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方式的部分现状及历史演变

2014-07-28钱思羽黄云扬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

钱思羽?黄云扬

摘 要:2012年4月至10月,在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东盟会议召开等国际背景下,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相继与我国就南海问题发生摩擦。我选取了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数据库以“South China Sea”为关键词,检索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10月10日期间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版上的所有报道,人工选取有效文章共计34篇,进行文本分析。然后,我对有关“中美主流媒体对彼此国家形象塑造方式”这一命题的一些已有研究进行了学习和资料整理,粗略地梳理了美国主流媒体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并以09年中美对峙事件的研究《“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为例,将本次文本分析与其对比,试图对美国主流媒体塑造中国形象的新趋势略作分析。

关键词:国家形象;南海问题;主流媒体报道

一、2012年《纽约时报》南海问题报道中的中国

《纽约时报》对事件的评论以对中国政府的指责为主,主要表现为:

1.指责中国对周边地区造成威胁和压制

在南海问题相关报道中,《纽约时报》的报道惯于将中国崛起的概念并列于对中国近期军事发展的罗列,以及中国与南海周边诸国的领土争端上。越南通过《越南海洋法》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列为越南领土后,《纽约时报》6月22日的报道《越南就争议岛屿发布海洋法,引发中国不满》将中国对越南的声明解读为:“中越两国对海洋法的争端已有多年历史。北京意在向其亚洲地区的邻国展示,南海归中国所有”。随后,在7月3日发表的文章《中国与两邻国发生海上争端》将越南、菲律宾与中国发生的领土争端归结为中国日益强硬的外交态度。

在语言上,《纽约时报》提及南海周边国家的方式是将中国与邻国分开表述,例如7月25日的报道《多国卷入南海争端》将南海领土争端描述为“中国及其四个东南亚邻国之间的争端”;在4月25日的评论文章《浑浊水域》中更明显地将中国及其它南海周边国家比作对手:“……另一方面,中国喜欢一个一个地应对其周边地区国家,从菲律宾这样军事力量不足以保护自身领土的国家开始。”

2.暗示中国试图独占争议地区的自然资源

《纽约时报》的多数报道在介绍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张的同时会介绍南海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其战略意义,或直接指出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声明是基于独占其资源的目的。例如8月12日的报道《中国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加强主权声明》开篇这样写道:“海南省外事侨务办(省港澳事务办)主任吴士存声称,中国并不想控制南海的全部海域——它只想要80%。众所周知,南海海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3.指责中国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对于美方介入南海争端的信息交代通常置于中国压制周边国家的语境中,使读者将美国政府作为一个公平的仲裁者与和平的维护者解读。例如,8月19日的评论文章《亚洲海上争端》在介绍了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领先于周边国家,以及中国对南海大部分领域的领土主张后,表示美国对南海局势非常关切:“美国(对东南亚形势)非常担忧是有充足理由的。近几个月来,中国不断加强对永兴岛的驻军规模……”

二、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历史演变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经历了约每十年一次的逐步转变。

八十年代,中美外交初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两国关系缓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也得到暂时搁置。相应地,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塑造进入积极时期,“红色中国”、“共产主义中国”形象淡去,报道主题多为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改革,舆论导向是中国即将被“美国化”。中国学者李希光和刘康在《美国媒体为什么消极报道中国》(《环球时报》,2000年10月13日)一文中将这一时期成为“天使化”时期,美国圣克鲁大学的学者ZengjunPeng则将这一时期称为“绿色时期”。

九十年代,冷战结束,中美外交关系紧张化,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开始呈现多维化和复杂化。政治方面,美国媒体再次开始塑造中国“共产”、“集权”的形象;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令美国民众印象深刻,而中国的媒体形象变为“未知”、“复杂”而“难以预料的”。这一时期中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美国媒体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由战略伙伴和潜在竞争者两种构成。这一时期,美国媒体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扩张”主题的报道也开始产生。中国学者李希光和刘康将这一时期称为“妖魔化”时期,ZengjunPeng将这一时期称为“黑色时期”及“灰色时期”。

2000年后,随着911事件爆发对美国战略发展的影响,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再次密切化,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舆论环境趋于轻松,媒体开始更加频繁地使用调和式解读来理解中国事务,新闻源也趋于多样化,特别是直接来自中国(包括政府、专家学者和公众)的数量有所上升[1]。

三、对比2009年与2012年《纽约时报》就南海问题报道,看美国媒体塑造中国形象的部分现状及趋势

进入2010年代,中美两国战略合作密切的同时在经济与国际影响力方面竞争加剧。包括南海问题在内,很多围绕中国的争议性事件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都以“中国崛起”、“中美竞争”等主题出现。中国南海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国际主权争端事件,2009年3月中美之间曾在南海海域发生一次海上对峙,引发了中美媒体的集中报道。本文将2012年《纽约时报》就南海问题报道的文本与前人针对09年中美对峙事件的研究《“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进行对比,总结了几个美国媒体此类报道中塑造中国形象的新趋势。[2][3]

1.意识形态评判转向道德判断:从“共产主义中国”到“双边主义中国”

在此次分析《纽约时报》的34篇报道中,共有10篇提到“共产主义”,且这些文章没有将“共产主义中国”作为中国的唯一形象报道,提及“共产主义”主要是为了进行背景介绍,没有着重突出中美意识形态差异。然而,2009年的同类研究指出:“在美国报纸的社论中,‘communist (共产党)成为关键词,构成的组合包括‘communistChina (共产党中国)、‘ChineseCommunists (中国共产党人)、‘theCommunistvessels (共产党船只)、‘theChineseCommunistsailors (中国共产党水手)”。[4]

另一方面,中国对非当事国家不得介入主权争端问题的表态被《纽约时报》塑造为“双边主义”,突出中国以强势国力压制邻国的形象,同时美国被塑造成为维持区域稳定不断做出贡献的国家。例如, 7月12日的报道《亚洲区域会议未能解决南海问题》写道:“中国清楚地表明想要就南海问题单独应对其邻国,而非通过区域会谈协商。” 4月25日的评论文章《浑浊水域》则将美国塑造为支持多边主义的力量,与中国相对比:“美国外交策略将支持多边主义解决方式,以阻止中国压制邻国。”

综上,《纽约时报》在2012年就南海问题对中国的报道中,意识形态偏见淡化,道德评判色彩加重。

2. “中国崛起”概念的强化

2009年的研究指出:“美国报纸社论多采用类比的方式,将中国与美国冷战前后的主要对手类比,或将中国和俄罗斯相联,视为美国的主要对手,称为‘barbarians (野蛮人)。”[5]在2012年《纽约时报》的所有报道中,中国一直以单独出现的形式被称为美国的对手,比如5月31日发表的《北京进一步声明南海主权》、7月12日的报道《亚洲区域会议未能解决南海问题》、9月5日的报道《敏感的关系》等多篇文章着重报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将中美两国称为“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美国和迅速崛起的中国”、“一支固有力量和一支崛起力量”,并多次用“威胁(threat)”和“威胁性的(threatening)”形容中国。“中国崛起”的概念存在已久,但在此次研究样本中以更为明显的方式出现。

四、结论

《纽约时报》对南海问题报道中对中国主要以负面报道为主,对中国的指责主要由以下三种观点出发:1.指责中国对周边地区造成威胁和压制;2.暗示中国试图独占争议地区的自然资源;3.指责中国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与相2009年相比,《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产生了几个新的变化:“共产主义”色彩减弱,“双边主义”色彩加强;“中国崛起”概念更为突出。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基础课”教学中的国家形象教育探析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