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校的伦理管理与和谐管理

2014-07-24王志家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学校

王志家

摘要:一所学校在建设时,应以伦理管理和和谐管理作为其管理理念。和谐管理对于我国较好地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事业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伦理管理则是和谐建设基于现有学校对于人文精神缺失的一种管理手段,即在伦理上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优化学校制度建设等。本文以昆山市第一中学为例,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进行伦理与和谐并重的管理。

关键词:高中学校;伦理管理;和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14-02

高中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现代社会人在价值取向方面的重要阶段。作为较为完备的生态系统,高中学校的和谐主要包括学校内部与外部不同元素之间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而如何构建和谐的高中学习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伦理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伦理管理与和谐管理的内涵分析

1.伦理管理的内涵分析。高中学校在建设中的伦理管理通常是指学校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在管理的各个过程中融入伦理道德思想,以学校的整体价值观为奋斗方向,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一般说来,高中学校在伦理管理方面分为静态伦理管理与动态伦理管理两个方面。静态主要存在于学校的管理组织结构方面,主要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的道德目标;动态主要在学校的设计组织方面,主要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的行为伦理。二者在管理方面体现了全面性,要求高中学校应在不违背道德前提之下进行管理组织等活动,即以“伦理道德”作为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建立相同的价值观,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传达性管理。

2.和谐管理的内涵分析。我国儒家思想中,“和谐”是指在同一事物内部各种不同的组成元素之间有着协调统一的存在状态,这样的状态能够给予人精神上的正面能量,真正实现自我的实现。而高中学校在建设中的“和谐”,不仅有理性思考上的秩序性和谐,同时还有感性上的思想性和谐。和谐的学校首先要求的是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其次,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与社会和家庭之间要有和谐的关系;此外,还有学校内部的人与学校所含客观物体之间的和谐。

二、如何构建高中学校的伦理管理与和谐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强化基础管理。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想对高中学校进行有效的伦理管理,那么学校就必须要在各个基层进行法制建设和思想上的深化。为此,昆山市第一中学由于高度重视教育法制工作,并于2009和2010年连获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而且学校在管理上对学生施行一视同仁的政策,没有快慢班、重点特色班。另外,还能够做到积极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

2.创建组织有序,领导措施有力。①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工作,领导班子是一所学校进行决策的大脑。如果大脑不够清晰,那学校的和谐建设与管理就是无本之木。昆山市第一中学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管理功能:即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管理。除此之外,一中还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和谐学校领导小组,实现了学校内部领导之间的和谐。②创建工作阶段应该井井有条,学校在建设与管理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种责任不到位、经费纠纷等问题,阻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运行。昆山市第一中学为此特地制定了创建规划并将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以一系列的实际行动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③确保学校各个部门配合协调,学校决策出台之后,如果没有各部门的明确分工,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一盘散沙。而昆山市第一中学的各个部门联合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到和谐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对各个先进组织或个人进行嘉奖。

3.挖掘悠久历史资源,建设文化校园。①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带动校风建设,有条件的话,学校应积极对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探索和挖掘,以此不断深化学校的内涵,同时能够以更加浓厚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熏陶。昆山市第一中学的校史馆和独立支部纪念亭(碑)是昆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昆山市“爱国主义示范基地”。为此,学校建立了“两史两校一社区”(校史、县中地下党斗争史、业余党校、团校、社区)的德育工作模式,对学生进行党史校史教育。②奖励优秀上进学生,帮扶贫困学生,学校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采取诸如奖学金、助学金等手段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昆山市第一中学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共有“徐文斐英语奖学金”、“金宗发奖励基金”、“马骏教育奖励基金”、“浦江教育奖励基金”和“超华奖学金”等五项奖学金。同时还实行免、助、捐、奖四管齐下,广泛开展帮困助学活动。设立了校“扶贫帮困基金”,对希望工程、灾区人民、边远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此外,1998年秋季,学校高中创办“鸿志班”,在全市范围内招收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

4.重视绿色校园创建,普及环境教育。学校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应重视对环境的绿化和保护,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此外,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学校也应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环保意识。昆山市第一中学的德育处将校园各个区域进行了划分,使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绿化场地和责任区域。良好的校园环境成为强有力的德育阵地,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5.重视教学业务工作,确保良好社会效益。①重视优秀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各个决策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传播媒介,高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负责,确保学生在能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进入理想大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应以身作则,对学生在伦理道德方面进行指导和纠正。因此,高中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在各自的业务上做出实际成绩,而且要求其一言一行能够为自身、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昆山市第一中学为了保证教师质量,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且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局所组织的各个类型考试。另外,还对优秀的青年教师团队实行导师制度,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战斗力。②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为了配合国家的新课改政策,学校要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走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办学风格与特色,努力做到在改革中前进,在前进中改革的有机统一。在这一方面,昆山市第一中学做到了坚持规范办学;对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有较为清晰的思路,在学生的评价方案上也不断进行完善,力求做到人性化、合理化。另外,昆山市第一中学还不断地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做到了规范学生成长记录袋,严格学生作息时间,规范使用教辅用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教学质量能又稳又快地上升。

在当今社会,和谐是社会各界追求的共同目标,高中学校也是一样。学校应致力于建设人与人、人与学校、学校与家庭社会等的和谐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大力推行伦理管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且承认、尊重其主体地位,以相对平等的地位来进行沟通与对话,努力实现我国高中学校在建设与管理上所具备的伦理性与和谐性。

参考文献:

[1]王桃英.论伦理管理与和谐学校组织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7):24-27.

[2]李德昌,张守凤.物理、伦理、管理与对称化管理——信息人社会与势科学理论研究之四[J].阅江学刊,2013,(02):16-2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学校
信息技术对提升高中档案管理质量的分析
推进区域性课改中高中学校面临的问题调研
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刍议高中学校预算管理的困境及突破
开展高中生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讨
高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经济下高中学校管理制度探究
高中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