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经济问题及对策

2014-07-24崔凯

新媒体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崔凯

摘 要 现代经济社会是社会经济过程和自然生态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人类的经济活动引起生态的变化,生态的变化影响经济的发展。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论是简单的或者是复杂的,均由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组成,可见,生态系统的主要变化都是在土地范围内进行的,土地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太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8-0151-01

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向,可包括农业用地、城乡居民用地、工矿交通用地、水域以及特殊用地等。尽管目前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还难以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准确的定量评价,但从保护和建设城乡生态环境,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对此问题研究和探讨的要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缺乏价值观念,使我市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是不少的,有些是比较严重的,主要集中反映在数量失控和质量下降两个方面。

1)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强度大,投入产出不平衡。农家肥施用量下降,特别是压绿肥、秸秆肥两项下降幅度最大。这将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严重缺磷、少氮的状况进一步恶化。草场超载过牧,草质变劣产草量下降。大部分天然草场无人管理,正在逐步退化,有的已变为裸岩,石砾地、砂地成为牲畜的“运动场”。过分开采地下水,使有些村镇井水干涸,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下降。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城镇中主要表现在工业、商业、居民住宅、环境美化等有些未能安排在经济特性最适合于其产业特点地段,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农业主要表现在新栽果树占用耕地过多,随着经济作物面积的增加,饲料作物和养地作物面积明显下降,轮作倒茬的面积逐年减少。由于人口—粮食平衡关系紧张,使一些地方不能根据土地类型及环境条件去安排农林牧业生产。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用地,用多养少,只顾当前受益,忽视持续利用,低产耕地、草地、果树、林地面积过大。未起到应有的保护生态、保持水土作用。

4)农业环境质量不高,部分地区仍有恶化的趋势。由于自然本身的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干预,全市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逐年增多。生态经济问题,不仅考虑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而且还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要求,又要满足人民的生态需求,使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探讨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首先要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逐步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当然不同的时期由于土地资源质量状况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土地的负荷量不是固定的,但是人口增长的势头要大大超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的能力。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因为人类物质生活绝大多数主要来自耕地。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多少。可见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1)树立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经济增长指标与生态指标(生态状况、资源保护、环境质量)兼顾;在考核政绩时,应经济效果、生态效果、社会效果并重;在安排工作时,应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筹考虑。

2)加强政府对土地的强制管理。人口、土地的理想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政府应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加强宏观管理,加强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坚决地执行,同时充实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3)搞好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设计,进行技术、经济、生态、省会效果的全面论证分析,客服土地开发利用上的自发性、盲目性。合理的规划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性措施。

4)政府应投放必要的资金,扶持造林种草、山区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同时要用好现有的资金,搞好土地资源的开发。

要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土地资源利用的目的,是在保持土地系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因此应该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经营、提高效果、永续利用的原则。合理的利用土地是生态与经济协调、稳步发展的关键。虽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耕地的负荷量将会继续增加,但人口、土地的比例毕竟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过不断地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提高土地的负荷能力,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加和耕地的减少,完全可能做到经济与生态的稳定协调发展。

1)节约用地,集约经营。土地的珍贵性和供求矛盾的尖锐性,要求我们坚持节约用、实行集约经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不能空闲,不准荒芜。有针对性的采取改造低产地块。使土地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优地优用,劣地劣用,避免优地劣用。

2)提高效益,永续利用。土地利用利益的特点是要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就提高经济效益而言,一是要提高土地利用的选择性效益;二是要提高土地利用的结构性效益。

土地的有限性及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坚持永续利用的原则。永续利用要做到四个结合。土地的利用与改造相结合,与培养地力相结合,与保护相结合,与复垦相结合。

目前影响我市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有三个:一是粮食紧张;二是耕地分散;三是农产品的比价不合理。

粮食紧张带来的危机感,使得各乡、村都尽力以粮食自给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土地利用的优势不能发挥,有些应退耕的地不能退耕,不应退耕的地退耕了。结果是全市粮食紧张状况不易缓解,山区村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果、牧、林业。

耕地分散,主要是农业经营规模小,地块零散,难以取得规模效果,缺乏和其他各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农民向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依地力比差调整地块。发展和巩固乡镇企业和劳务输出,使农村从事这些产业的劳力有稳定的职业感和较高的收入,同时采取鼓励措施和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促使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以提高种植业的规模效益。

农作物比价不合理,在目前粮价的情况下,市县应给与商品粮基地的乡镇村扶持,制定必要的政策,鼓励商品粮的

生产。

参考文献

[1]涂小松,濮励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自然观刍议[J].生态经济,2008.

[2]李清泉.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

[3]邹健,龙花楼,胡智超.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J].资源科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探索山东省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