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4-07-24王坤王富国陆全华
王坤++王富国++陆全华
摘要: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围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1]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提出了“两转化三融合”、“‘学、做、研一体化”的新思路,将“研”融入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全过程[2],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苏省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途径[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5-3558-03
近年来,在经过“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一系列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市民到政府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升[4],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1]的关键。2010年江苏省农委、财政厅开始着手进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的调研工作,2011年完成在盐城地区的试点验证,2012年在全省8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镇推广应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且普遍信息化水平不高,成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瓶颈,也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传统的农业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5]如何调整学科定位,开展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本文将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详细介绍了该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1]人才培养探索实践的思路、措施及成效。
1 主要思路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面对市场需求,以实际参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契机,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学科定位[6],与信息类高职院校“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简称“两转化三融合”)[7],构建寓研于教的人才培养模式[7],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所需的信息人才。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紧扣产业链、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8]
1) 注重行业需求调研。江苏省于2010年正式开始实施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与试点工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主要技术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该项目,借着项目调研的有利时机,先后多次组织教师对 “省、市、县、镇”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省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及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人力资源需求调研。调研发现: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对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信息人才需求巨大,而此类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
2) 调整人才培养定位[6]。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适应市场需求,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9]的办学理念,将以往信息类学科调整为面向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领域的交叉学科,与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 [8]。围绕交叉性学科建设,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到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工学交替”,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既熟悉农产品生产过程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所急需的复合型信息人才。
2.2 建平台、组团队,开展基地建设
从搭建平台和组建团队两个方面,软硬结合,开展一体化学科基地建设,为“学、做、研”一体化提供了有效载体。
1) 建立科研基础平台。为了将科研和技术服务的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于2011年成立了市级科研平台-泰州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围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先后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研究所、系统集成与标准研究所等7个“学、做、研”一体化研究所,研究所成员由具有丰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经验的教师及部分行业企业专家组成。
2) 打造省级实训基地。于2012年,依托既有教科研成果与优势,与食品科技学院骨干校重点建设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联合,成功申报省级实训基地“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实训基地”,获得了500万元建设资金的资助,为“学、做、研”一体化学科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图1 “学、做、研”一体化平台组成示意图
如图1所示,泰州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省级实训基地的组成部分同步建设,打造集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与由农业龙头企业、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等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起,形成“学、做、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7]。
3) 组建“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在“学、做、研”一体化平台上,分别组建了软件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5个“‘1+1+1‘学、做、研一体化团队”(下面简称“‘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即每个专业都建有“一个教学团队(教研室)、一个科研团队(研究所)、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学生为主体)”,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7]。
2.3 开发新课程、案例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7]
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10],教学资源建设无疑是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和专利技术,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组建由专任教师、合作企业工程师等联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利用已有科研成果,先后新开发了《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放心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专业拓展课程,形成大量生动、具体的教学案例,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图2)。
图2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示意图
2.4 以生为本,寓研于教[10],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农业类高职院校来说,学科建设服务于人才培养,通过对学生的“研”能力培育,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真正将“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10]。学生自进校后,各“学、做、研”一体化团队就通过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单独交流、品牌学生宣传、学生创新案例、人才招募令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兴趣点,自行确定研究方向,自发参与组建学生创新小组,形成“三年级学生带二年级、二年级带一年级”的传、帮、带,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到“学、做、研”一体化团队承担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让学生早早参与到项目中,参与到团队中[7],将科研项目变成为教学案例,将技术服务受服单位变成为学生顶岗实训基地,将科研过程和技术服务过程变成为教学过程。学生在校期间都能“进过团队、去过猪场、下过菜地”,在实际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学着做、做中学、研中学”,学生的综合技能、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真正实现“学、做、研”一体化教学。
2.5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1) 教研室主任实行“双岗双责制”改革,即每个教研室均配备两名主任,教研室不但要承担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常规工作,还要承担科研、技术服务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职能。改革的目的是:让全体教师明确,人才培养是根本,科研应为人才培养服务,人才培养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
2) 修订教师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支持教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参加科技研发与技术改造,将“研”纳入师资培养与考核体系之中,将教师科研和技术服务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10]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改变过去对教师科研考核只考核项目数和发表论文数的传统做法。
3) 改革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将实训室管理权限下放到教研室,实行建、管、用结合,加大实训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7],方便师生利用实训室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物尽其用。
4) 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学生科研项目、资金和资源条件,鼓励学生创新小组参与科研项目招标,项目来源均来自于团队科研项目、社会服务或者企业需求等。安排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调研、标书制作、方案编写、参与招标、签订科研合同、项目研制、项目管理、质量控制、项目验收与交付、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引导学生去获取真实的工作经验、技能训练及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3 带来的成效
3.1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急需人才
3年来,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探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信息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校友推荐度等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学生参与各类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近三年的获奖人数及获奖质量都位居江苏省农业类院校第一,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阵营。在省教育厅毕业设计评比中,“基于症状分析的动物辅助诊疗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成功实现了零的突破。另外“农产品质量检测”团队被团中央确定为201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支农”全国重点团队,是当年江苏省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团队。同时为全省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及农业企业校内培训1000余人,企业现场培训2000多人次,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教师科研能力、技术服务能力、教学水平显著增强
经过3年多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敢于教改创新的学科队伍。学科队伍共同研发的“基于SAAS的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科研成果,先后被省农委、省财政厅联合专家组、市科技局专家组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省农委指定为唯一的省级平台进行推广应用,并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先后承担了10多项省市级教科研项目研究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镇建设的技术服务工作,获得了6项软件著作权、3项专利,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7篇,主编或参编教材14本。以科研促教学,学科队伍的课程设计、课件制作、说课等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先后在全国青年教师专业课程设计、全国课件大赛、省说课大赛等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10多项,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3 学术科研成果应用多方受益,媒体广泛关注,社会高度评价
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学到真知,就业渠道更加宽广;教师通过科研与技术服务,积累大量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来自政府、行业、企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增强了农业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放心吃―江苏省优质农产品企业联盟网”的上线运行,为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插上信息翅膀,为江苏优质农产品企业提供了“树品牌、拓市场”的舞台。成果推广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江苏教育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4 结束语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一个农业类高职院校的非主干学科以实际参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为契机,通过深化“两转化三融合”改革,实现以科研促教学,探索出一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人才培养途径[3],也为我国农业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5] 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马明远,秦向阳,李瑾.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9(2).
[2] 黎其万.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 农业质量标准, 2007(6):14-16.
[3] 郑娜,张嘉. 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途径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5).
[4] 张兴校, 秦向阳, 马斐玉.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7(12):64-67.
[5] 黄雪萍. 高职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 绿色科技, 2011(11).
[6] 王兴宇,郑蕉,乔宪霞. 农业院校高职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科培养方向的思考与定位[J]. 农业网络信息, 2007(11).
[7]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苏教高〔2013〕1号)[EB/OL].江苏教育网,http://www.ec.js.edu.cn/art/2013/1/28/art_4267_107448.html,2013.
[8] 李东明,任振辉,时君伟,刘雅举,张莉. 农业信息化形势下农林院校信息类专业建设的策略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9(2).
[9] 吉文林,陆建华.紧扣畜牧产业链 产学研结合育人才——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办学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教育, 2005(6).
[10] 吉文林,等. 农业高职“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