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适性扬长
2014-07-25“同行教育”项目组
“同行教育”项目组
编者按:北京市“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行教育计划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持续推进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是落实十八大“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要求,践行北京精神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重要内容。
三年来,“同行教育”研究立足实际问题,注重调查;关注整体改进,注重系统;着眼工具支持,注重持续。项目总结了随迁子女在融入起点、过程、结果三个阶段中,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表现与特征,并设计了“力争上游”“手手相连”和“七彩生活”三大板块的改进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适性扬长。北京市16个区县及燕山地区的85所中小学作为市级项目校,首批实施“同行教育”计划,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北京务工、经商,北京逐渐成为全国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地之一。起初,大部分流动人口仅是只身外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举家迁徙的状况逐渐普遍,由此其子女在北京接受教育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有学者指出:流动可以分为生存型流动和发展性流动。所谓生存性流动是指“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流入到某个地区”,而发展性流动则是指“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进行的流动”,有关调查显示,北京属于后者。但无论流动原因如何,都打破了原来的运行规则,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关系,由此也给北京的教育带来了学位需求数量剧增和质量期望更高的双重挑战。
北京市自1993以来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两为主”原则,2012年,49万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有74.7%就读公办中小学,同时通过政府委托办学、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北京市教委设立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不断提高公办中小学的入学接收能力和改善已审批自办校的办学条件,让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评优选先、活动参与等方面与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但是,现实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矛盾。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常常能观察到一些现象:
北京市某所公办初中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市,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没有学上”,该校新增小学部,接纳了近300名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学校正式调整为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10个教学班、中学初一到初三年级10个教学班,共计20个教学班近600名中小学生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
北京市某小学2004年迁入新校址之初仅有17个教学班,在校生588人,随迁子女占80%。随着周围批发市场的不断扩大,来京务工人员不断增多,2011年9月,该校在校生已增至891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1.5%,教学班增至25个,增加了47%。
事实上,2009年到2011年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3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而非京籍学生数量增长更为迅速,3年内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同时,非京籍学生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35.4%增长到2011年的42.7%。
我们也听到这样一些说法:
很多校长无奈于随迁子女的流动无规律可循,随到随走、突然去向不明的现象屡屡发生。一位校长说:“他们走时一般都不会办理转学手续,也很少有提前打招呼的。”新学年能招多少新生,老生会走多少,学校在开学前根本无法获知准确的数据。这导致学校的班额设置、教师配置等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一些学校教师眼中的随迁子女特征是: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不一,学习习惯差;自我约束意识不强,不太讲卫生;心理闭塞,不愿与人真心交流。
而在一些京籍学生看来,随迁子女地方口音重、言语不文明、性格怪异(如不善交际、孤僻、个人中心主义等)。
有家长陈述儿子在学校犯了点错,年级主任就对她说:“你孩子是借读生,还是回老家去上学吧!”
针对异地高考政策,京籍家长在轰动一时的《北京市民致教育部的公开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放开流动人口子女参加本地高考,会对本地学生造成冲击;因洼地效应而产生的高考移民,进一步加剧城市的承载压力。
可见,随着随迁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在教育、心理健康、同伴群体交流、安全、资源共享等城市融入方面产生了诸多的问题,甚至也引发了家长群体之间的对立,这不仅仅影响着孩子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健康发展。
现象复杂,难题难在哪儿
分析上述各种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难题:
1.学校管理面临新挑战
由于随迁子女数量增多,学生背景复杂且流动性强,部分学校的干部教师对随迁子女的心理接纳度低并存在某些偏见,易形成敏感的师生关系。
多样化、差异化的生源结构更对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压力。除了从小学一年级在京就读的学生,其他随迁子女因为来自不同的省市,教材版本、教学进度、原有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讲随迁子女的基础较弱,尤其是英语学科表现不佳。
2.家庭教育跟不上
随迁子女家庭多为非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知识,不了解孩子随年龄变化的心理特征,缺乏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把握,家庭教育意识不强或方法不科学,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多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长职业多是临时工或做小买卖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收入也偏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较少并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与心理发展,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管、不闹事就成。
3.学生发展差异大
随迁子女受家庭的影响与条件的制约,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知识面较窄,思维不够开阔,普遍不够自信,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在生活上,由于地方差异,不少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北京的生活,并在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距离学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在心理上,部分学生因为口音、家境等各种原因,不愿与同伴交流玩耍,容易长期处于消极的心理状况并出现敌对情绪和偏激行为。
4.社会接纳意识弱
除了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随迁子女在北京就读过程中还存在社会适应与文化融入的问题,而在各方面的不适应又会强烈影响他们对学校、对北京的接纳度和归属感。调查发现,近一半的非京籍学生认为自己是外地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不参加社区活动,15.12%的学生几乎不或从不与社区内的同龄孩子玩。与此同时,部分京籍学生与家长对随迁子女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排斥。
整体设计,积极实施“同行教育”
1.研究的定位
我们的研究并不着眼于随迁子女如何进入北京的问题,而更关注他们在北京“怎么样”;不着眼于描述每一个随迁子女的具体学习生活情况,而更关注不同群体的协同发展;不着眼于感性描述和质性研究,而更关注整体性的设计和关键点的调整。
教育公平是我们坚持的价值取向,这意味着不仅要为随迁子女提供公平的入学机会与教育过程,更要创造相互悦纳,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环境,为每一个学生的适性扬长服务。
◆促进每一个学生适性扬长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适性,就是要依据孩子的个体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教育。适性必然要求扬长,从社会学视角而言,“长”即优势。所谓优势是在群体中比较而言的,一切优势都是“比较”优势,都是特定条件下跟别的比较出来的。一般可从两方面理解:群体中的优势和个体自身的优势。群体中的优势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表现为“不同”与“特色”。个体内的则是指自身系统内各个因素发展不平衡产生的长项。
适性扬长教育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赋能力与不同个性,促成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这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说人的各种智能的发展不是完全均衡的,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教育的宗旨不是也不应该弥补这种差异性,而应尽最大努力激发个体擅长的智能。教育者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孩子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唤醒他的潜能,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是促进每一个学生适性扬长的必然要求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费尔德曼提出了“非普遍性发展”理论,他认为发展不仅仅是个体自身建构的结果,更是个体与社会文化及教育共同创造的结晶,凸显了环境和教育在个体认知结构中的作用。“非普遍性发展”理论把每个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特发展倾向性的个体,认为个体潜能的实现体现在个体在发展方向、层次的不同。每个个体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非普遍性发展,这意味着个体有许多不同的机会来实现个人的潜能。人们在获得普遍性发展的同时,又都在追求获得非普遍性领域中高级能力的发展。人们正是在选择、参与和追求中,在某种特定环境和教育的支持下,获得了非普遍性领域中高级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个体的能力得以最大化和最优化,而这种个体能力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际上就是个体独特性和创造性的最充分展示。
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接受系统教育、全面教育的阶段,是其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作用,才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2.共同活动促进个体和不同群体的相互理解、接纳
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会形成个体特有的人际关系基本倾向,被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个体不同的人际特质构成了群体不同的发展水平。由于个体不同,个性千变万化,有些是主动的、外向的,这些个体喜欢与人交往,善于表现自己,喜欢主动地加入到人际交往中去;有些是被动的、内向的,内心期望有人来关注、接纳他们,但性格的因素使他们在现实中不自觉地封闭自己,而多人参与的集体活动中频繁的人际交往更能满足被动人际倾向个体的人际需求。
活动作为学科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综合开展各种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不仅扩大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更能够通过活动使不同背景的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接纳。
3.“同行教育”的具体内涵
面对随迁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深入的理论研究、可操作的实施框架显得尤为重要。“同行教育”正是基于公平、质量、协同、共悦的价值取向,整体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家长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建立“你我同行”的发展机制,形成涵盖“力争上游”“手手相连”和“七彩生活”三大板块在内的实施框架。
◆“心同在,路同行”的理念
“同行教育”追求的是“心同在,路同行”,目的在于充实学校教育、完善家庭教育、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力量,以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减少群体间教育差异,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共同实现教育优异。
◆“你我同行”的发展机制
“同行教育”旨在为全体学生服务,不仅追求每一个孩子的适性扬长、健康成长,更有少年儿童携手共进,家校携手、社教合作,共同追求美好未来的期望。
“补差”不是发展的唯一途径。“同行教育”不是把随迁子女仅仅置于弱势群体的位置,予以补偿性教育,而是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以“心同在,路同行”为目标,构建不同群体同一时间的共同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教育,共同成长,感受现在,创造未来。
学校是主阵地。在校、家、社的教育协作体中,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对学生的影响更有目的、有组织,也更系统、更稳定,最重要的是追求教育的科学规律。它不仅可以通过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和育儿能力,改变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还能过滤不良影响,正向引导,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正能量。
“同行”是核心。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在共同活动中,为了实现同一目标或完成一项任务,全体成员必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由此增进了解、促进接纳,并在互动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同行教育”的实施框架
“同行教育”的实施采取行政部门、专业教育机构,社会支持、内部互助的方式,推进系列主题活动,具体包括教育质量提升的“力争上游”计划、共同协助的“手手相连”计划、社会实践的“七彩生活”计划三大板块。
“力争上游”计划。“力争上游”计划以“同行同进步”为主题,旨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教师等人员的专业技能,借助专业教育机构的力量,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辅导帮扶措施,提升他们的学习感受和学业水平。
“手手相连”计划。“手手相连”计划以“同行同成长”为主题,主要针对群体关系、习惯培养、家庭教育的改善,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与互助,实现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成长。
“七彩生活”计划。“七彩生活”计划以“同行同快乐”为主题,主要是利用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参加各类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归属感,并丰富他们的童年。
初步探索随迁子女教育的新模式
在构建“同行教育计划”以后,我们指导学校进行了实践,目前学校已经在融入课程的设置、学业补偿、特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有了初步探索。
1.各有侧重的融入课程
学校提供的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极大,而开设利于融入教育的课程能让随迁子女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更加自信地融入学校生活,在平等环境中快乐成长。
如东城区天坛南里小学坚信书籍的力量,大量的阅读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学校开设“书香小课”“书香课堂”“文学课堂”三个校本课程,让学生在诵读中道德得到洗涤、提升。“书香小课”是共同阅读活动,抓住课堂主渠道,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宗旨,结合家庭教育开展亲子读书,从而创建“书香学校”“书香师生”“书香家庭”;“书香课堂”也叫孔子学堂,开展国学教育,启迪学生的天性;“文学课堂”带着学生走进文学,了解作家,欣赏作品,品味人物。
房山区良乡中心校固村完全小学,通过环境课程和活动课程对学生开展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三热爱教育;以德育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针对随迁子女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2.辅助支持的学业补偿
部分学校采取了多种帮扶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从而提升其学校生活质量。
如海淀区清河中学,所有任课教师都全面了解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和个性特点,课堂上按照常规进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课后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学习状况开展个别辅导。朝阳区平乐园小学培养随迁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听讲、积极思考发言、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课上积极引导基础差的随迁子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会听课,会思考、会表达、会合作,让他们享受学习,自觉地融入课堂。
3.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学校通过组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鼓励随迁子女参加,充分挖掘其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才能,让随迁子女有效地展示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融入。
如顺义区河南村中心小学在“一个就是一切”理念引导下,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强调“四多”:多关注、多联系、多理解、多帮助,逐步开展“五个小”“六个一”“七个巧”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不同群体同一时间的共同活动,由此增进了解,在互动过程中培养能力。东城区精忠街小学认为融入教育是一种无痕的自然融入,积极探索“尊重—平等—融入”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级、班级的“伙伴手拉手”“师徒结对子”“爱心交易会”“小百花艺术节”等系列特色活动,引导随迁子女尽快融入到现有的学习环境中,以实现京籍、非京籍学生的共同进步。
4.齐心协力的家校合作
学校健全与家庭的联系制度,加强与随迁子女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子女教育方法,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北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如西城区红莲小学以家校联动、形成合力的方式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具体措施有: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校专题研讨会,指导家长有效协作;发动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重大活动;针对家庭现状,提供健康育儿与安全常识教育。昌平区中滩中学为了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理解,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除了开好正常的家长会外,还成立了家长学校。
学校在课程、教学、活动上的探索和创新,家长参与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社会资源与力量的不断投入,三者的协同作用为随迁子女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与机会,营造了更好的氛围与环境,初步形成了“同行教育”新模式。
■ 编辑王雪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