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

2014-07-28郑祥洪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现身说法平均数次数

郑祥洪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当今的数学课堂教学刚愎自用,必须也只有向生活靠拢,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合格学生。

一、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向生活靠拢

《我国数学教学将作重大变革》一文中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针对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还存在着的主要弊端是:教与学分离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只顾埋头讲课,却很少过问学生如何“学”;学生只知道跟着“学”,也从不问一问为什么要这样“学”,为什么只能这样“学”。即使有时教师也考虑到学生的“学”,也只是以教法来定学法,而不是以学法来定教法。

2.惟“应试而教”。为了对付考试,不少老师授课只注重考试的内容,不考试的内容干脆不教;只重结论,不重思维过程;只重课内,不重视课外;数学课变成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课。

3.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一方面有的教材内容太抽象,不少内容的选材离学生的日常、学生生活太远,学生感到很陌生;另一方面教师处理教材不够灵活,太依赖于教材,教法太单一,课堂教学大都停留在封闭的教室里,只重视基础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尤其是忽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与用严重脱勾。

二、数学教学,怎样向生活靠拢

(一)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化”

数学课本是人的生活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小学数学更是贴近生活,往往在生活中能找到其原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创设学习情境,再现生活场面,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我们是如何把具体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来思考的。

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教师提出问题:

“冬锻月”里,同学们练跳绳,第一小队五人一分钟跳绳,次数如下:平均每人每分钟跳几次?学生解答后,把条件改成:已知女生总次数和男生总次数,求平均数;再改成:已知女生平均数和男生总次数,求平均数等等。从基本的开始,经过几次改编和对比,使学生在变与不变的比较辨析中,牢固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课堂教学如能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适宜于儿童探索知识的意境,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情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之目的。

(二)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概念、原理、法则)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走出去回归自然,讲进来现身说法等动态课型,要不断更新手段,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

1. 走出课,回归自然

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把数学知识放在社会大环境中去学习,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

如:教学“利息”一课,我把课堂搬到银行,先把学生分成四组,选好组长,联系好参观地点。再带领学生参观调查,积累些金融方面的感性知识,了解利息、利率、本金、本息、活期、整存整取等银行所用的专用名词,最后引导到怎样求利息上来,学生掌握方法后,立即帮银行叔叔算一算利息,看看結果是否正确。这样的课堂模式使了解、领会、掌握、应用一条龙,学生学得既高高兴兴又扎扎实实。

2. 请进课堂,现身说法

我常把表演法请进数学课堂,来个现身说法,让学生耳濡目染。表演可以是个体表演或集体表演,也可以音项表演或综合表演,要根据研究的数学对象而定。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我采用单项集体表演,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大家就举起右手,方向指右边,一个、二个、三个手指来表示。举起一个、二个、三个左手指,就表示把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手段,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做一做,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化时少,效果好。

总的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生活化课堂教学,能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现身说法平均数次数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利用农村优势,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三角恒等变换“现身说法”
依据“次数”求概率
说说加权平均数
平均数应用举隅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