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4-07-29徐欣然
徐欣然
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字篓里找教材,不要只看到教材结论,他在书上给你看的结论不过两三行,可是他在写出这个两三行以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困难与挫折,稿纸不知用去了多少张,他成功的历程就是由这些稿纸记录下来的[1]。正是因为这些数学教材的完美表述形式,将数学思维过程的本质特征掩盖起来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挖掘教材中有一定价值的知识内容,还要将其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数学问题,以诱发学生探究数学本质的欲望和动机,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一、中学生思维劣势分析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呈现年龄特征,即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通常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等阶段[2]。就中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可以说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反思能力逐渐增强;思维过程中追求新颖、独特、个性。与此同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维的片面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3]。但在真实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的掌握,对已学的知识熟练程度不强,大多数学生不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对于所学的内容在理解上呈现出孤立、间断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建立和完善思维的整体结构,更会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
2.思维的低层次化
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现象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反映。由于年龄特征及知识发展水平的局限,大部分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仅满足于对数学结论如公式、定理、性质等的套用。只重视知识的内涵,忽视其外延,学生对于记忆性的题目、难度较小的题目学习动机比较强,但是一旦遇到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题目时,便无从下手。这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应变能力较差,主要靠直观思维来解决具体、形象的问题,思维层次较低。
3.思维的无序化
一般说来,数学思维就是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顺序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高层次思维形态以低层次思维形态为基础,高层次形态的出现与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促进低层次思维形态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4]。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但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学生的思维不具目的性,思维常常呈现出颠三倒四的无序状态,特别是在几何证明题目中,缺乏简洁、准确、流畅的表达能力,证明的推理没根没据,找出的关系没因没果。
二、巧设课堂问题,提升思维品质
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由强调“问题解决”向更重视“数学地思维”发展,这已成为数学课堂所追求的理想教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发展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渴求知识的学习氛围。赞科夫说过:“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情境设计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这些解释就将落空。”[5]本文选取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典型案例为主线,试图从课堂问题设计的新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方式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进行考察与思考,从而通过课堂提问提升思维的品质。
1.设计探究问题,诱发思维灵感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学生火热思考、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上要不断地进行思维碰撞,努力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模式,这就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留出“空白”,给学生的思考让位,同时,要注重问题的思维价值。
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2.2节《合并同类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授课教师首先以学生生活最为熟悉、简单的事物进行分类作为导入,让学生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将其分类的概念引入数学新知。其次,教师呈现数学问题:将下列单项式归类:3x2y,-2,4m,5xy2,-ab,ba,-6xy2,3,-4x2y,m。不少学生在归类时要么会重复,要么会遗漏,有些甚至不能按照自己划分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归类。如:按照系数正负归类、按照指数相同的类进行划分等。
2.设计陷阱问题,制造思维冲突
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他们习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急于求成,欠缺深入的思考。教师针对中学生这一特点,可以有意按照学生常见的、多发的歧路,故意制造思维冲突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搞清问题之所在,增强防止错误的免疫力。
如: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2,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解:5,5,2能围成三角形,周长12。2,2,5不能围成三角形。所以此题答案只有一个12,回答12或9的反而错。
2.已知x为实数,且3/(x2+2x)-(x2+2x)=2,试求x2+2x的值。
许多同学都容易想到用换元法,设x2+2x=y,从而得y1=1,y2=-3,所以得出x2+2x的值为1或-3,却没有考虑到在这样的代换中,x是否有实数解,比如当y=-3时,方程x2+2x=-3没有实数解,所以x2+2x的值为1。
“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这类问题时很容易发现学生数学思维存在的缺陷,可以矫正学生知识掌握不准确、考虑问题不全面等不良思维习惯。
3.设计变式问题,跳出思维定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人们的思维在新的情景中往往难以灵活地思考,容易受到旧框框的束缚,从而导致对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差异和条件的变迁认识不清,常常发生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1.判断题: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并且a2+b2≠c2,则ΔABC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此题很容易作出肯定判断。由a2+b2=c2可以立即判断ΔABC是直角三角形,但它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c并不一定是斜边,如a=5,b=3,c=4等,a2+b2≠c2,但ΔABC仍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题:在△ABC与△A'B'C'中,∠A=∠A'=70°,∠B=60°,∠B'=5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部分学生会认为∠A=∠A'=70°,∠B=60°,∠B'=50°,不满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因此,会得出△ABC与△A'B'C不相似的错误答案。但实际上,学生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三角形相似就一定要是∠A=∠A',∠B=∠B',而判定条件要求的是对应的夹角相等,因此,△ABC与△A'B'C有可能相似。
4.设计拓展问题,培养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向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善于联想、思路宽阔;要求他们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导、灵活变通。如:
已知:如图(1)直线AB//CD,P是AB和CD之间的一点。求证:∠ABP+∠PDC=∠BPD
图(1)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造多种数学模型,帮助他们进行数学想象,并在探究、交流中伴以实际操作,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将数学问题嵌入到活动的思维中,并不断地使学生在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构造模型,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它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认识条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这样训练效果更加理想,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可以实现“一题多解”的题目,因此,教师设计本题目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多种解题的思路,在教师提出的已知条件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想象,从而达到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证法一:过点P向右作PE∥AB
则有∠ABP=∠BPE又∵AB∥CD
∴PE∥CD,∴∠EPD=∠PDC
因此,∠ABP+∠PDC=∠BPE+∠EPD=∠BPD
证法二:过点P向左作PE∥AB
则有∠ABP+∠BPE=180°易得PE∥CD
∴∠EPD+∠PDC=180°
故有∠ABP+∠BPE+∠EPD+∠PDC=360°
又∵∠BPE+∠EPD+∠BPD=360°
∴∠ABP+∠PDC=∠BPD
证法三:延长BP,交CD于点E
则∠BPD=∠PED+∠PDC
∵AB∥CD, ∴∠ABP=∠PED
∴∠ABP+∠PDC=∠BPD
正如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6]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维宗,唐敏.聚焦数学教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 章建跃.创造力研究与数学教学.数学通报,1997(12).
[4] 吴洪.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探索.上海中学数学,2005(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硕.数学能力比较研究.甘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 郑雪凌】
3.设计变式问题,跳出思维定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人们的思维在新的情景中往往难以灵活地思考,容易受到旧框框的束缚,从而导致对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差异和条件的变迁认识不清,常常发生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1.判断题: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并且a2+b2≠c2,则ΔABC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此题很容易作出肯定判断。由a2+b2=c2可以立即判断ΔABC是直角三角形,但它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c并不一定是斜边,如a=5,b=3,c=4等,a2+b2≠c2,但ΔABC仍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题:在△ABC与△A'B'C'中,∠A=∠A'=70°,∠B=60°,∠B'=5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部分学生会认为∠A=∠A'=70°,∠B=60°,∠B'=50°,不满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因此,会得出△ABC与△A'B'C不相似的错误答案。但实际上,学生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三角形相似就一定要是∠A=∠A',∠B=∠B',而判定条件要求的是对应的夹角相等,因此,△ABC与△A'B'C有可能相似。
4.设计拓展问题,培养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向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善于联想、思路宽阔;要求他们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导、灵活变通。如:
已知:如图(1)直线AB//CD,P是AB和CD之间的一点。求证:∠ABP+∠PDC=∠BPD
图(1)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造多种数学模型,帮助他们进行数学想象,并在探究、交流中伴以实际操作,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将数学问题嵌入到活动的思维中,并不断地使学生在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构造模型,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它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认识条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这样训练效果更加理想,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可以实现“一题多解”的题目,因此,教师设计本题目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多种解题的思路,在教师提出的已知条件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想象,从而达到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证法一:过点P向右作PE∥AB
则有∠ABP=∠BPE又∵AB∥CD
∴PE∥CD,∴∠EPD=∠PDC
因此,∠ABP+∠PDC=∠BPE+∠EPD=∠BPD
证法二:过点P向左作PE∥AB
则有∠ABP+∠BPE=180°易得PE∥CD
∴∠EPD+∠PDC=180°
故有∠ABP+∠BPE+∠EPD+∠PDC=360°
又∵∠BPE+∠EPD+∠BPD=360°
∴∠ABP+∠PDC=∠BPD
证法三:延长BP,交CD于点E
则∠BPD=∠PED+∠PDC
∵AB∥CD, ∴∠ABP=∠PED
∴∠ABP+∠PDC=∠BPD
正如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6]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维宗,唐敏.聚焦数学教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 章建跃.创造力研究与数学教学.数学通报,1997(12).
[4] 吴洪.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探索.上海中学数学,2005(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硕.数学能力比较研究.甘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 郑雪凌】
3.设计变式问题,跳出思维定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思维定势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解决新问题时,盲目地照搬旧经验,不注意新旧问题间的差异。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人们的思维在新的情景中往往难以灵活地思考,容易受到旧框框的束缚,从而导致对新问题与旧问题之间的差异和条件的变迁认识不清,常常发生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1.判断题:Δ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c,并且a2+b2≠c2,则ΔABC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此题很容易作出肯定判断。由a2+b2=c2可以立即判断ΔABC是直角三角形,但它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c并不一定是斜边,如a=5,b=3,c=4等,a2+b2≠c2,但ΔABC仍是直角三角形。
2.证明题:在△ABC与△A'B'C'中,∠A=∠A'=70°,∠B=60°,∠B'=5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部分学生会认为∠A=∠A'=70°,∠B=60°,∠B'=50°,不满足“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因此,会得出△ABC与△A'B'C不相似的错误答案。但实际上,学生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三角形相似就一定要是∠A=∠A',∠B=∠B',而判定条件要求的是对应的夹角相等,因此,△ABC与△A'B'C有可能相似。
4.设计拓展问题,培养思维发散
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即向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善于联想、思路宽阔;要求他们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导、灵活变通。如:
已知:如图(1)直线AB//CD,P是AB和CD之间的一点。求证:∠ABP+∠PDC=∠BPD
图(1)
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造多种数学模型,帮助他们进行数学想象,并在探究、交流中伴以实际操作,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将数学问题嵌入到活动的思维中,并不断地使学生在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构造模型,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它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认识条件。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这样训练效果更加理想,启发了学生的联想。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可以实现“一题多解”的题目,因此,教师设计本题目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多种解题的思路,在教师提出的已知条件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想象,从而达到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证法一:过点P向右作PE∥AB
则有∠ABP=∠BPE又∵AB∥CD
∴PE∥CD,∴∠EPD=∠PDC
因此,∠ABP+∠PDC=∠BPE+∠EPD=∠BPD
证法二:过点P向左作PE∥AB
则有∠ABP+∠BPE=180°易得PE∥CD
∴∠EPD+∠PDC=180°
故有∠ABP+∠BPE+∠EPD+∠PDC=360°
又∵∠BPE+∠EPD+∠BPD=360°
∴∠ABP+∠PDC=∠BPD
证法三:延长BP,交CD于点E
则∠BPD=∠PED+∠PDC
∵AB∥CD, ∴∠ABP=∠PED
∴∠ABP+∠PDC=∠BPD
正如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6]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朱维宗,唐敏.聚焦数学教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 章建跃.创造力研究与数学教学.数学通报,1997(12).
[4] 吴洪.培养数学交流能力的探索.上海中学数学,2005(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硕.数学能力比较研究.甘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