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大学校园仪式的德育价值

2014-07-25盛况

关键词:德育价值情境

摘要: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完善人格,追寻生活的意义,并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仪式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能够体现出实现历史重构、引导价值取向、激发道德情感、规范主体言行的价值。高校仪式的德育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会遇到诸如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动机与效果产生矛盾的问题。要将仪式活动的德育价值落到实处,必须要重视仪式的针对性,强化仪式的情境性,提升仪式的文化性。

关键词:大学仪式;德育价值;历史重构;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8-0088-03

托马斯·J·萨乔万尼认为,学校不仅仅是追求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追求、分享共同价值和更大的“善”的教育的集合体,是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教育意义的人群聚集方式和教育生活方式[1]。诚然,大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技能,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更重要的是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让他们完善人格,追寻生活的意义,知道存在于社会的价值,并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前的大学中,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学生的主体,他们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心态开放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之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新途径,掌握新规律,有效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仪式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正日益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必要方式和辅助手段。大学校园仪式作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学文化的框架下,师生共同建构的,体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取向的活动方式。仪式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重要性正逐渐被广大学校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同。

一、仪式的德育价值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仪式是一种以文化为载体,并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特有的情境教育与学习方式,它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并通过各种要素与场景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个体生活与文化活动之中,从而提供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环境。”[2]大学校园的仪式活动是对学生情感、观念、精神和素质的教育,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功能,使置身于仪式中的学生的理想信念、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与党的教育方针趋于一致,并逐渐内化为个人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一)实现历史重构

仪式具有一种讲述历史的作用。人们对于古代的历史性现象或事件,总想去追根溯源,探究它的起源或形成的原因。由于仪式具有历史述说的传承性,人们总能在仪式中找寻到答案,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仪式不仅能够讲述历史,也能反映当下,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这就是它的“历史重构”功能。比如说对于端午节的纪念,人们历代传诵就是起源于屈原投江,因此屈原的事迹广为流传,这就是讲述历史;而现在大学校园举行的端午节仪式,举办赛龙舟等活动,就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经过这样的历史重构,仪式既具有了历史传统的内涵,又能体现时代的思想特征。又如通过五四青年节、纪念南京大屠杀等仪式教育,大学生不仅能够牢记历史、理解历史,心灵得到震撼,而且能更加体悟现实、珍惜现实,有利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二)引导价值取向

仪式用或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能够接受并认同该仪式,进而也就易于接受并认同该仪式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实质。比如在大学生成人仪式上,长辈的讲话都会强调成人仪式不仅意味着大家将逐渐告别稚嫩走向成熟,走进社会,可以获得法律意义上成人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将履行对社会的义务和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这就是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责任和担当的意义。仪式就是通过体现、承载、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念,来让这个社会、这个大学所倡导的理念得到强化,得到升华。

(三)激发道德情感

仪式活动具有表演性的特征,通过运用灯光、背景、誓词、音乐、场地等综合因素,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影响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学生的感官、思维得到全面调动,学生的心理、情感更容易进入状态,这就是仪式的情境效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不设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态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当举行升旗仪式时,伴随着威武雄壮的国歌,在护旗手和升旗者规范统一的动作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参与仪式的学生精神高度集中,身体直立,挺胸昂首,双手下垂靠拢身体两侧,保持立正姿势,眼睛始终随国旗移动。在此特定情境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在心中深深地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四)规范主体言行

仪式蕴含着礼仪的要求,其中对秩序、角色分配和话语权的掌握都有一整套规范。仪式的参与者必须合乎仪式的礼节,包括穿什么衣服、应不应该说话、能不能随意走动等等,这就对今后人际交往的分寸、秩序、气质、风度方面产生指导意义。如果在仪式中出错,就会感受到周围其他仪式参与者的压力;如果在仪式中正确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就会产生一种荣誉感。经过仪式的反复洗礼,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正确感,这就是规范的内化,进而更顺利地融入社会。比如说大学生通过入党宣誓、重温誓词等仪式活动,对自己的承诺进行放大和强化,用道德约束力对自身今后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今后在实际生活中,他会经常在脑海中浮现这个仪式场景,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做到当初的承诺,是否能在关键时刻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实现仪式价值的现实阻碍

高校仪式的德育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现在高校的仪式教育还未能普遍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反过来影响高校的仪式活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

内容与形式本应该统一于仪式过程中,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容易强调形式而脱离内容,使得学生反感参加仪式。由于大学不仅有学术属性,还带有行政属性,使一些仪式呈现出追求高、大、全式的形式化倾向:如一些挂牌仪式需要各学院摊派参加学生的人数,参加仪式的学生既不了解这个仪式的背景,也与其毫无关系,就是充当“群众演员”,增加了学生对参加仪式的抵触情绪;又如一些庆典仪式铺张浪费,讲求排场,程序烦琐,衍变为各级领导的专场讲话会,除了说祝贺就是说感谢,令参加仪式的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而另一方面,一些可以通过仪式形式促进大学生了解、感怀历史传统的机会却因为不知道如何来设计仪式而被放弃,如在纪念中国革命进程的若干重要时间节点上缺少仪式活动,许多大学生已经对这段波澜壮阔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缺乏应有的认知;另外,除了开学第一周或者学校重大活动时举行升旗仪式外,一般大学已经大大减少这项活动的次数,失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机会。究其原因,是大学管理者没有处理好仪式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影响其教育价值的发挥。

(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仪式是一个重构历史的过程,通过对历史的纪念来记忆历史、缅怀历史。特别是一些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道德意义的仪式能够帮助大学生从单向度的工具理性的迷雾中走出来,从只追求实用功利而无视精神信仰的泥沼中走出来,努力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中国传统美德、民族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精神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资源缺少有效的利用,如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文化节庆,而许多大学除了选择放假以外没有进一步的纪念活动;大学校庆倒是轰轰烈烈,但除了借此总结并宣扬学校辉煌的办学历程以外,并没有深刻反思学校的办学理念,达到进一步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目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也没有结合受教育者的特点对仪式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成人教育仪式本来是一个系统规范的教育过程,它包括成人预备期的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训练和成人宣誓仪式,但很多成人仪式前的教育比较薄弱,学生只了解有宣誓仪式,对整个仪式的文化意义更是缺少认识;另一方面,成人仪式内容上不够丰富,形式上过于单一,缺少个性和创意,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仪式活动的教育价值的发挥。

endprint

(三)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每个活动背后都有组织者对该活动应取得效果的一个预期,仪式活动也同样如此。在仪式举行之前,仪式活动的组织者会对仪式的教育效果做一个预判,如果实际的效果与预判基本一致,那说明活动是成功的;但如果实际的效果与预判相差很大,说明活动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说因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高校对生活困难的学生颁发学业贷款时,直接将资金从学校账务划入学生银行卡,有的高校还可以做到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识别家庭困难的学生,将补贴主动划入学生校园卡。学校管理方出于好心,认为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羞于启齿或者不想让同学知道,让这个过程瞬间自动完成,但却丧失了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一部分学生对补助金的认识开始淡化,还有一些学生毕业后一直拖欠这笔贷款。相反,学校管理方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通过各种教育仪式,大力宣传生活困难同学中的佼佼者,邀请在校期间靠贷款资助完成学业的成功校友回母校谈经历,激发受助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在感恩母校、感恩社会中发愤图强。因此,要强调仪式教育的实效性,将其德育价值落到实处。

三、提升仪式德育价值的路径

作为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域内开展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校园仪式活动能够起到实现历史重构、引导价值取向、激发道德情感、规范主体言行的价值,而要将这些德育价值落到实处,克服传统仪式说教性强、影响力弱、教育性差、长效性无的缺陷,必须进一步改进仪式活动。

(一)注重仪式的针对性

仪式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年龄规律,采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形式。90后大学生独立性、选择性更强,学习并掌握新事物的速度更快,他们讨厌说教,如果没有共同话题就拒绝沟通,而不会掩饰自己的喜好。因此,我们的仪式活动要参考他们的关注重点,吸收他们的话语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如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是大学校长用网络热词组合“典礼讲话”,受到大学生的热捧。2010年7月,李培根在华中科大的毕业典礼上,把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来了个大串烧:打酱油、俯卧撑、哥呀姐的,贯穿整个典礼致辞,让校园内外雀跃不已,学生因此亲切地把李培根称为“根叔”。北大校长周其凤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引用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词:“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与华中科大的根叔相对应,北大的学生们把周校长称为“凤哥”。大学校长抛弃套话、官话,讲有个性的话,讲贴近学生生活的话,学生更容易入脑入心,用这样的话语方式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比一般的板起脸来要求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强化仪式的情境性

仪式有它的构成要素、行为环节和运作流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参加仪式的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身临其境,他将会接受多方面的信息,感受到其他学生的情感,甚至通过模仿其他参与者的动作来融入这个情境中,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仪式用情境形塑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决定了人们未来的诸多可能性,引导了人们对客观情景的主观构建。”[3]现阶段在特定的空间内举行仪式,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来实现信息的汇聚、时空的转换和情感的激发。比如大学在举行校庆仪式时,当进入到各界代表恭贺学校庆典这个流程,可以在大屏幕上做出三维动画,各级领导、各界校友等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弹出采访视频,一方面暗示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各种祝贺来自各大洲,遍布全球;另一方面可以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人士,例如学校最年长的教授、距离最远的校友、结成姊妹学校的外国校长等,让他们说上一段对学校最想说的话。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参与的学生感到新奇有趣,更能够激发对学校的认同感,比请人干巴巴地念各类贺词贺信效果要好得多。

(三)提升仪式的文化性

文化性是仪式的共性特征。大学校园仪式一般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节庆仪式,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节庆、纪念日节庆等;二是大学自主仪式,包括开学典礼、校庆等。要深入挖掘这些仪式背后的文化意义,大力彰显这些仪式的文化特色。如上海师大重拾传统“女儿节”,近十年,“女儿节”走向社会且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上海的文化亮点——“上海东方女儿节”。“女儿节”不仅成为大家重视传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更成为鼓励当代女大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发展自身、提升自我的良好契机。而对后一种大学自主仪式,要力求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要善于通过典礼活动来反复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象征符号和重要性历史记忆,要通过各种感性手段和环节的设置来传达和强化自身的教育理念,要不断地表达大学对国家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崇高使命。”[4]比如上海师大近年来持续开展“师大之星”的评选工作,还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这个颁奖典礼就是一种导向:塑造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育人导向;是一种示范,营造“人人都能成为师大之星”的成才氛围;是一种引领,铸造立德树人为本的价值定位。这样的仪式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方向,让我们的学子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成功。

德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应该是包含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在内的综合教育。仪式活动的德育价值正在于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开发利用和有效调动人的非智力因素,使人获得强烈的思想及道德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人的行为起到推动、控制和调节的作用,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综合效应。人的行为习惯要经过反复锻炼和实践,才能形成稳固、正确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这就是各种各样的仪式活动不断重复演练的原因所在。仪式活动的德育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识。一些学校通过征集仪式活动方案来广集众智,力求使大学校园仪式活动能走近学生、影响学生,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一个记忆。

参考文献:

[1]托马斯·J·萨乔万尼;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2-93.

[2]李荣华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仪式:价值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

[3][美]戴维·迈尔斯;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3.

[4]张彦.高校典礼活动的教育内涵与文化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收稿日期:2014-02-25

作者简介:盛况(1979—),男,浙江绍兴人,上海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校办副主任,主要从事高校文化、高校德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和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大学校园仪式的文化育人研究”;2013年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大学文化创新研究”(B-6002-13-003053)

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价值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