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态课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2014-07-25张玉英白翎
张玉英+白翎
高效课堂是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现实需要。通过深入调研反思,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常态课教学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造成学生课上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应该培养的能力没有落实,只能通过课后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加以弥补,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因此,我校提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我们从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环节入手,以有效评价机制作保障,抓教学任务的落实,提升常态课堂教学质量。
常态课教学质量调研诊断
学期初,我校围绕语文学科有计划地组织各年级组进行大范围的常态课听课工作。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似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但是,我们通过对学校语文学科常态课问题的分析诊断,发现影响常态课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及实现教学目标,这正是影响常态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部分教师在备课中对于全册、单元、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目标意识淡薄,不清楚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其次,语文课文第一、二课时任务不明确,随意性强,通常以处理生字、字词为主,讲到哪儿算哪儿。一节课下来,学生一笔没写,课文一遍没读,生字也没有完全解决,只好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帮助记忆。同时,也影响了第二课时教学任务的完成。第三,阅读课按照讲读课的方法上,常常一节课才讲一半就下课了。学生始终没有独立阅读的机会,何谈提高阅读水平。
低效的常态课堂教学造成:教师抱怨课时太紧,不够用,结果是教师教着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教师要围绕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常态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使教师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解决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我们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分析教材,重点是明确全册教材整体目标,明确单元、课时目标要求。同时,提出“三个必须”:单元起始课必须集体备课,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每课时制定目标必须参考教研中心的教材介绍;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必须清晰目标要求。明确单元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沟通知识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语文采用表格形式,数学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引领教师课前自主梳理、同伴共同梳理,课后学生梳理等多种形式,加深了教师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提高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三个必须”的落实纳入教研活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常规评价中。
2.有效落实教学任务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对不同课型的环节进行研究,出台了低、中、高学段讲读课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教学基本环节和任务,帮助教师解决完成常态课堂教学任务的问题。学校语文大组依据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分别进行研究。不但明确了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还特别重点研究了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
3.从评价入手提供保障机制
为了解决常态课中,教师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忽视对全体学生学习效果监控等问题,我们制定了“两个重点评价”和“三个杜绝”的保障机制。
两个重点评价:一是重点评价教师自身的学习习惯(书写、倾听、表达等);二是重点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规范(倾听、表达、书写、思维、审题等)。
三个杜绝:杜绝教师满堂灌,必须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动笔写的时间。杜绝以一个学生解题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监控必须落实到全员。杜绝将知识个体化,必须构建知识结构,做好每个单元的知识梳理,将两个“重点评价”和“三个杜绝”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中。
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常态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目标,实现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益最大化”。课上,教师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步养成,尤其在预习习惯、听讲习惯、审题习惯、书写习惯、动手实践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学会、会学,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
■ 编辑王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