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2014-07-28廖米荣张玲燕潘君泰刘文军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导尿管病原菌创面

廖米荣 曾 凤 张玲燕 潘君泰 刘文军

1.浙江省台州医院烧伤科,浙江 台州 317000;2.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云南 昆明 650101

感染是烧伤最常见的继发性改变,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为各种感染、非感染性损伤所导致的机体全身炎性反应[1],免疫功能下降是老年烧伤患者并发全身感染,以致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2]。因此预防老年烧伤患者烧伤后炎性反应的发生是治疗烧伤过程的重要环节,明确其感染发生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本研究选择60例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老年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明确的烧伤病史;③收住院时无明显的感染症状;④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属知情同意书。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2~73 岁,平均(69.3±14.2)岁。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根据在烧伤治疗过程中是否继发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患者发生继发性感染,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63~72岁,平均(69.6±12.8)岁。对照组患者39例患者未发生继发性感染,其中男 22例,女 17例;年龄 62~73岁,平均(68.6±10.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发生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创面感染通过无菌棉签沾取创面的分泌物、肠源性感染通过采集外周血、肺部感染通过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取气道分泌物、导尿管和深静脉置管感染拔除置管后直接送检。分泌物培养后,采用购买于Sartorius Stedim biotech公司的微生物检测系统BR-Microbiology-0308进行细菌种类的鉴定。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 5 mL,EDTA抗凝后于4℃、3000 r/min,离心 10 min,收集上清于-80℃低温保存。检测时,取上清5 uL,用去离子水按1∶20的比例稀释后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1、6、8(IL-1、6、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入组患者发生继发感染的途径,包括创面感染、肠源性感染、肺部感染、导尿管感染和深静脉置管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继发感染途径分析

两组的60例烧伤患者中,共发生21例(35%)感染,感染部位共47处。其中包括创面感染、肠源性感染、肺部感染、导尿管感染和深静脉置管感染。见表1。

2.2 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收集47处感染的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析可知,共检出病原体58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 IL-1、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患者继发感染途径分析

表2 患者继发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表3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IL:白细胞介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 例数 IL-1(pg/mL) IL-6(pg/mL) IL-8(ng/mL) TNF-α(ng/mL)观察组对照组2139 t值 P值172.8±32.461.3±11.29.3820.008593.1±79.3214.6±44.28.8230.01241.9±7.313.8±4.210.8420.0043.2±0.81.3±0.28.9230.010

3 讨论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该病会引起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抵抗力降低,进而增加了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3]。继发性感染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改变。在上述研究中通过对烧伤继发感染的途径进行分析可知,在21例共47处继发感染中,创面感染 8例(13.3%),肠源性感染 13例(21.7%),肺部感染16例(26.7%),导尿管感染4例(6.7%),深静脉置管感染6例(10.0%)。由此可以看出,创面感染、肠源性感染、肺部感染、导尿管感染和深静脉置管感染是烧伤后继发感染的主要途径[4]。分析原因主要与以下几点相关:①创面感染:正常的皮肤组织具有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的功能,能够有效防止病原体的入侵。当烧伤引起皮肤损害时,其屏障功能丧失,病原体入侵的机会增加;同时,创面坏死组织溶解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极为合适的微环境[5]。上述两者共同作用引起了烧伤后的创面感染。②肠源性感染:烧伤后大量液体通过创面流失,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引起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黏膜糜烂出血;同时烧伤导致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之中[6]。两者共同作用引起消化性溃疡、胃肠道黏膜损伤,并进一步导致肠道菌群易位、全身感染和中毒症状,即为肠源性感染。③肺部感染:烧伤一方面通过全身炎性反应在肺泡局部募集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另一方面通过失血性休克来影响肺部血液灌流、造成缺氧性损害。两者共同作用引起肺部感染[7]。同时,部分患者在烧伤过程中合并吸入性损伤,会对气道黏膜和肺组织造成灼伤,增加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④导尿管和深静脉置管感染:两者均属于院内感染的范畴,留置导尿和深静脉置管是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常见措施,置管的长期存在会增加病原菌侵入的风险,再加上患者全身情况较差,菌群紊乱,容易发生导尿管和深静脉置管感染。

目前,临床上针对烧伤继发感染的主要措施是在去除发病原因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机体各项功能退化、本身合并疾病较多,因此发生感染后是更加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但是,通过病原菌培养、药敏试验鉴定进行治疗所需的检查周期较长,不利于早期给予治疗。因此,需要掌握烧伤继发感染发生时病原菌分布的规律,以便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8]。通过收集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并进行病原菌培养可知,在检出的58株病原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分别占34.5%、24.1%、10.3%,这提示医疗工作者们在临床治疗烧伤继发感染时可采用针对上述3种病原菌的广谱抗生素[9]。

同时,相关的研究还发现在烧伤过程中,炎症细胞的募集、炎症因子的释放与继发性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10]。本研究也对烧伤继发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行了分析,IL-2是免疫系统最重要的淋巴因子之一,也是T细胞激活并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成,其数据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免疫状况[11-12]。IL-6水平与脓毒症和患者死亡相关,当机体IL-6过度增加时,炎性反应过度强烈,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常用于灼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定[13]。IL-8是中性粒细胞活化与迁移最重要的调节因子,而且TNF、IL-1、IL-6细胞因子的致炎作用均有赖于IL-8的发挥,对炎症的发生、发展、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TNF-α是由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细胞调节因子[15],目前研究认为烧伤后TNF-α大都来源于肝脏KCs[16],TNF-α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烧伤程度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1(172.8±32.4)pg/mL,IL-6 为(593.1±79.3)pg/mL,IL-8为(41.9±7.3)ng/mL,TNF-α 为(3.2±0.8)ng/mL,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参与继发性感染的发生过程,且能够作为评判感染程度的指标。

综上所述,创面感染占、肠源性感染、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且白细胞介素和TNF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1]孙东明,程亚颖,井丽娟,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片患儿血内毒素、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水平变化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6):426-427.

[2]Edward RS,Toliver K.Mechanisms o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J].Best Pract Res Clin Auaesthesiol,2004,18(3):385-405.

[3]郑启兵,张东军,李绪玲,等.烧伤感染患者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2):217-219.

[4]周永生,许喜生,程勇,等.2006-2008年间我院烧伤感染细菌学及药敏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2):41-42.

[5]李涛,颜保松,杨小丽,等.烧伤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原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709-1711.

[6]王丽蓉.烧伤后创面常见的感染细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5):109-110.

[7]胡泉,柴家科,尹靓,等.危重烧伤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2,7(1):76-79.

[8]Qiu XW,Wang JH,Fang XW, 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healing-promoting effects of topical application of emu oil on wound in scalded rats[J].Di Yi Jun Yi Da Xue Bao,2005,25(4):407-410.

[9]Onarheim H,Guttormsen AB,Eriksen E.Burn treated at the Haukeland University Hospital Burn Centre-20 years of experience[J].Tidsskr Nor Laeqeforen,2008,128(10):1168-1171.

[10]孙家驹.严重烧伤早期处理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2009,30(4):103-105.

[11]Schwacha MG.Macrophages and post burn immune dysfunction[J].Burns,2003,29(1):1-14.

[12]董宁,金伯泉,姚咏明,等.特重主烧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障碍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9):516-519.

[13]Yamada T,Hisanaga M,Nakajima Y,et al.Serum interleukin 6,interleukin 8,hepatocyte growth factor,and nitric oxide changes during thoracic surgery [J].World J Surg,1998,22 (8):783-790.

[14]Coban YK,Aral M.Serum IL-18 is increased at early postburn period in moderately burned patients[J].Mediators Inflamm,2006,2006(2):16492.

[15]盛英文,李帆飞.参麦联合丹参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脓毒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65-2666.

[16]未培轩,李毅,王洪瑾,等.硫化氢对大鼠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2,7(1):40-43.

猜你喜欢

导尿管病原菌创面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