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教育”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
2014-07-25李文凤
李文凤
我校于2009年9月落成,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新学校。作为史家小学分校,我们继承史家小学的“和谐教育”理念,确立了“欣赏教育”的办学特色——教育者时时、处处、事事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满足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需求,使他们对人对事物有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即自然发展。
建设懂欣赏、会欣赏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发展是学校组织中所有人的事情,是一个不断唤醒大家主人翁意识、发展意识的过程。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史家讲坛”应运而生。
1.校长讲坛,每月一次
向教师介绍“欣赏教育”办学特色的确立过程,使他们知晓欣赏教育是对史家小学“和谐教育”的传承,是与世界教育理念的接轨,是人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史家小学通州分校这所新建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校长讲坛上倡导“首缘服务制”“八项承诺制”“多元学习制”“基本功常练制”……
组织别开生面的“画手指”总结交流会。一只手的五个手指上依次写出“进入史家分校后自己五方面的突出变化”;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上分别写出学校中“你最欣赏的五个人”,并说出每个人三方面优点。教师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听到了同事的认可,初到学校的那份紧张、自卑就消融在这小小的画手指活动中了。
组织富有意义的家长会。每一届新生入校前,校长都亲自主持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欣赏教育的思想,使家长懂得欣赏是一种积极心态,要欣赏学生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分享学生的点滴进步,引导学生乐观面对困难,陪学生一起成长。
2.教师讲坛,随时进行
每次例会或教研组活动时间,教师将学习到的欣赏教育的文章,摘抄的学习笔记,实践案例、反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每月安排一名骨干教师介绍自己教育教学经验。这个讲坛营造了教师们互学、互帮、共同提升的团结协作的氛围。每学年,学校征集欣赏教育叙事故事,组织“欣赏教育大家谈”,交流教师践行欣赏教育的小故事。学校已编辑三册《欣赏教育叙事集》,其中记录着教师们践行欣赏教育的足迹。从仅把欣赏教育当做教育问题学生的一个手段,到“咬文嚼字”解读欣赏教育,再到将欣赏教育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欣赏教育思想逐渐内化于教师心中,指引其教育教学行为。
建设使人学会欣赏的校园文化
我们通过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的建设让欣赏教育思想浸润师生的心灵。
1.主题深刻的校园风景点
笑脸墙上,是学校落成典礼时全校297名师生的笑脸,它告诉每一名走进史家分校的人:用灿烂的微笑迎接新鲜的每一天,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创造生活,提升生命质量。
“早园竹”里,翠竹上挂着的有学生们的优点卡、心愿卡、喜报,有少先队主题活动中涌现出的小标兵、小榜样的照片……每天,“早园竹”旁都有学生们驻足观看的身影,张张笑脸洋溢着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文化长廊两侧,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五十六个民族介绍、交通标识、师生作品、学科专业知识、开放的图书馆、班级小书架……无一不彰显着“小走廊大世界”的育人观。
此外,还有形神兼备的容止镜,寓意深远的幸福树,充满活力的锦鲤池,舒适、优雅的休闲厅,以及随处可见的安全知识、健康常识、良好习惯提示语,无一不向每一个走进史家分校的人传递着我们的认识:美是到处都有的。
2.别具特色的欣赏教育小举措
优点卡。记录着学生优点的各式各样的小卡片,写着教师、家长、同伴给予的评价,或悬挂在“早园竹”上,或装进自己的快乐成果袋中;小小的“优点卡”能够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逐步形成了“我的优点大家说,我的目标自己定”的教育氛围。
快乐成果袋。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都挂着学生的“快乐成果袋”,里面放着学生每一阶段获得的成果。学校定期进行“快乐成果袋”的评比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每周我展示。每班教室外面软扎板上都有一个醒目的专栏,每周展示一名学生的风采。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照片、作品等整理好,并配以文字介绍。
小班长轮换制。固定与轮换、选拔与自荐相结合的“小班长制度”成为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平台。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到“干部即服务”,学会了欣赏,收获了自信与快乐。
新希望电视台。新希望电视台设有固定栏目:校园新闻、缤纷秀场、国学小讲堂;常规栏目:校园之星、校外镜头、教师之星、芝麻开门、温馨提示;特别栏目:校园焦点、访谈节目、快乐大体验等。小小的电视台已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了解学校动态的窗口。
社会大课堂。根据学生特点,开发周边的教育资源,带领一年级学生“走近大运河——欣赏家乡美”;二年级学生“走进绿色军营——欣赏军人威武美”;三年级学生“走进韩美林艺术馆——欣赏艺术美”。
改变作业批改符号。我校教师批阅作业时严禁使用“×”,提倡对学生的错题使用期待的一笔“”,等学生改正后复批成“√”。”这样的等待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和谐的家校沟通。“校园博客”的开通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家长的建议,及时改进工作。“家长走进学校”使上千人次的家长目睹了学生们上课的表现,欣赏了教师们的教学风采,并给学校留下了反馈意见。一个又一个家长义工出现在教室、餐厅、亲子运动会的现场和社会大课堂的队伍中……
立体、多彩、无声的校园环境影响着师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这些美好的校园生活将滋养师生的一生。
构建让学生学会欣赏的课程
1.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引领学生享受幸福的课堂
学生在一节课中一般经历“思维启动阶段、思维兴奋阶段、思维调试阶段、思维回归阶段、思维疲劳阶段”。因此我们提出“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引领学生享受学习过程”。我们开展全员培训,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表”引导教师开展实践,通过对新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让所有教师认识到:欣赏是一种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眼神,凝聚爱的动作,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欣赏是一种技巧——善于倾听,善于发现,承认差异,学会等待,教育智慧油然而生;欣赏是一门艺术——善待错误,利用生成,课堂精彩别样绽放;欣赏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智慧,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通过“欣悦杯”教学评优活动展示教师自主探索欣赏教育的成果。“欣悦杯”融课堂教学、专业基本功展示、校本培训于一体,每年一届,务本求实的组织过程、全方位的展示形式,增强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2.立足多元发展,开发校本课程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在充分学习、全面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我校确定了“文化欣赏”为校本课程总主题,开发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升其生命质量”,开发思路为“主题引领—专题实施—整合推进—多元发展”。目前《文化欣赏》校本课程共有37门子课程,包含《古诗诵读》《走进国学》2门必修课,《魅力皮影》《神奇版画》《安全急救队》《金话筒》《跆拳道》等35门选修课,基本满足了全校1000余名学生的发展需求。
自主选择与统一学习相结合。必修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内容,如《古诗诵读》,每学期安排定量的古诗,由语文教师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完成;《走进国学》通过新希望电视台的国学栏目完成。选修课程突出选择性,充分体现“我的课程我做主”的原则,按照“推介—选择—编班—微调”的程序完成选修课程的课前工作。
集中课时与零散课时相结合。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我校把选修校本课程排进课程表,做到专人、专时、专室。周五下午定为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时间,每次连续上两课时。周一下午为三年级校本课程时间,每周1课时。每门子课程都有固定的上课地点。必修课程时间不固定,由相关教师自主安排,不安排专门课时。
统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必修校本课程在活动过程中评价。《古诗诵读》通过组织“古诗过关”“古诗积累星”“古诗积累优秀班集体”的评选活动评价课程实施效果。选修课程采用“走班式”“平台式”“汇报式”“特色活动式”等评价方式多元评价。
特色是需要积淀的。经过思想传递、环境熏陶、课程支撑的特色探索,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师们逐渐统一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教师们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上研究课、撰写反思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累并快乐着”是我们的真情表白;“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是我们的行动誓言;“人人都是史家形象的代言人,个个都是史家品牌的创建者”是我们的行动目标;“欣赏教育”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我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工作。
■ 编辑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