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究生投毒案看化解寝室矛盾的重要性
2014-07-25张丹枫
张丹枫
[摘要]研究生寝室矛盾由于其发生的普遍性而成为高校学生心理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的发生,分析导致高校研究生寝室关系恶化的原因,并借鉴国外和港澳大学的经验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研究生寝室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43-02
复旦大学投毒案的犯罪嫌疑人复旦医科研究生林某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心存不满,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使同是2010级研究生的黄洋在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经医院救治无效去世。风华正茂的学子,本是前途无量,却被寝室的同窗毒害,让人们在痛惜一条鲜活生命逝去的同时,不禁要问:林某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要投毒?究竟是什么样的事用正常的方法解决不了,使林某丧失冷静与理智,引发极端行为,让恶毒的想法凌驾于法律和生命之上,要毁灭他人的生命? “复旦投毒案”背后引发了对研究生法制和身心教育的思考, 也把看似很小的“寝室关系”问题推到了高校、社会和家长面前。
构成毒杀案的可能原因 “因琐事不和起杀机” 并不罕见,近年的校园杀人案动机皆是所谓的“琐事”,这看似难以理解,但其实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存在于这起案件的,统计显示75%的杀人案都发生在熟人之间,原因也很简单,接触越多,越有可能产生矛盾。寝室关系就是中国高校人际矛盾的重灾区,根据对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12所高校做的调查显示,有57%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不满意。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确实是持续和普遍存在的。高校心理老师发现来咨询的学生有许多仅仅是因为寝室关系而求助,一些学生来咨询时说起导致寝室关系恶化的原因,往往是一些非常细小的问题,寝室关系成为最微妙、最难以调和的关系之一。总结起来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过度竞争、缺乏包容等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高校和中学不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行为和价值观。由于学生的寝室不是自己挑选而是由学校安排,一些学生互相之间缺乏容忍别人生活习惯的大度,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有的学生惯于从消极方面考虑问题,过度解读别人的言行,总觉得同学说话做事是特别针对自己,是看不起自己;一些外地学生曾找心理老师倾诉,感觉有一堵无形的墙,阻挡自己和本地学生的融合,其次是学生们感觉到个人的独立空间变小甚至没有了。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人一个房间,到了高校寝室,他们原本享有的个人生活环境就发生了改变,人均享有的空间面积缩小,出现需要分享或分摊寝室的卫生、电力、热水等问题。然而,大部分学生在以前的家庭里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也没有经验和意识,于是一些看似细小的生活琐事,却很容易积累成矛盾。再有是学业压力。奖学金、直研直博的名额竞争激烈,而成绩等级也会影响自己各类评奖甚至入党的条件,这些将来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就业,所以学生间存在竞争因而感觉有一定的压力,在关键时刻矛盾也容易激化。
80后研究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自我为中心, 成长环境太过优越,比较自我;对社会了解较少,思想不够成熟;锻炼机会太少,不善于体贴别人,也不善于处理新的人际关系,就连睡觉关不关灯、起床早晚、分工打扫卫生等小事都会引发矛盾。比如因为社团活动过多,有时候晚上回来比较晚,影响了寝室其他成员的正常休息,如没有交流沟通也会影响室友关系。因而如何化解学生寝室矛盾是避免这种悲剧发生的关键,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专业技术和个人性格的形成上已趋成熟,如果处理不当,破坏力更大。要让他们学会心理调适,从自我中心里走出来,积极地面对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克服自身性格弱点,培养包容大度的性格和善于帮助他人的习惯,形成相互扶持的良好宿舍关系。
而面对寝室矛盾,同是以中国学生为主的许多港澳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校方可让学生每年一次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自主选择室友,可以是兴趣爱好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寝室,这样应该能减少不同兴趣和生活习惯的人产生冲突的机会;学生也可以选择与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兴趣爱好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寝室,体验不同文化冲突、生活习惯冲突和个性冲突等带来的锻炼和适应能力,使他们有心理准备去应对这些由于文化差异、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的不同所带来的问题。另外,对于研究生来说,如果他们确实觉得在集体宿舍住很不习惯,允许学生在外租房住不失为避免产生摩擦的一种办法,在国外留学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国外高校大多不能提供足够的学生宿舍,很多学生也必须要在外租房住,他们甚至会自己选择室友一起合租房。这时,高校并不是不用管了,而是要转变管理方式,比如可以提供一些租房的指引和建议给学生让他们减少受骗。总之,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可能更能减少矛盾的发生和激化。
该事件还重新引发了对“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讨论,尽管近年来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多方重视,但此事引发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关注高素质人群的“心理问题”。发生这样的悲剧,有可能是一种嫉妒心理在作怪,嫉妒心理能让人失去理智走向极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思想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值得检讨的东西,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才的完美个性及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养成。“以德为先”,方能养成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使个体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一个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要成才,须先成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人,其之于社会的作用肯定是大于那些虽然学习成绩拔尖、却不惜为了自己而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然而,目前在高校或家长心中,很少有人把心理健康与身心健康放到学习成绩同等重要的位置。所谓人文精神,健全人格教育往往要让位于专业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通过近年来发生的这些高校投毒案,警醒我们对社会、对教育作应有的反思。
“复旦投毒案”嫌疑人看似是极端个案,但其引发的原因和存在的很多问题是有普适性的,很多学生也都会遇到。高校应该重视对研究生法律知识的普及,不要让这些高智力的成年学子成为法盲,其次要重视研究生心理疏导,把法律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去,更多地着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提升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帮助渠道,让学生有心理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疏导,尽早化解寝室矛盾,而不要让它激化。创造一些机会给同宿舍的同学们提供一个新的交流、合作的平台,大家在相互的交流和共同努力中,不仅可以化解藏在心里的不满情绪,也可以让大家在互帮互助中增加情谊。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其所产生的冲突与矛盾也会越来越多地在高校体现,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全社会共同携起手来,引导学生以合适的方式面对这些问题是重要的,早期发现问题并作出果断及时的处置,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璋.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N].光明日报,2013-04-18.
[2]李成义.“整容”不如先“整心”[J].天风.中国基督教杂志,2013,(5):46.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