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管理风险的现状和对策
2014-07-28马宇龙
马宇龙
摘要: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为防范风险,通过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风险所在,提出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管理风险 防范策略
住房公积金制度施行近20年来,总结管理工作中的得失,能够发现在其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点,如果正确遏制、规避、防范这些风险,就能避免管理工作出现失误,使管理机构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这些风险点贯穿整个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工作流程中,从住房公积金的来源到使用形成一条完整的风险链。
从来源上看,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管理机构负有宣传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归集住房公积金、监督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责和义务,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风险。首先体现在制度宣传方面,在这方面的工作措施得力与否,直接影响业务工作开展和服务质量。如期房贷款从原来的尚未封顶,但符合预售许可规定,就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改变为楼盘封顶后才能发放贷款。如果这一政策变动不能及时公告,就会造成职工签订了购房合同但无法及时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情况,给管理中心的业务服务工作造成极大困扰。从管理机构的两个重要职能--公共服务和资金管理的层面来看,就存在着服务的缺失和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其次,就归集来讲有两个内容,一是归集的全面性,即应缴尽缴;另一个是归集的时效性,即缴纳及时。归集不全面,就是监管缺失,职工权益受损,失去制度公平;归集不及时,资金存在损失或灭失风险,违反《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第四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其表现一是单位缴存业务不及时办理,直接侵害职工权益。单位缴存工作是归集管理的一面,另一面就是管理中心的催缴工作。如果管理中心在归集催缴工作上措施不得力,就反映出管理中心的行政不作为,导致职工利益损失。另一种表现是单位挪用职工扣缴的住房公积金,存在着资金价值损失和潜在的资金灭失风险。
归集管理中的第三个风险性问题就是账户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工住房公积金数据账户管理,一是住房公积金银行存款结算专户管理。管理信息化、业务平台化、核算集中化、服务公共化是管理中心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风险就是数据是否安全、准确、标准。其次就是委托银行账户管理,按规定应在管委会指定委托银行设立结算、贷款、增值收益等业务账户,经过多年来监管司的不断检查、整改,各管理中心已基本规范了那种四处存款、多头开户、人情存款的做法,严格按规定开立银行账户,降低了这方面的法纪风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潜在风险。
在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过程中,一直以来,提取和贷款就是风险频发地带,使得住房公积金行业也逐渐成为公认的高危行业和社会公众视线焦点。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住房公积金是专项用于职工住房的政策性资金。而在现实中,违规使用资金,甚至内外勾结挪用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考验管理中心的内控制度完善程度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
住房公积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度性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大多出现在本世纪初。通过逐步地规范操作规程,完善管理制度,这种情况已经得以不断地改善。二是主观性风险,因为自身思想道德的缺失,发生违法违纪的行为并最终受到法纪的惩处。多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类案件已经给住房公积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住房公积金的形象也造成极大损害,并且直接侵害了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三是过失性风险。例如有两次提取失误,就是一线人员处理错误,二级复核和最终审核人员都没有发现错误,这就是典型的内控失灵。四是管控制度的缺失造成的程序失效性风险。完整的贷款业务应该在其整个业务流程上的每个环节都具备有效性。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中的管理缺失而造成骗贷,最终形成呆坏账,带来资金和管理上的风险。如王某例,就属于内外勾结以虚假资料骗取贷款,形成呆坏帐;如马某例,就是与开发公司串通,以虚假购房手续办理贷款达到骗取贷款挪作他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各类风险,可以看到,在整个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中,风险随处可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风险防范策略。首先,提高思想认识,不间断地进行各种思想教育,加强主观意识培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其次,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落实,重在落实,并且辅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审计,这才是从制度上杜绝风险的根本出路。而不是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内审部门成为“养老院”。第三个方面就是从管理信息系统入手,完善业务流程管理和程序设计,设置各项预警指标,从业务操作程序上把关,以机器的独立性杜绝人的社会性,从客观条件上防范主观的错误。第四个方面就是注意和社会相关各界的紧密联系,沟通协作。防止出现监管缺失的现象,以维护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总之,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要谨记社会公平、维护职工权益,充分体现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使住房公积金制度得以健康平稳地施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1999年制订,2002年修订
[2]财政部.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9〕59号
[3]建设部.《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办法》(建金管 [2004] 34号)
[4]埃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