的共识,但它并不是端午的唯一源起,更不是端午的全部意涵。多数学者又认为端午源起于季节更替的不适所引起的“恐怖”,端午喝雄黄酒、缠五彩丝、穿五毒衣、悬菖蒲、挂艾草、划龙舟、包粽子、吃“五红”(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或“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挂香袋(又名“挂香囊”)等鲜活的习俗,就是从“恐怖”心理转换而成的行为选择,或辟邪、或保健,都是为了健康。然而,这些还不是端午节的全部意涵。仅就北京而言,历史上的辽金元时期,端午日祭天是重要的仪式活动,有着国家主导的节俗形态。明清时期,北京的端午节又称作“女儿节”,出嫁之女各自归宁,其五毒佩饰既延承着辟忌的意义,也增添了节日的装扮,充满着浓烈的民间生活情趣。文化的形成与环境有关,这环境既包括自然之环境,也包括人文社会环境。端午节俗及其文化意涵因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地域的差异和历史沿革的不同。但总体呈现出收纳多源、合流众脉的演变特征。在不断收纳的过程中,端午节的形态又逐渐容徙,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历经千年而不衰的节日传统,渗透着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与哲学内涵,为我们供给着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和安顿心灵的文化场域。

水泽通泉则水不竭。端午节等节日文化像条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在流动的岁月中被不断注入新的习俗元素和文化表现,博广宽容,传递着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向世人昭示着若水一般的质地和性情。人是情感的动物,需要精神的慰藉。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民族无精神则不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民众、国家以及我们的民族注入了各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元素,让我们在细微的精神世界里去感知生命的存在、国族的意义。我们从时间的轴线去溯源端午的节日内涵,层累的记忆与复合的主题使得端午节在人们的心中日益聚集。从空间的坐标去比照端午文化,则显示出不同地区与不同族群的差异化选择。不过,无论是相通的记忆还是相异的选择,端午节的多元文化主题永恒不变。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在站博士后)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意涵吴越
临安举办首届吴越文化节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我最喜欢的玩具
雨来了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等月亮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