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理性与情感教育

2014-07-25赵丽李波周新辉

大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纲要理性历史

赵丽 李波 周新辉

[摘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加强理性与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把两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纲要”课理性教育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38-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加强理性与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纲要”课教学中的理性教育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那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什么?“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相似的情感应是历史的天空中永恒的月色。

一、教学中的理性教育

“纲要”课教学中的理性思维培养实际上是两种思维训练,一种是逻辑思维,一种是历史思维。逻辑思维是一种横向的空间序列上的思维,就是把一个问题做一个横切面,把它的前因、后果、表现分层次列举、分析。历史思维是一种纵向的时间序列上的思维,要求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当前思考的问题,还要把历史上与之相类似的现象连接起来加以思考,从中得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

对教师而言,在教学中成功培养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因为学生毕竟在知识与生活阅历上相对欠缺,靠他们自己全面理性地思考、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教学变成一个开放的体系,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进行教学,而不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应当开展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将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越俎代庖,他的角色是引导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若要成功地做到这点,教师必须精心地准备、组织教学,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把前后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深化教学内容,并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以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围绕问题组织课程”,将问题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并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在提问、引导、释疑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与历史思维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日军侵华的“九一八事变”时,让学生回忆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活动,比如“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快被纳入历史流之中。教师要做的,是通过一连串有价值的设问,使静止的长河流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与归纳思考。教师可询问学生此前中国反对日本侵略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比如有的同学说是因为当时统治者个人品性差,贪腐无能,教师应当表扬他答出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同学可能说是中国军队装备落后,战斗力差,教师要表扬这位同学补充了重要的一点。有的同学善于思考,提出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却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此时,教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因为通过引导,学生把目光已经投入到制度层面,接近历史的本质了。这样,教师通过对“九一八事变”这一知识点的逻辑上的切入引发了对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交叉地使用了历史思维和逻辑思维。如果学生意识到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失败,是根源于社会制度的腐败落后,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才能够根除腐败落后的社会制度,彻底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富强,这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针对大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用简洁凝练的话语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清。

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情感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纲要”课,目前普遍存在着课堂氛围不好、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滔滔不绝、慷慨激昂,而学生却漫不经心、无动于衷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唤不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如何培养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情感呢?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历史感。而现代的大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普遍缺乏,这也是时代环境使然。在科技化、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大学生从行为、心态、审美趋向到价值认同,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去甚远。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同时又充满怀疑和迷惑。针对学生的这种状况,“纲要”课教学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怎样与现实接轨,与学生的心态接轨。课堂教学准备不足、组织不力,学生就极容易对这些“古老”的旋律失去兴趣,所以,教学中引发他们对近现代国史的情感,迫切而必要。

情感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要使学生从精神上穿越历史的时空,体验前人的感受,从而对前人产生一种同情和亲切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而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的寻求知识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针对大学生相对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习,要让他们在头脑中再现历史画面,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中,教师需要明白的是,历史是形象的,历史形象在历史活动发生之初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到了后世,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原先的历史形象在时空中只留下一些文献记录和遗迹遗物。所以,教师应运用独特新颖的形象创造能力和传神达意的描述能力再现历史形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感染性的语言,合理性的补弃,或曲折性的情节等方式,再现历史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要生动地再现已逝的历史,离不开教师的描述,而教师描述的生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的感染能力。学生一时被感动,点燃情感的火花,很容易由“被迫”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现在我们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例具体说明。“爱国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坚定信念”,它体现了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而责任心的培养,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关乎学生做人、立身的根本。所以笔者在授课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从晚清时期中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愚昧无知、穷奢极欲,为了保住个人权力,“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留下一个负债累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的政权,最终葬送大清王朝这种反面教材;到邓世昌、聂士成、谢晋元、张自忠等以热血谱写的一曲曲抗击侵略者的激越雄壮的爱国颂歌,以及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浩然正气,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正面事例的讲述,几乎每次都能激起学生的强烈共鸣,相信他们能在这种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中培植正能量、激发使命感。

三、教学中理性与情感教育的结合

教学中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把理性与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理智与情感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如果学生能够冷静理智地思考一个问题,当他愈深入时,他愈会情不自禁地把情感贯注进去。同样当他对一个问题投入了相当浓烈的情感之时,他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对这个问题理性的思考。

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而言,他的头脑需要时刻保持理智、清醒,历史本身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只有耐心、理智的思考,才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发规律性。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不仅自己应具有理性思索问题的素质,他还要以自己的智慧之光,去引导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他们开辟一个新智慧的天地。同时,他要挥舞着情感这支魔棒,引导着众多不同的情感,不同的体验,把它们汇入浩浩荡荡的历史河流中去。

怎样才能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完美结合呢?首先教师本身要理智清醒,才能教别人清醒。同样教师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本身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历史知识底蕴,还要随时随地注意最新的学术动态。同时,对现实保持自己理性的思索,对历史无时无刻不倾注自己的情感。另外,他还要善于通过文物、模型、地图、图片以及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而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具有娴熟地驾驭教学活动的能力。这样,教师一边通过直观的描述或想象乃至视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一边要注意使学生透过历史形象由表面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实质。

无论从理论上怎么讲,教学活动的效果仍然要放在课堂上去评判。笔者在一堂复习课时,曾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这一理论做了较好的尝试。这堂课是“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的复习课,教师的目的是要把贯穿这段历史的线索在学生头脑中强化一遍。学生已有先前的知识垫底,虽然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内容重复,缺少新颖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在开始授课时,笔者设立了一个有悬念的问题:新中国诞生前夕,在讨论国歌时,一些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不太合适,但毛泽东、周恩来等多数中央领导人不同意修改,为什么?于是笔者开始放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南京条约、甲午战争、民族危机瓜分狂潮等录像片段,边放边注意学生反应,在放《甲午风云》片断时,当看到邓世昌的致远号向敌舰冲去时,一些学生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当放民族危机狂风潮录像时,一些学生紧紧攥紧拳头。此时,笔者不失时机地询问:“怎么办?”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回答出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接下来笔者通过总结近代史上帝国主义的一系列侵略活动和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然后笔者再放中国历代仁人志士从地主阶级改革派一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派艰苦抗争、探索的录像片段。每一段录像看完后,具体分析一下他们的观点、主张,让学生在头脑中复习一下,回答出这些运动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在沉郁的情感中自然而然展开了自己的逻辑思索。最后,笔者又放新中国成立录像片段,看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场面与前面的录像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像两首歌的调子,一首苍凉悲壮,一首欢欣鼓舞。此时笔者适时指出,走上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为什么会表情严肃,与广场上万众欢腾的局面形成强烈的对比呢?他们想些什么呢?这样,照应到开头,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等人不同意修改歌词了,那是因为新中国生于忧患,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据学生反映,他们对这堂课印象深刻。据笔者观察他们或热血沸腾,或咬紧牙关,或拧眉思索,或潸然泪下,在这种种情绪支配下,心中自然而然加深了近代以来国人不屈不挠探索国家富强道路知识线索的认识。在这堂课上,教学中的理性与情感教育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总之,只有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高度结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才不会让人感到枯燥、无聊。成功的“纲要”课应当是一片活着的海洋,而不是一个干枯的标本;它闪耀着理性智慧之光,又是能使人激动和沉醉的梦想之乡。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这些,那么教学效果无疑会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延伟.教育互动: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3,(1):32-35.

[2]舒志定.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04.

[3]杨东.爱国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大学教育,2013,(2):118-119.

[责任编辑:碧瑶]

猜你喜欢

纲要理性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新历史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历史上的4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