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高原赛前竞技状态形成规律研究
2014-07-25赵刚
赵刚
(深圳大学 体育部, 深圳 518060)
足球高原赛前竞技状态形成规律研究
赵刚
(深圳大学 体育部, 深圳 518060)
运用现场观察法和实验法,对2008年在昆明高原备战世界杯亚洲区比赛的中国国家队的赛前备战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旨在探索在高原环境下,足球运动员身体对训练刺激的反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赛前训练期间竞技状态变化分为四个阶段:高原适应阶段、基本训练阶段、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 高原适应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较大,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刺激反应较强;在基本训练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都达到较高水平,运动员机体出现了训练适应现象,疲劳感逐步下降,恢复过程加快;在竞技状态形成阶段与赛前准备阶段,保持训练强度的同时减少了负荷量,大多数队员处于超量恢复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初步形成。
足球;高原;赛前;竞技状态
高原训练是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通常在适宜的自然高原地区或人工模拟高原条件下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低氧训练。高原训练在足球运动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足协多次组织足球俱乐部冬训和春训。足球比赛中利用高原主场优势有许多成功的战例,如玻利维亚利用高原主场战胜巴西队,2009年玻利维亚利用高原主场优势以6:1的大比分战胜了阿根廷队等等。实践证明,高原训练对足球准备期的体能储备有着良好的效果,同时利用高原环境能在更易于发挥主场优势。2003年我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奥运会亚洲区小组赛主场曾经安排在昆明,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少相关数据难以对其效果进行评估。2008年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再次将主场安排在昆明,并安排了三周的赛前训练。为准确把握高原赛前训练负荷特征及运动员身体对负荷的反应,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足协安排专门的科研团队对高原训练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本研究对昆明赛前训练的负荷安排特征及相应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足球高原赛前训练规律,为今后科学高原赛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8年中国国家男子足球 队1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年龄:26.12±3.56岁,体重:72.56±5.68kg,身高:181.40±4.03cm。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法
记录每次训练内容,每项训练时间;
目测结合场地标志物及训练计划,计算运动员训练跑动距离。分析训练负荷强度及负荷量。
1.2.2 实验法
每日起床后测量记录运动员晨脉、血压和睡眠情况。
每日主观疲劳感觉测试分析运动员疲劳程度。
利用OmegaWave运动员实时机能状态综合诊断系统定期分析运动员身体状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原训练的目标和阶段任务
通过高原低氧条件下的运动训练加大对人体的刺激程度与适应能力,短期内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能力、高原作战的专项能力和抗缺氧能力,并将其反映在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中。根据高原特点,科学地研究和制定训练计划,及时解决高原训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高原主场优势取得比赛的胜利。
根据高原环境的特点、足球运动的供能和技战术特点以及本次集训的备战时间,将此次备战集训分为四个训练阶段:
第一阶段:3月1日至9日,为高原适应期。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在分析东亚四强赛比赛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进攻和防守技战术演练;适应高原环境,为后期训练做准备;
整体负荷量与强度不大,体能训练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核心区肌肉训练及力量耐力训练为主。在进入高原后的第五天安排一次高强度有氧训练,之后调整,为后期高强度训练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3月10至16日,为基本训练期。训练内容主要是:在分析澳大利亚队技术比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强化我队技战术打法。进入基本训练周后,体能训练逐步过渡到专项体能的提高上。训练内容包括反复冲刺能力训练、结合球高强度有氧能力训练、快速力量训练。
第三阶段:3月17日到23日,为体能提高期。重点是维持强度,同时进行能够帮助运动员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有氧训练。保持和提高高强度跑速的训练时间,使训练负荷达到一定的强度,增加组间的休息时间。此阶段主要是巩固训练效果,使运动员出现高原条件下稳定的竞技状态。
第四阶段:3月24日至3月26日,为赛前准备期。主要任务是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技战术训练与定位球战术训练,但负荷强度与量要相应减少。练习内容的设计主要以积极促进运动员体能恢复为主。
2.2 高原训练期间训练负荷特征
2.2.1 高原训练期间负荷总体特征
对整个高原训练期间不同阶段的正常训练日(去除调整日和比赛日)的训练负荷进行比较,使我们能够对此次高原训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具体见图1、图2。
图1 高原训练各种形式跑动距离比较
图2 高原训练技战术训练强度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高原训练期间运动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每个阶段处于相对平稳状态,而且大运动量和小运动量总是交替进行,这能够有效调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避免运动疲劳的出现;技战术训练跑动距离开始持续上升,到第二阶段开始后达到最多,而后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到比赛前两天又达到较高水平;无氧训练的跑动距离从开始持续上升,到第二阶段开始达到最高,而后高低交错,最后达稳定状态。
图2反映了技战术训练强度的发展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在整个训练阶段表现出专项化训练程度并随着比赛日的接近不断提高。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高原训练的整体特点,即第一阶段以无球有氧训练为主,逐渐增加有球和无氧训练内容。在第二阶段开始达到最大,而后有氧训练逐渐减少,但有球训练、高强度的对抗训练增加。在比赛前第三、四天进行调整,比赛前两天技战术训练强度达到最大,接近比赛水平,并调整到最佳参赛状态。
2.2.2 不同阶段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监控
2.2.2.1 第一阶段训练分析
本阶段主要以无球状态下的低强度有氧练习为主,目的是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尽快适应高原训练,为后面的大强度的身体和技战术训练打下基础,同时加强高原条件下的反应速度训练。本阶段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见下面图3、图4、图5、图6。
图3 第一阶段每天训练总跑动距离
图4 第一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跑动距离比较图
图5 第一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技战术训练跑动距离比较图
图6 第一阶段技战术训练强度
图3反映的是第一阶段运动量安排的变化,上高原的最初两天只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非常小的有氧训练,使运动员身体能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接下来的三天运动量达到这一阶段的最大,然后进入这一阶段的调整期,最后运动量达到第二高峰。总体的运动量安排呈“双波峰”型。
从图4中可以看出,从第三天开始以无氧为主的训练呈上升的趋势,这种上升与运动量的多少无关。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无氧训练较少,仍以有氧训练为主。
图5、6反映的是这一阶段技战术训练的安排情况,技战术训练的跑动距离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身体逐渐适应后,增加了技战术训练的比例。在运动量最大的三天中,技战术训练的强度基本处于相同的水平。在此阶段的 最后两天,运动量相对减少,但技战术训练的强度却明显增大。最后一天技战术训练的量和强度均达到此阶段的最高水平,为下阶段的训练打下了基础。
2.2.2.2 第二阶段训练分析
3月10日开始,国家队昆明备战进入了第二阶段,此阶段应该在第一阶段高原适应即身体机能对高原环境的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加大技战术训练和对抗训练的比例,逐步增加了训练的强度和量度,本阶段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见图7、图8、图9、图10。
图7 第二阶段每天训练总跑动距离
图8 第二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跑动距离比较
图9 第二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技战术训练跑动距离比较
图10 第二阶段技战术训练强度
从图7中反映的运动量来看,本阶段前三天运动量较大,其中第二天(3月11日)最大,第四、五天以调整为主,为15日与泰国的热身赛做准备,如果把热身作为一堂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训练课的话,那么此阶段体的运动量安排仍呈“双波峰”型。
从图8、9和10中可以看出,以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跑动距离和技战术训练的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与总跑动距离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至,这是由于此阶段增加了技战术的训练和对抗训练,训练强度增大的原因。图10中反映的技战术训练强度与运动量的变化略有不同,前三天逐渐增加,在第三天(3月12日)技战术训练的强度达最大,而后进入调整,备战与泰国的比赛。
2.2.2.3 第三阶段训练分析
从3月18日起进入第三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保持前二个阶段奠定的体能基础,不断提高整体技战术水平,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保障运动员在比赛日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因此,训练中应进一步提高训练强度,并逐渐接近实战强度。同时训练量相对减少,以避免出现运动疲劳。本阶段训练的负荷量和强度见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1 第三阶段每天训练总跑动距离
图12 第三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跑动距离比较
图13 第三阶段每天总跑动距离与技战术训练跑动距离比较
图14 第三阶段技战术训练强度
从图11可以看出,18日训练量最大,跑动总距离达到6000m,这是由于当天是运动队经过两天休整后的第一天训练,目的是以大运动量刺激运动员有氧系统。之后,训练量逐渐减少,3月22日调整训练,训练量最低。23日起,训练量逐渐增加至第二个小高峰,跑动总距离达到4000m。
从图12可以看出,无氧能力为主的训练跑动距离与运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增加。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比例关系处于合理的范围。
从图13可以看出,技战术训练跑动距离与总跑动距离很接近,即技战术训练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在比赛前的训练非常重要,赛前训练应该通过技战术训练达到目标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图14反映的是技战术训练的强度,可以看出除22、23日调整外,强度逐渐增加,到比赛前两天达到最高,接近比赛强度,专项化训练程度达到最高,以使队员达到最佳状态。
2.3 高原训练效果的分析
本次高原训练效果的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考虑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运动员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训练目标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是运动员承受刺激的能力、身体机能的适应情况。所以对训练效果的评价是基于运动员完成的训练任务。以下是对运动员训练效果的评价内容及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是以运动员个体为单位的。
2.3.1 晨脉与体重测试结果分析
每日晨脉的变化可以较早地反映出身体疲劳状况,特别是在高原条件下,心血管系统负荷增加,对晨脉的监控尤为必要。图15记录了整个集训周期晨脉的变化情况:上高原后的第2、3日明显升高,此为正常高原反应;随后下降表明身体对高原逐渐适应;第一阶段后期再度升高,为此阶段训练强度增加稍快所致;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都出现了伴随训练负荷增加的波动,此为训练上强度后的正常机体反应;总的变化趋势是晨脉逐渐下降,说明高原适应和训练适应良好。
图15 晨脉变化趋势
图16 体重变化趋势
图16表述了整个高原训练阶段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第一阶段体重下降明显,随后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但在第三阶段的大强度训练后又出现下降;总的变化趋势是体重平均降低了2kg左右。分析主要的原因是:1. 高原上由于消耗大,体重下降属于正常反应;2. 受饮食水平的限制,队员未能补充足够的营养素;3. 按照高原力量训练的原则,此期集训的力量训练略显不足,对肌肉蛋白合成的刺激不够,也可能是体重下降的一个原因。
2.3.2 血压测试结果及分析
图17 血压变化趋势
图17表述了整个高原训练阶段血压的变化情况。对每日晨起血压的监控结果显示:初上高原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此为高原反应血容量增加导致的结果,这种情况随高原适应很快缓解;在第一阶段末期训练强度增加以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再度上升,并在15日热身赛后达到最高,说明此阶段训练负荷对机体的刺激较为深刻;第三阶段中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表现为逐步下降,说明从第三阶段至赛前这段时间,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良好。
2.3.3 主观疲劳感觉测试结果与睡眠情况及分析
主观疲劳感觉(RPE)可以反映前一日训练对队员造成的疲劳程度,也可以侧面反映高原反应的情况,是身体状态监控较为直观的依据和第一手材料,我们将RPE评分为:1非常轻松、2轻松、3一般、4疲劳、5非常疲劳。图18表述了整个高原训练阶段PRE的变化情况。从监控结果可以看出,队员初上高原时有一定疲劳感觉,可能与上高原前较为密集的联赛有关,在第一阶段末期训练强度增加稍快时疲劳感觉加深;第二和第三阶段中的训练负荷均没有造成明显的疲劳,并在赛前调整后达到了较好的身体状态,说明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负荷安排较为适当。
图18 疲劳感觉变化趋势
图19 睡眠情况变化趋势
睡眠状况一方面可以反映训练刺激程度,另一方面也与高原反应有密切关系,良好的睡眠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恢复,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图19表述了整个高原训练阶段睡眠的变化情况。从昆明集训的睡眠状况来看,上高原后的第4~5天睡眠情况最差,这与高原反应的时段较为符合;在高原适应以后,睡眠情况总的趋势呈现逐渐良好,在赛前仅有小的波动,再次说明高原适应和训练负荷适应整体情况良好。
2.3.4 OmegaWave疲劳测试结果及评价
OmegaWave测试作为疲劳监控的又一重要手段,它是对心电、脑电和神经反应速度的综合评价,可以与血生化检测结果结合分析,共同对个体身体状态做出判断,具有无创性和随时可操作性的优点,同时还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神经疲劳问题。在昆明集训期间,科研团队根据医务监督发现的问题,不定期地在各集训阶段共进行了4次OmegaWave疲劳测试,发现了一些个体情况:如在集训初期发现部分队员由于联赛过于密集存在有身体疲劳(张某、孙某等)或神经疲劳(杜某某等),以及不同运动员在高原上表现出能量储备不足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大负荷训练后又有部分队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劳反应,有的仅表现为身体疲劳,但恢复能力良好,这种情况有利于实现超量恢复;有些则表现为深层次的恢复能力问题,这种疲劳程度相对较深,需要积极地调整,恢复起来更为困难。第三阶段的测试显示,大部分运动员都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说明竞技状态良好,处于超量恢复期。
3 结论
3.1 高原赛前训练竞技能力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高原适应阶段、基本训练阶段、竞技状态形成阶段和赛前准备阶段。
3.2 高原适应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较大,运动员机体对负荷刺激反应较强,晨脉增加、体重与血压下降明显,疲劳感强。不但有身体疲劳,也存在着精神疲劳。
3.3 在基本训练阶段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都达到较高水平,运动员机体出现了训练适应现象,疲劳感逐步下降,晨脉、体重、血压等指标较为稳定,恢复过程加快。
3.4 在竞技状态形成阶段与赛前准备阶段,保持训练强度的同时减少了负荷量。大多数队员处于超量恢复阶段,最佳竞技状态初步形成。
[1] 翁庆章,钟伯光. 高原训练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38 - 245
[2] 张冰,赵刚,李强.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2,36(4):52-56
[3] 王清,冯连世,翁庆章.高原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70-182
[4] 赵刚,刘丹.足球比赛负荷构成与量度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3):255-259
[5] 孙文新,侯会生,胡宇.足球运动员高原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55-857
[6] 崔玉环,刘丹,安楠.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特征与评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48-55
Research on the Regularity of Football Players' Pre-match Competing States Formation
ZHAO Gang
(Shenzhen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henzhen 518060,China)
The paper uses the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have a follow-up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training of Chinese National Football Team in Asian Zone World Cup Qualifiers in Kunming, 2008. The aims of the paper are to explore the verifying patterns of the body's responses to training stimulation under the plateau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ve states of pre-match training is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in plateau, there are altitude acclimation period, basic training period, competitive condition forming period and match preparation period. During the altitude acclimation period, it has a much higher load and load intensity and the football players have a stronger response to the training loads. It has a higher load and load intensity in basic training period and the players' body begins to adapt to the training load. The feelings of fatigue have declined gradually and meanwhile the recovery process speed up accordingly. While to the competitive condition forming period and match preparation period, maintaining training intensity and reducing training loads simultaneously are adopted. The majority of the players are under the overload training recovery phase and the best competitive states have initially taken shape.
Football; altitude environment; match preparation; competing states
2013-10-18
赵刚(1970-),男,沈阳人,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足球训练理论、同场对抗类项群训练理论
G80
A
1007-323X(2014)01-00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