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只剩“成功哲学”
2014-07-29范秋明
范秋明
那是在一次面试中,我问一个想进入我校就读的女孩子,你是否获过市级“三好学生”之类的奖励。女孩子很腼腆,迟疑了一会儿,答不出来。她的妈妈在旁边有点急了,连忙对我说:“校长,我家孩子很优秀,这些奖项是获过的。”我看着那个女孩子,女孩子没说什么,我也没有接着问什么,点点头,也就算过了。后来,那个女孩子在校园里遇上我时说,她自己其实从来没获过奖的。我表扬了她的诚实。
类似的现象常常遇见,除了感叹中国式教育的急功近利之外,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偶尔读王栋生老师的文章,看到他也写到了相似的事例,令人深思起来。王老师写的是在一次北大清华“实名推荐”的招生面试中,孩子们角逐入学名额、患得患失、不敢真诚表现自己的种种现象。王老师有一些犀利的分析,但他的一句感慨,倒是直接击中了我的内心:
因为是这样一场角逐,学生也就无法“大气”起来。我一直期待能有个学生“不在乎”,上得台来能说“北大清华赏的这20分我不要了,九万里鲲鹏展翅,兄弟我远走高飞了”,或哪位上台就潇灑地说“再见,恕姐姐不陪你们玩了,祝你们天天开心”……
这句话之所以撼动我,是因为这种参加国内一流大学面试选拔的场面,我也常常遇见,却没有王老师这么透彻洞达的感想,没有他这么开阔的教育视野和精神空间。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在不知不觉间,也开始耳濡目染急功近利了?
不管怎么说,这种现象还在身边上演,甚至比比皆是。我们不能责怪孩子们的患得患失乃至急功近利。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里充斥的功利主义气息和不断催动孩子们投入竞争、获取成功的那种哲学。我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如果还剩下一种哲学,那就是所谓“成功的哲学”。
这种成功哲学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高一分,踏倒千人”的高考动员,是教室里“今天不像狗一样奋斗,明天就像狗一样生活”的标语,是每一次月考、周考之后的排名和老师们的点评,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催迫与压力。有一次,我校一位优秀毕业生给我送来一份他创办的青年协会的宣传册,打开一看,里面赫然写着:“在这样一个竞争的年代,我们甘心被人们踩在脚底下吗?我们会选择屈服吗?不!”接下来还写道,他们将效法美国“兄弟会”之类的机构,结交大量的优秀青年,做大事,成大业,成为成功者和优秀者等等,口气很大,有一种超越常人、藐视庸众,自认为非常卓越的骄傲感。
青年人原该自信自强、豪气万千,但这样一份宣传册拿在手里,我总觉得不大对头,总觉得那股狂妄的口气里似乎少了一点什么。是的,在横溢而出的竞争意识、成功意识、卓越意识的背后,似乎少了那么一点点对于他人的同情,对于这个世界的体认与爱惜,似乎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文精神的淳厚与优雅,丧失了一种更为开阔的生命气象。
上述现象,其实还是比较显性的教育失误,明眼人一眼就能瞧出其中的谬误。这些年,另一种更加隐形的教育失误却瞒过了很多人的眼睛。比如,我们用梦想的名义催动孩子们投入竞争,用“梦想”这样的字眼掩盖背后的功利甚至唯利是图。好几次,我听孩子们的演讲比赛,动不动就搬用一些诸如“梦想”、“理想”之类的大词,可仔细倾听,却发现台上侃侃而谈、激情万千的“梦想”,说到底也就是出人头地,也就是上更好的学校、赚更多的钱、有更好的工作和条件,甚至当更大的官、更大的老板,掌握更多的资源而已。虽然他们使用了一些更加漂亮的词汇,但你从他们的语气里都能听出那么一丝言不由衷、名不副实。你甚至能感觉到,他们其实没有过真正的“梦想”,那些梦想其实是我们的社会和教育灌输给他的理念和认识,他们自身并没有过深刻的自觉,没有过那样一股真正独立的追求与创造的渴望。
据说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制定给道德优秀的学生高考加分的规定。我能体会这些人的良苦用心,但对这样的规定深感不安。如果这样的规定成为现实,在激烈的竞争和不良的教育氛围里,“道德”很可能成为一个假、大、空的托词,成为斤斤计较的高考分值,成为弄虚作假的渊薮,成为引导孩子们不道德、不诚实的路标,让孩子们的生命气象变得更加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