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施护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中的应用

2014-07-28李福红温荣民王麟鹏刘存志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阻型单纯性腰围

李福红 温荣民 徐 芳 王麟鹏 刘存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北京 100010

肥胖是现代社会中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的一种营养过剩症[1]。肥胖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及健康,还可导致内分泌紊乱、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我国肥胖者至少3千万~4千万人[2]。因此重视和加强对肥胖的治疗和护理是当务之急。为进一步探索辨证施护对该病的应用效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针灸中心对4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在针刺治疗同时进行辨证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患者80例。参照《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3],并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继发性肥胖症;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及其他严重原发疾病患者;采用其他疗法减肥者;未按规定治疗或中途退出者。并获得知情同意书。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9 例,女 31 例;年龄 16~53 岁,平均(30.55±10.23)岁;病程 1~24 年,平均(8.65±6.03)年;体重 59~130 kg,平均(82.90±17.40)kg;身高 155~192 cm,平均(160.00±8.43)cm;腰围 79~120 cm,平均(94.10±10.29)cm;脾虚湿阻型23例,胃热湿阻型17例。对照组男8例,女32 例;年龄 17~55 岁,平均(30.53±10.26)岁;病程 1~23 年,平均(8.63±5.85)年;体重 79~120 kg,平均(82.88±18.25)kg;身高 155~193 cm,平均(160.03±8.85)cm;腰围 80~148 cm,平均(94.27±11.98)cm;脾虚湿阻型24例,胃热湿阻型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1997年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通过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3],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来进行诊断。男 BMI≥26 kg/m2、女 BMI≥25 kg/m2为肥胖,其中BMI为25~30 kg/m2为轻度肥胖;BMI> 30~40 kg/m2为中度肥胖;BMI>40 kg/m2为重度肥胖。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毫针刺法治疗,常规选穴为中脘、关元、大巨、支沟、丰隆、然谷、太白、足临泣。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10周)。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医护人员为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为其进行必要的生活、饮食、运动指导,讲解肥胖的相关知识及减肥的意义,发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手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等,并告知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辨证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平时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运动爱好、运动量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再根据评估结果,收集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患者不良生活方式,不良情绪、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运动障碍等。并根据中医辨证方法将患者分为两型,医护人员要为其制订好有针对性的护理,以同病异治的原则进行一对一的辨证护理及健康指导,1~2 次/周,20~30 min/次,并督促其将内容落实。辨证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为:

1.3.2.1 脾虚湿阻型 此型肥胖脾脏功能不佳,脾的运化功能差,不能祛痰化湿,导致湿气大量存于体内,体重不断上升。症见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或细滑。治宜健脾行气、化湿为主。施护要点:①情志护理:患者体形肥胖,往往产生自卑、忧郁心理,不愿与人交往,护士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感受,帮助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4],建立有效而持久的减肥计划。②饮食护理:脾虚湿阻型体质胃口并不好,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饮食结构合理,减少肥甘厚味的食品,多吃蔬菜,特别是多吃具有健脾祛湿的食品。例如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冬瓜、玉米须、山楂等。可选用薏苡仁、山楂、红豆各30 g煮粥或山药、茯苓、薏仁30 g煮粥。③生活起居及健康指导:本型患者神疲,指导患者应起居有规律,居室阳光充足、干燥、通风。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睡觉前1.5~2 h最好不再进食等。④有氧运动指导:此型患者,运动意识一般都很弱,选择适当运动中幅度和强度小的活动,如慢跑、打太极等,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及运动爱好,为患者制订出体力活动量及运动方式,并进行有氧运动的指导,督促其按要求进行运动[5]。⑤针刺取穴:常规穴位加脾俞、地机以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1.3.2.2 胃热湿阻型 此型肥胖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而助活生热;或因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症见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倦,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除湿通腑。施护要点:①情志护理此型患者对减肥的意义认识不足,在被动心态下接受减肥,缺乏主动配合的心态,护士应设法使患者树立信心,建立有效而持久的减肥计划,努力坚持到底,积极克服与防治消沉心理。②饮食护理;此型患者常有饥饿感,指导患者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将精力集中到另一件事儿上,以克制自己的饮食欲望,控制饮食量及进食速度[6]。可喝薏米冬瓜汤或陈皮加白茶冲水喝,亦可食用新鲜的藕、梨、荸荠等,切碎、捣烂、榨取汁液,和匀凉服或热饮。善饥者,可加食新鲜的蔬菜或豆类等低热量的食物或煮菜充饥。③生活起居及健康指导:选择居室在干燥、背阴的环境内,室温不宜过高,冬季要注意保暖,通风不宜过长。帮助患者建立一种对健康有益的饮食和运动习惯[7],指导纠正其不当的睡眠时间、进食时间及内容。④有氧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为每个患者制订相应的有氧运动方案,包括运动方式、时间及强度。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量,30 min/d,快走或慢跑,运动前后做几个深呼吸。⑤针刺取穴:常规穴位加内庭以清泻胃热、通调腑气。

1.4 评价指标

在治疗护理前后测量体重指数、体重、腰围并进行比较。辨证施护10周后,发放调查问卷,对其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情况。参照1987年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痊愈:男子 BMI<26 kg/m2、女子 BMI<25 kg/m2(正常或超常);显效:BMI下降≥4 kg/m2,但尚未达痊愈; 有效:BMI下降≥2 kg/m2且<4 kg/m2;无效:BMI下降<2 kg/m2。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成人标准体重(kg)、BMI(kg/m2)、腰围(cm)。同时记录: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表为作者自行设计),共20个评分项目,每项5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掌握程度=掌握+基本掌握。②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自行设计),分为满意(80 分以上)、基本满意(60~80)、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的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受试者护理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受试者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的比较(,n=40)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的比较(,n=40)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组别 体重(kg) 腰围(cm) 体重指数(kg/m2)观察组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护理前护理后82.90±17.4073.22±16.36*△94.10±10.2988.16±9.55*△29.87±4.4523.05±3.64*△82.88±18.2577.10±17.01*94.27±11.9892.35±11.15*29.83±3.8327.77±3.6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的疗效显著升高,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6,P=0.021)。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显著,两组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6,P=0.024)。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质量满意度显著升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07)。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护理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肥胖多因饮食不当、起居失常,使脏腑功能失调,运化失司,导致水谷精微聚而成湿、浊、痰、脂[8]。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原因,通过针灸相应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以达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之目的[9]。

辨证施护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运用望、闻、问、切四诊辨别出不同证型,找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个体不同、以同病异护为原则,进行因人、因时、因地的一对一护理干预[10],结合情志护理,合理的饮食指导,科学的运动,及肥胖的有关知识教育,以达到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为辨证护理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腰围、体重指数评分、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辨证护理可以减轻体重、体重指数降低,减轻心理负担,增强了自信心,对治疗起到了协助作用。通过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患者也容易发现自己不了解的健康知识,主动询问医护人员,更利于全面掌握健康知识,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更加信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证明辨证施护是有效和可行的。

综上所述,运用辨证施护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单纯性肥胖患者采取辨证施护措施提供了实践依据,并为中医护理进一步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基础资料,但存在着局限性如只选取本科患者,因数量不足评价结果可能产生一定的偏差,另外,随访时间短,对远期的效果无法评价,故建议将来纳入所有患者,分年龄段进行结果分析,进行长期干预和随访以评价长期效果。

[1]金宇.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49.

[2]赵煌,刘军,刘耀等.健脾化湿涤痰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1,29(4):123-125.

[3]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4]王秀玲,崔力争.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健康教育[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5):431-432.

[5]黎艺.营养干预结合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指数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16-1617.

[6]袁雅荣.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行为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4):460-462.

[7]吴丽娟,彭国强.浅析单纯性肥胖的致病因与能量控制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2011,(7):89-91.

[8]李艳双,李晓赓.电针配合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52例[J].哈尔滨医药,2011,31(3):207-208.

[9]赵强,冯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规律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95-97.

[10]唐月娥,蒋丽平.论中医护理之特色[J].护理研究,2011,18(2):111-114.

猜你喜欢

阻型单纯性腰围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