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如何在问题导学下促进学生主体探究

2014-07-30范秋香

成才之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导学笔者科学

范秋香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要学习者、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生综合科学素质为目标的学科。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问题导学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引导、激发学生个体潜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科学教学。

一、问题激兴趣,引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科学探究讲求学生的主体参与,特别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小学生主体意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并不习惯自觉进行发现和探究。同时,小学生好奇心强,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问题导学激发学生兴趣,将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利用问题导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需解决这样两个问题。一是问题设置要有趣味性,能符合小学生胃口,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问题设置要有导向性,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到探究的方向,更好实现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蚯蚓”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导入:“同学们,有一种动物,身体柔软又光滑,没有长脚却灵活,挂满圆环藏地下,土壤肥沃全靠它,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利用学生喜欢的猜谜形式作为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通过思考后在“蚯蚓”和“蛇”中选择了“蚯蚓”。学生猜出答案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谜面,仔细阅读课本,总结出蚯蚓的特点。通过这样,将问题导向课程教学目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了问题设计与知识引入的有效衔接。同时问题具有明显提示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笔者设计的谜面,能够自主探究出蚯蚓是软体的环节动物,生活在地下等特点。

二、问题激协作,促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学理论对于个体在群体中呈现的积极状态有过明确的描述:在集体中,个体的智力水平和创造能力均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激发和促进。小学生集体性更强,他们更喜欢融入集体、在集体中表现自我。小学科学主体教学,应该充分抓住这一点,以问题激协作,促进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问题具有个体操作难度,即一个人不容易完成;二是问题具有合作性,适宜多人分工合作,又方便进行成果汇总。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请将它们找出来并进行分类,每类至少5个。请比较他们的柔韧性、吸水性等性质。”这样的问题目标明确、但工作量较大,学生要独立解决全部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当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四到五个人合作完成时,得到了学生热烈的响应。学生自主组队讨论,有一个小组在互相通报各自家中所有的材料物品后,根据情况将材料分成塑料制品、铁制品,纸制品、陶瓷制品四大类,每类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汇总大家带来的相关物品,并对所负责产品进行测试。像这样,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考验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推进小学科学教学。

三、问题激创造,诱学生创新突破

创新是科学内在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源于问题,创造其实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问题导学能够有效诱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实现知识突破。利用问题诱导学生创造,需要教师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切入角度不同,可有不同答案。其次,问题解决方式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探究。第三,问题设计具有可突破性,即学生透过问题更容易发现新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不一样的电路连接”这一篇章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假如你有一个小灯泡,两个装好电池的电池盒,四根导线,那你能设计怎样的电路呢?”这个问题首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动手可以发现串联和并联电路呈现的不同效果。在完成基础教学后,笔者继续问学生:“假如你拥有充足的小灯泡、电池和导线,那么你会怎样设计电路呢?大家比比,看谁设计的电路最有特色。”这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可操作性,条件的开放令学生有更多选择余地,而且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运用更有想法。在二者共同促进下,学生智慧被点燃,创造力得到有效提升。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要有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学生主体参与。问题导学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从学生学习实践出发,激兴趣,促合作,能够有效推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小学科学课堂。而要充分发挥问题导学功效,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努力创新,把问题设计好、设计妙,大力提倡以问促学,以问导学的教学理念。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导学笔者科学
老师,别走……
点击科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科学大爆炸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