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经济若干问题经济学探讨——以石油市场调查为例

2014-07-26哈萨克斯坦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陈大有

中国商论 2014年13期
关键词:集中度油价油气

哈萨克斯坦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 陈大有

我国产业经济若干问题经济学探讨
——以石油市场调查为例

哈萨克斯坦中油国际(PK)有限责任公司 陈大有

当今飞速变换的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命脉。产业经济的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而对于我国产业经济的若干状况和实际问题也有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市场集中度高 劳动对象不可见性 技术与耗竭角力

本文专门调查了石油市场因为地下原油气开采不可视和不可再生导致正面临的三个问题:原油不断减少、居高甚至升高的价格和较高的经济集中度。通过调研油气企业现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虽然石油企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但没有发生行业垄断现象,石油企业应该加强科技的运用与创新,实现产业体系最优化,在有限的石油资源下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企业的收益。目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需要重视并处理好社会普遍注重油气市场的三大问题:产量缩减、价格居高不下和经济集中度较高。

1 现状

1.1 原油出产量逐渐下降

当油气缩产,以采掘油气为主要收益的油田将加大投入,那么导致收益增长逐步减少直至收益为零。想要通过采取手段范畴,但消费者只认商品,致使扩大再生产投入的资金被淹没,消费者忽视了石油的不可再生及不能一直增加产出的状况。所以国家尽管不断投入资金,采取手段,但油气量总数没有多少增加,2014年石油进口量占比依然大于50%。

1.2 开采生产的先进技术需投入巨额资金

油气企业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引进或研发高端科技,把高频计算机、核磁共振、立体视图、光纤陀螺、激光技术、高强材料等运用到油气开采,来得到地下岩层和油气如实的数据,但仍不能脱离原有油田基本格局影响。最近几年国内油价与国际基本相联,油价一直居高不下,一直在每桶90~100美元浮动。石油企业虽有可观利润,但难与油价呈正比。

1.3 油气市场集中度高

发达国跨国公司、产油国石油公司、新兴经济国家的国有企业三类大型企业在世界油气经济中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有些名声不好,但想独占市场的欲望越来越强。随着科技的运用,本土石油企业与跨国石油公司已经可以相互竞争,突显了产油国后来赶上的大好趋势。

2 调查与讨论

上述三种现实问题都源于原油开采的不可视和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原油开采不可视致使投入多、开采难

油气深埋地下,地址勘测者只能用相应的勘测工具、仪器,来获取观测的信息。为了能正确表达勘察的困难程度,可以把劳动对象的可视性分为5个等级。油气探查采挖正好位于最高等级根本不可见。无法实现直接观测、直接制作、直接调查研究。想要获知最为全面的地层地质状况和地下油气实际状况,石油企业就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或引入最新科技,导致投入的成本不断升高。

2.2 油气原料不可再生根本不适用原生产量关系

油气原料不可再生,即油气能源用去了就不会再有了。原料被开采导致剩余的资源能量越来越少,能量减少又使原料开采速率减慢。从开采原油气开始,到稳定产出,再到产出缩减,至现在,资源能量一直在减少。只要开采油气就会伴随着能量缩减。

3 对石油市场集中度高的深度解析

本文用“高市场集中度”以区别于真正意义的垄断,具体分析如下。

3.1 造成垄断成形的根本所在

市场进入障碍是垄断的成因。有三点原因使市场进入障碍产生垄断:(1)垄断原材料:只有一家商家有最重要原材源;(2)垄断被国家特别准许:政府排斥其他企业支持一家企业享有某种产品的特权;(3)自然形成:一个企业比其他大量企业生产本钱使用更少。

3.2 理论上垄断存在的问题

垄断的主要危害是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受到损害,扰乱政府,使纷争或战争发生。为了国家能够获利,大企业间的吞吃很少有失败的,以石油公司为代表,巨型化公司越来越多。根据有关数据可知,发生在2010年全球购交易的油气企业有580家左右,涉及资金1440亿美元,比往年增加30%。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产品数量从而达到最高的收益,所以垄断行为就一定会生成社会成本。

3.3 中国石油高市场集中度的实际后果

经济学中假设企业都是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我国石油企业刚开始创建就有很高的市场集中度,现在国内石油市场格局仍以石化等三大油公司为主。调查事实反映了国内高石油市场集中度的真实问题,现把国内的原油开采加工、使用分为三个时间段。

首先,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原油由基本自给自足到净出口,国家无偿给予国家资源,石油工作者付出自己的艰辛劳动,使原油产量快速增加,不仅满足了国家的经济需求,还大量出口原油。因为依靠政府投入,所以国家为产出设置价格和分配机制,仅仅使企业按照计划达成任务。

其次,从净出口到开始净进口,石油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能将原油向外国出口。此时石油工作者已有追寻更多利润的欲望,为国家出口赚取别国金钱。连续几年成功完成了“亿吨原油包干”的目标,石油企业确实做到了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使命,同时得到利润和发展强大自身企业的机会。这个阶段是突破性的。当然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企业是先确保完成计划的任务再完成其他任务。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开始时,国内油价只有100元人民币一吨,相当于35.7美元,而国际上原油价格曾涨到260美元一吨。

最后,从1990年至今,即便是在油价较低大量资金亏损时,石油工作者仍然尽最大的努力保证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国家这种代价虽然极高但完全是必须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我国原油使用总量与经济增长量同步增加,有时甚至还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这一结果是低油价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油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形成的高密度的油气能源,直接致使经济对旺盛油气能源的需求。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国内的石油企业虽然由于油价居高不下而获得利润,但并没有采取高度的市场集中地位控制油价去垄断来获取利益,这对于现行国内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石油业采取市场高度集中制虽然取得的成绩十分突出,但是也突显了大量的问题,例如,因为国家统一管理使油气市场竞赛无法体现,无激情而言;由于石油企业内包含多个专业使企业尾大不掉致使产率低下;由于管理缺陷导致腐败引起社会不满;由于思想观念跟不上导致创造力缺乏等等。

4 意见及整改方法

石油是生产、生活必须的商品,油价高低能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石油是国家必须的商品,即极高的能量密度、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能极大地促进科技的发展、不可替代能源商品,各方都给予极大的重视。本文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实施解决的方法。

4.1 统一规模发展

规模经济以成本——产出浮动量来计量。产出浮动量表示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比值,即单位出产变化百分比所导致的平均生产成本变化的百分比。在边际成本与等于平均成本相等时,比值为l;当成本增加率大于产出增加率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值大于1。一般的企业在未形成规模时,成本增加率小于产出增加率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值小于1。石油企业比其他行业要多一个前提,多数油气田在生产产量增加时,成本增加率小于产出增加率时,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比值小于1。所以,单个油气企业只能极短地维持规模增加;只有多数不断扩大的企业才有可能长时间维持规模增加,但也不会长久的维持。

4.2 扩大范围优势

团结联合生产突出胜算。一个企业生产两种商品,共同享有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同时使用同种设施则更能熟练运用。当一个企业能够生产其他两个企业才能生产的一类产品时,范围经济就存在了。相反,此类企业生产就无法实现范围经济。油气企业则能同时生产两种以上的商品。如炼油的同时可以产气,产气的同时又能出产含稀有元素混合物,当然副产品不是主要的收益产品。所以油气开采无法利用范围经济使成本减少。

4.3 加强学习减少成本

在生产制造行业中,通过“学习”可以让劳动者无形中减少成本。平狄克说过,“因为管理者和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掌握经验和熟练运用,减少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既定产出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学习减少成本在于管理者、生产者、协作者对机器设备的不断熟悉,当然也有一定时间的限制,如设备产出多余25批后,由学习所引起的节约的成本就很少了。因为石油开采业是不可视型,致使勘探中有不确定的危险性,所以石油开采业这方面带来的利润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石油企业因范围经济无法在其企业之上实现,那么就应该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和创新健全管理,实现技术能力水平不断的提高,实现石油企业真正的缩减成本达到效益提升。

[1]白兰君,等.中国石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计算[J].石油科技论坛,2009(3).

[2]白桦.论油气勘探开发劳动[J].现代商业,2010(27).

F062.9

A

1005-5800(2014)05(a)-198-02

猜你喜欢

集中度油价油气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清徐醋产业发展研究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低油价新观察(上):动荡的产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