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研究

2014-07-25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深圳市深圳

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55)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研究

赵苏喆,余卫平,曾永忠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55)

改革开放30多年,深圳仍被外界誉为“文化沙漠”的城市。为了证明深圳是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切入点,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查阅,在分析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城市化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面、管理机构和研究团队方面、以及后备力量和普及度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根据深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项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政府重视加大保护力度,拓宽传承的路径和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等等措施。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

深圳是我国的最早经济特区之一,而且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在短短的三十几年内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演绎了“深圳速度”、“深圳特区文化”的含义,但“文化沙漠”的窘境似乎仍然没有摆脱,这意味着深圳的历史积淀不厚重,传统文化的积累不够。而事实上,深圳早在6700年前就有土著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了,1600年的郡县史,一个曾经的小镇也有历史古迹和文物4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达200多项,足以证明深圳的传统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岁月积淀而成的,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些保留至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或古迹,以及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艺、戏剧、服装、民风、民俗等构成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迪,不能当作“旧文化”而被帖上“拆除”的标签。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深圳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文化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发达国家意大利,以古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庞贝古城等历史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业,成为意大利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其旅游人数接近该国总人口的一半,旅游收入占该国财政1/3以上[1]。因此说深圳作为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城市,必须认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方的现代体育有所不同,用人类学的眼光来审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难发现:这些体育项目所依存的文化土壤不是工业文化中的标准化、分工化、利己主义、消费化等内涵,而是非工业文化(拟或是农耕文化、游猎文化、原始文化等文化形态)的随意、自给、无欲等文化沉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依存于一定的节日、祭祀、礼仪习俗,有着极为清晰和深厚的传说、神话故事、宗教和习俗传承,而现代体育的这些也已模糊和淡化,有着的多是功利性的诉求,如金钱、健康、荣誉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依存的人群多是没有工业文化观念或是工业文化观念不深的、较为闭塞的族群,这和现代体育所依存的在工业文化濡化下的具有全球观念和视野的人群截然不同[2]。它是属于尚未剥离的原始文化形态,是折射人类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活化石”,相当多的内容首先应当作为文化遗产而加以保护[3]。文化遗产可以见证一座城市的生命历程,维系城市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情感,使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能够薪火相传。作为创意城市理论之父,查尔斯·兰德利在谈到文化遗产与传统的力量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在瞬息万变中,我们何以会在昔日的建筑、艺术品、技艺、价值观与社会习俗里,寻得慰藉与启发。那是不是因为我们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要寻求稳定与乡土的根?文化遗产使我们与历史及共同的记忆相连,它让我们的存在感有所依归,并能提供洞见来源,以帮助我们面对未来。”[4]因此,深圳作为一个新型的移民城市,需要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这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4年深圳市成为无农村的城市”[5],这在全国也是先例,意味着没有了农业。长期以来支撑着本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同时影响到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使得那些发源于小农经济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有逐渐衰退的可能。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挖掘深圳当地的本土文化,激发当地群体自身的文化自觉,主动投身于民俗性身体活动的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既能消除人们的误解,又能推动文化立市战略的实施,进而提升深圳的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深圳市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关注主要源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出台之后才得以重视,简单地讲就是从这时起深圳市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未来不再是由单纯的民间组织发展,而是成为有政府主导的活动项目,当然这主要是包括成功申报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他的项目仍是由民间组织开展,但也有些项目已经中断多年,属于无人关注的领域。截止到目前深圳市共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5项左右,但由于深圳市职能部门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人员,因此,对于这些项目的类别并没有进行区分与归属,造成了各自为政的现象。

1.1.1 项目类别分析

从表现形式上看,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见表1):表演类和竞技类,而且表演类项目占据了绝大多数。如果去年项目前的区域冠名后,可以更直白地简单化为7个项目:武术、赛龙舟、舞龙、舞麒麟、舞狮、抢花炮和鱼灯舞。由于深圳市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虽然项目名称一样,但是各个区域的项目在起源与表现形式上多少会有一些差异。以大船坑舞麒麟和坂田永胜堂舞麒麟为例,从流传的时间上,前者已经流传了近400年的时间,而后者只有160多年;从表现形式上,前者具有固定的套路共八段,生动表现出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的形态,其中采青是最重要的表演环节,而且舞麒麟结束后还有武术的表演。后者则以表现麒麟在古代原始森林里各种悠闲的揣脚、揣尾、睡觉、摆青、踢青、探青、水仙花、鹑花园、十字清,攻防姿态等动作为主,并在后来增添了一些大大刀、长茅、铁钗、内针、鼓钗等攻击防护工具护卫麒麟形象,应该说没有固定的套路。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舞狮、舞龙的项目中。因此对同类项目加以区分也是可以理解的。

表1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统计

1.1.2 项目的区域分布

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原汉族大量南迁,直抵今深圳和香港地区,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在今深圳南山区南头建立东官郡和宝安县治。这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广府民系成为最早的本土居民。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撤并归东莞县,乃以广府民系为主体。据深圳的一些姓氏族谱记载,元代以后,陆续有少量的客家人进人深圳地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主要以原宝安县为基础,拆东莞县建新安县(含今深圳、香港地区)。清康熙早期,新安县沿海经“迁海复界”后,招垦大量粤东、闽西、赣南等地的客家人,进人今惠阳、深圳地区,形成今深圳原居民西部广府人,东部(主要聚居龙岗区)客家人的格局[6]。而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分布区域也能从另一侧面说明宝安区与龙岗区是深圳原居民的聚居区,如表1所示,宝安区11项、龙岗区6项、罗湖区2项、南山区2项,福田区2项和盐田区2项,这两个区的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

1.1.3 项目的区域文化特征明显

深圳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其社会文化根植于岭南文化。广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包括广府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务实、开放、兼容、创新。而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广府和客家文化为主体,同时不失务实、开放、兼容与创新的特征。

深圳在清代以后就形成了以汉族广府、客家民系为主体,加上少数福佬民系和疍(汉族水上民族)族民等民系的聚居地。因此,每逢节庆,深圳都会举行传统的舞龙、舞麒麟和舞狮等民俗活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龙岗的客家人的舞龙活动、宝安福永的舞醒狮、七星狮和大浪街道的大船坑广府人的舞麒麟等项目,这些项目已经流传了近百年,而且福永的舞醒狮一直没有中断过,保持至今,并在海内、外享有盛名。

深圳还具有山地、平原和滨海的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海洋文化与农业文化在这里交融共处的现象,沙头角的鱼灯舞很好地诠释了它。沙头角鱼灯舞也可以被称为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鱼灯舞,因为它是由源于陕西岐山的吴氏祖先,先南迁吴苏,后又在清康熙年间从广东博罗迁徙到深圳东部沙头角。在南迁的途中保留了舞鱼灯的习俗,但当他们迁徙到海边以后就接受了海洋文化。所以在他们舞的鱼灯里,除了最初的鲤鱼,还增加了角鱼、火点鱼、丁公等近海浅水鱼。这是迁徙过程中文化整合的结果,体现了它的务实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的特色。可以说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圈,同时发挥着广泛传播的文化影响。有些项目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华侨社区、城乡聚落的共享文化圈,成为深圳独具特色的海内外相互认同的民俗文化版图[7]。

1.2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困境分析

1.2.1 城市化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矛盾

深圳的城市化进程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因其速度之快而著称。这个“深圳速度”不止建设速度,还演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在城市发展的初期过分注重经济建设,忽视了文化建设,又被外界冠以“文化沙漠”的称号,表明深圳市的地方传统文化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涌进深圳,由原来的三万人口激增到现在的上千万人口,形成了严重的人口倒挂现象,当地人成为了“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而且2004年深圳已经成为一个无农村的大都市,使原来具有农业祭祀意义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说明深圳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原生态的农业环境,这对于产生于农耕环境的中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城市化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1.2.2 深圳市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机构及研究机构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体育的一个分支,在管理体系中多数是归体育部门管理,也就是深圳市的文体旅游局。但在其下设的直属乃至下属的机构中没有看到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归属,惟一能够看到的就是深圳市于2007年成立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从这一层面来说,管理机构算是存在的,但是由于机构编制的限制,专职保护人员偏少,对于项目的后续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说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没有真正得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另外,更缺少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众所周知,高校是科研资源比较丰富、各种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目前深圳,除大学城外,只有一所高校设有体育专业,但没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方向及师资配备。而且从多年来深圳市的社科规划课题指南中也很难找到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研究内容。

1.2.3 生活方式的改变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后备力量

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可以说最初是以经济指标作为量化的标准,并且在短期内得以实现,深圳由原来的传统社会很快地步入了现代工业社会。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城市文化的不断扩张,深圳成为了“不夜城”,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和消遣的途径。年青人很快成为了“不夜城”的主角,流行与时尚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具有原始文化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无法吸引年青人的注意,甚至被当作“落伍”的角色而被厌恶。而且就是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年青人敬业精神也不如老一辈,在技艺的领会和掌握上比较粗糙,武术的基本功差,绝活也表现不出来,难以担当重任。长此以往,项目的表现力越来越弱,文化内涵也逐渐被吞噬至难以维系的地步。

1.2.4 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度不高,受众人群有限

深圳市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本上是在各区文化馆、站的支持或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有个人的行为,后来受到了区里的重视。因此,举办的一些活动基本上以各区为主,很少去其他区表演,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度。同时深圳市各大、中、小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比较少,多数是以武术来代替,并且学习人数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主要的原因在于武术可谓是博大精深,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精华,只能学习一些基本功,这也是武术最枯燥的部分,加之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受众人数有限,开展得不够理想,失去了年轻人这部分群体对于普及与开展来说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大损失。

2 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2.1 政府重视,加强保护力度

2.1.1 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纳入正规的管理机构

目前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容易造成这部分传统文化的流失,将会对深圳市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主要是源于深圳市的城市化发展,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失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因此,现阶段,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濒危现状,尽快将其纳入相应的管理机构中。可以说,有了政府的支持就有了一份生存的保障,才能够在以后的城市深度发展过程预留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实施相应的保护,参与到深圳市的文化建设中去,为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实现“文化强市”贡献它应有的一份力量。

2.1.2 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并加大普查的力度

应该说深圳市不缺少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只是还没有认识到这些民间、民俗类的身体运动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已。以福永的醒狮为例,它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舞狮人的动作多是以南拳马步为主。而且中国成立的“龙狮运动协会”就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社会指导中心,这些都能够说明醒狮运动是体育运动而非舞蹈。因此,深圳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同时,尽快召集有关的专家、学者组成调查小组,并且可以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查工作,尽快摸清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分布情况、项目类别以及生存状况等等,建立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资料库,为后续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2.1.3 引导社会资源加入到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行列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率先引进外资企业和民营经济等措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良好的政策及投资环境,使得深圳的企业可谓是遍地开花,经济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居民收入成倍的增长,恩格尔系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深圳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例增长,这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创造了极佳的条件。但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特征,与现代化的娱乐方式相比不入主流,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救赎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关注与挟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能够适时地加大宣传,让企业家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赞助的必要性,吸引他们投身到当地精神文化的建设中,这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 拓宽传承路径

2.2.1 教育传承路径

深圳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跟上它现代化的进程才会有生命力。现在的深圳已经是无农村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也没有了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传统体育活动的习俗,因此必须有找到一个传承的渠道,否则就会出现的新断层。目前比较成熟的渠道就是学校教育,通过学校的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才能获得强大和持续的生命力[8]。同时学校也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学术机构。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科研两个方面的优势来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其一,列入学校常规的教学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的人文社会资源,而且深圳市就读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第二代移民,生在一个现代化的环境中,缺少对深圳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设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知识漏洞。而且深圳市的各级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比较灵活,除了必修和选修课程,还有校本课程、兴趣课程等等,都能够达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其二,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基地。可以集中深圳市各区的科研骨干组建学术团队,深入实地、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遗存,探索身体运动在人类早期文化建构中的影响,也能更细致地揭示体育的萌芽与演变,也能折射出深圳在人类进程中的历史阶段,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2.2.2 节庆主题活动的传承路径

2003年国家统计局将“体育”放在“文化”与“娱乐”之中,而后2009年深圳市撤消体育局,成立了文体旅游局,真正将文化、体育和旅游集为一体,自此深圳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文体旅游局的支持。

目前深圳市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是融于各种节庆、仪式和民俗之中,具有深圳本地的乡土气息,正是由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有些项目的所在地拥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因此,有些区、街道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每年定期举办一些类似于节庆文化的艺术表演,邀请深圳市及周边城市的民族传统体育队伍进行展演,既加强了区域间文化交流,又推广了深圳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可以利用这一个平台,吸引一些专家、学者,特别是本地的群众能够无条件地参与到当地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亲自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能积极地献计献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2.3 文化旅游传承路径

2010年1月深圳市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全球“2010年旅游者必到的31个旅游目的地”之一;作为粤港澳旅游圈和整个南中国海旅游圈的核心环节之一,深港旅游市场已成为“世界上双向流动最大的市场”。 如此之大的旅游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推广机会。深圳市拥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少,景区内的文化表演也是各有特色,但都没有深圳本地文化的表演。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是为了追求文化的差异,而有着深圳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完全符合这样的要求。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当地的旅游景点,多种项目轮流进行定时的表演,既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又推广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一举两得。

2.2.4 创新创意传承路径

2011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其配套政策,标志着深圳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是空前的,这一利好政策也为发展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机遇。因为就是在创意时代,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宗教仪式、表达方式、信仰等内涵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传统性、民俗性和娱乐性等等特征,也是不可替代的,能够为深圳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造源泉。以沙头角鱼灯舞为例,据考证,它是具有独特的滨海客家民俗文化形态,保留着原始鱼祭文化遗风的活化石,其源流可以追溯到五六年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时期的鱼祭巫术[9],因而具有南北的鱼类造型都会在沙头角鱼灯舞上有反映。精美的鱼类造型、活灵活现的艺术表现力、还有表演中的故事展现,就像是民间版的“海底总动员”等等,其他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样具有这样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目前深圳有8家文化产业基地,也曾成功地推出了《喜洋洋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两部国产动画片的公司就落户深圳。因此,具有深圳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完全可以成为创新创意的对象之一,利用数字化、媒体技术等设计一些有创新的广告或者是卡通形象,设计一些动漫游戏和它们的创意衍生品等等,将文化的传承之路推广到数字化时代。

2.3 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度及受众人群

目前深圳市在网络和报纸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做得比较到位,有一些项目的数据库和最新的报道。但由于深圳市人口密集而具流动性,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报纸的读者更为年轻,在网络等媒体的作用下,这部分读者更容易流失。2012年深圳报纸的零售量下降了18%[10]。而且现在网络的信息量过大,多数的读者会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筛选,年轻人多数对这些传统的文化不感兴趣。因此,现有的宣传渠道过窄,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宣传。首先必须以社区为根据地做一些海报和相关表演的宣传。现在社区内除上班族之外,是一些中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正好可以吸引他们的关注。其二,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现在每个年轻都有一部或几部手机,手机网络量2012年就已经达到76.9%,而且偏年轻化。因此,充分利用手机独有功能来吸引年轻人,如微信和二维码的扫描会收到一定的效果。最后,不能忽视广播宣传。用收音机听广播确实已经过时了,但不能忽视了现在的车载广播的力度以及微电台的优势。据调查显示,近两年深圳市大学本科以上和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听众比例增长,这部分人被业表述为“社会核心动力层”[11]。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这部分人的注意力,将会更加理性地扩大受众人群,而且将会有更大的收获空间。

[1] 颜书明.城市建设要重视传承历史传统文化[EB/OL].今日海南http://www.hainan-today.com/2011/201112/web/201112_20_22.htm

[2] 王广进.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与科学,2010,31(1):33-36

[3] 胡小明,黎文坛. 论民族体育的审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0):1-8

[4] 艺衡.文化积淀论陷入六大误区[N].深圳商报,2013-8-16(C01)

[5] 深圳年鉴http://www.sz.gov.cn/cn/zjsz/sznj/201306/t20130603_2154995.htm

[6] 侯玲雅.关于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性的探源[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2)

[7] 乌丙安.《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6)

[8] 张泽远,丁秀玲.胡小明:学校教育将成为民族体育传承之桥[EB/OL]. http://www.jyb.cn/china/zhbd/200711/t20071117_126092.html,2007-11-17

[9] 孙霄.从原始鱼祭巫术看鱼灯舞的源流[J].中原文物,2012(6):86-92

[10]田珂.2012年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大盘点[EB/OL]. 中国报业,2013,316(2) http://zgbx.people.com.cn/n/2013/0313/c347582-20776898.html

[11]林小戈,宋京.深圳广播收听数据分析及主要发现[EB/OL]. http://www.csm.com.cn/index.php/knowledge/showArticle/ktid/2/kaid/768.html,2012(2)

Research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Shenzhen City

ZHAO Su-zhe,YU Wei-ping,ZENG Yong-z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Ov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henzhen still be praised as a "cultural desert" of the city. In order to prove that Shenzhen ha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ba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cludes that there are still four problem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lack of administration and research team; as well as lack of reserve forces, low popular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sever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Shenzhen: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measure such as broadens the inheritance path and measures to intensify propaganda and breadth, and so on.

Shenzhen cit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protection; inheritance

2013-11-16

赵苏喆(1973-),女,汉族,黑龙江人,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

A

1007-323X(2014)01-0043-04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深圳市深圳
吴·现代潮菜深圳店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