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 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2014-07-2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自主发展是指学校主要依靠自我决策和自我调控获得发展。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根据校情、学情灵活调整课程教材教法,其实质上是赋予学校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如何创新管理方式,提升学校自主发展的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明确办学理念,凸显学校特色,形成自主发展核心价值共识
办学理念是全体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或哲学观念。它建立在学校成员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是学校一切发展的思想基础,是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首先要清醒认识并且全程秉持的价值观。在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寻求自己的优势和突破点,形成具有适切性、智慧性、优胜性的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体现了学校对自身发展的自主定位。
调查表明,课改以来,95%以上的项目校调整了办学理念,凸现了办学特色,半数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本校的办学理念在学生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师生发展主体地位和课程教学特色等方面有所突出,并且20%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的特色已经成为学校品牌,对办学产生了全方位影响。这些学校尽管办学历史长短不一、名气或大或小,但都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办学校、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提炼,并努力将其体现在具体办学和教育实践中。
重视工作规划,加大放权与沟通,健全自主发展实施路径
1.制定规划,形成战略
学校在一定阶段内应如何发展是战略性问题,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路径的选择等。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学校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设计的过程。调查显示,所有项目学校都重视规划制定,具有正式的学校规划文本。从项目组收集到的规划文本来看,所有规划都将该校独特的办学思想或理念作为规划制定的重要依据,80%的学校能够从优势与不足(或制约)两方面对本校发展基础进行分析,80%的学校能够在全面工作中明确提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所有学校能够对完成任务的主要举措进行设计,半数学校提出了有效的任务完成保障措施,63%的学校对年度任务进行了分解,26%的学校提出了可检测的领域发展目标。可以看出,规划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管理方式已逐渐被样本校所采用,通过规划学校能够检视发展基础,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发展战略,设计发展策略。不可否认,外部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发展,但是通过规划,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基础情况,对外部政策与诉求进行排序、取舍、转化,最终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学校发展思想与行动体系。
2.重心下移,管理放权
学校所尝试的管理中心下移相关举措可分为权力下移和管理活动下移两大类。权力下移主要体现为赋予年级组、教研组、完小等次级组织更多自主权,扩大教师民主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管理活动下移主要体现为管理者更多走进一线实践,直接针对实践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与管理,比如领导承包某一学科的整体管理工作、领导定期走进课堂或教师团体,与教师直接讨论教学业务等。
3.多样沟通,立体互动
除教研组、年级组这类常规组织形式外,样本校所采用的教师学习交流方式主要还有以下几种:(1)专项小组形式,如课题组、学习组、项目组;(2)专题活动形式,如全校性交流竞赛活动、集体学习;(3)结对帮扶形式,如一对一互助组、名师工作室、视导员定期指导;(4)网络实时形式,主要指通过校园网随时了解、发布、反馈信息;(5)文本互阅形式,指通过编辑传阅、点评教师作品进行交流;(6)读书角和自由沙龙,指学校安排时间、空间为教师随时交流提供机会。
开发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拓展自主发展支持体系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已经比较一致地认同了除课本外其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和教师应成为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教育资源多样化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在根据校情拓展课程内容方面的自主性,所有项目校都能够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从实践看,学校自主开发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1)教材再加工。如平谷四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加、拓展和延伸;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的排序进行适当调整;对教材中学生难于理解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允许大胆更换。(2)学校传统项目。如东城区天坛东里小学以已开展18年的书法教育为资源,挖掘其更深教育价值,提出“追求典雅、高尚、个性、和谐的翰墨文化”,明确“塑造‘字品人品俱佳的师生形象”,以“爱、正、慧、雅”为师生发展目标,不仅加大了书法教育力度,而且开发了与书法精神相一致的系列课程体系,甚至将此精神带入日常学科教学之中,使学校具有了独特的品性。(3)学校历史与文化。如东城区汇文一小以百年校史为资源,不仅通过大量的搜寻工作重现学校史料,设立专门校史展室,并且继承原有校训,通过入学、毕业等典礼和诵读《少年丁香说》等仪式,以及设计入学通知书等细节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使百年校史成为富有活力的教育内容,打动每一个学子。(4)学校所处环境。如密云县新城子中心小学以学校所处区域为资源,发动师生一同发掘该地区的教育资源,利用假期,走遍全镇各村,访问古稀老人、知名人士,寻找古迹奇观,观察著名景区,同时进行网络搜索,共同整理出以该区域自然、文化风貌为内容的课程资源体系。(5)社区文化名人。如西城区回民小学以该社区民族艺术家闪世昌所擅长的藏头诗为资源,在学校开展创作藏头诗的活动,寓文学、德育、游戏为一体,深受师生喜爱。学生能够自觉将生活、学习以及社会评论等方方面面的感受编成藏头诗记载和交流,编写藏头诗已成为该校与众不同的文化现象。(6)周边活动场所。如朝阳区京通小学以周边游泳馆、网球场为资源,本着“快乐健康”的宗旨,开发了系列体育课程;大兴区长子营一小以留民营生态基地为资源,在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教育。(7)设施设备。如顺义区天竺小学以学校网络设备为依托,结合教学需要制作主题知识网站,为教师日常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8)学生家长。如房山区星城小学根据小幼衔接、中小衔接和各年级不同的需要,每学期分别召开不同内容的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星光》校报,下发调查问卷,请家长做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员,集体大会上请优秀家长代表介绍家教经验等。
进行校本研究,破解实际难题,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能力
1.调整体系设计,优化课程结构
新课改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为学校灵活安排、弹性选择提供了空间。面对自主空间,学校进行了多种实验,从三个层面开展课程管理的探索。
首先,学校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课时,使得国家课程更加符合本校教学实际。据项目组调查,27%的学校在确保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对国家课程课时进行了调整。2012年起,部分学校在区教委的授权下开始进行自主排课实验。
其次,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空间,积极根据学校育人追求和资源特点开设校本课程。
再次,部分学校正在尝试建立体现本校育人特点的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为一体,使所有课程为本校学生的发展服务。
2.探索方法策略,寻求教学改进
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是所有学校自主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每所学校都结合自身的学生与师资特点,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本质规律的应用以及教学影响因素两大方面。
对课堂教学本质规律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策略方式、互动与生成、作业方式以及关注整个教学效益等方面。对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体现在教师教学研究和组织制度研究两方面。
学校管理的变革促进了学校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学校发展主动性增强,自我挖潜、开放合作、凸现个性成为这一时期学校办学的共同着力点。但同时学校自主发展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和顺畅,不同领域发展程度尚不均衡。因此,学校管理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为:学校内部完善办学思想体系,将办学思想转化为办学实践;加深课程理解,使研究与反思常态化;提高学校民主化管理程度,加强对发展过程的自主调控;充分开发教育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同时,明确学校权利与义务,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学校直接干预;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干部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