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困境的现状和成因
2014-07-28高山
高山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也在向纵深进行,英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近年来,受高中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一直低下,以及英语的实用性等原因,促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陷入困境。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困境的现状和成因作详细的研究分析,并作出相对应的措施,以期对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材料。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困境;现状;成因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以教材内容、语法知识以及教师教学为三个中心内容,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剥夺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制约着师生间的感情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把高职英语教学带入巨大的危机中,进而导致现代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种种困难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困境以及挑战,为顺应新时期对其的要求,高职教师应该挖掘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境,积极主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变化,制定高校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措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为祖国培育出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
1.1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今,国家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还不能够摆脱其传统教学的影响,还在持续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配合教师的教学,而不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配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从内心抵触英语,这就是英语教学水平一直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1.2高职英语教师的自身缺陷。现在,英语已成为职业教育各专业的必修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当然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而老师只是其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辅助的作用。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魅力不够、教学艺术不新颖是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最大的教学危机之一。面对个性鲜明、要求多元化的现代学生群体,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要求,在不断需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同时加强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技能的学习,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3学生素质高低不齐,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我们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的对象虽然是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实际上大多达不到高中毕业生应该具有英语的水平。而且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英语基础较差,英语发音带有浓重的乡音,听不懂老师的发音,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根本就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不敢开口说英语。因此,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语言基本功相对较差,素质高低不齐.
1.4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处于少年与青年的转变期,很多内心的想法以及活动,都会影响到对学习的热情,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较专一,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则表现出一幅无所谓以及厌恶的表情,其内心变化是比较明显。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不会像是高中时期那样,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如果不喜欢则一学期都不把书翻开,很多同学都觉的在自己以后的工作中不会用到英语,学了也没有用途,这就导致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甚至出现抵触的心理状态,逃课、迟到、早退以及考试不及格等现象不断出现。
1.5网络环境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普及,高职院校的学生吸取信息的方式也趋于多元化,而这个时期的学生自主能力不是很强,在没有家长以及教师的束缚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经过紧张的中学时段的学习,不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摄取不良的信息,从而影响到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以及浏览不良网页,甚至出现逃课、逃学的现象。
二、改变高职英语教学困境的实施策略
2.1改变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应当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改革模式划分为以下几个内容:①把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的主导角色转化为辅导角色,把学生视为英语课堂的主导者;②把传统的讲课方式转化为以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能力和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任务,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解决疑难问题,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的英语学习中;③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其新颖的教学模式带入到英语课堂之中,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此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正确指导学生将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甚至于与所学专业的一些专业知识相结合,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记忆,以实现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如,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文章的内容用灵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大程度的呈现文章的美感,教师也可以将学生放到教师的位置上,调换师生的位置,学生当做教师,教师充当学生,同样,教师充当学生的期间,可以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文章内容并且能够切实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进而达到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教学效果。
2.2扩展英语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在其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相关的文化背景。所以,在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之中,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大跨度的文化交流以及沟通。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重视起相关的文化背景的渗透以外还应加强学生对学习英语文化环境的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学习的记忆,还能够有效的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知识。同时,对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习效率。endprint
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尽量用新颖的话题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之间进行简短的会话练习,培养学生英语的表达水平,增加其英语知识的应用,在多种形式的英语交流中,不断掌握其英语知识以及语法的应用,增加学生英语交流的机会,为国家的未来培育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栋梁之才。
2.3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高职时期的学生正直青春期,思维方式比较活跃,内心世界比较脆弱,教师应当根据其心理、生理以及思想特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自己自主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挖掘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如在英语课堂中穿插课外知识,让英语课堂的内容知识丰富多彩,甚至可以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场景,在其中进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外,丰富其阅读以及学习内容,进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2.4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媒体具有灵活、生动的教学特征,多媒体可以通过歌曲、影视、图表等可以融入到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理解接受,使学生有更深感知和正确的认识。实践证明,通过歌曲、影视、图表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可以持久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就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语影片,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为学生介绍所学知识的相关历史背景,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同时,制定学习任务,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依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看法,写成小短片的文章,互相交流阅读,吸取别人的学习经验,挖掘学生内心深处最真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此单词的印象,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把其应用到生活当中,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5结合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社会服务。高职院校本就是培养学生的一个乐园,其应该培养各种各样的学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服务。而高职英语作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更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习提供锻炼的机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除此之外,高职英语教师还应该鼓励激励学生参加社会实际活动,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在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应该与社会企业相结合,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英语运用水平的提升。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社会企业(像涉外酒店,涉外旅行社等)合作的方式,为其提供前台接待、服务员以及英语导游甚至英语翻译等人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如以志愿者的身份为省博物馆做翻译、为学校、城市公共场所以及医院相关的标语做翻译,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还可以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做大限度的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不断的深入,高职英语教学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的问题不断的出现,进而使得高职院校的英语水平一直停滞不前,唯有以上方法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挖掘高职英语教学中问题所在,并积极的制定解决措施,进而提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蒙芳.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危机之成因及其途径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3,10(28):129-131.
[2]薛天飞.树立信心 培养兴趣-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效果[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01):69-72.
[3]黄竞玲.职业院校英语有效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及其对策探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01):196-198.
[4]钟岚.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之生态因子浅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5(08):128-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