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暑期社会实践对工科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4-07-24余键

关键词:暑期社会工科学生工科

摘要:从分析工科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工科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规律,并通过剖析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提高工科高职学生暑期实践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工科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随着国际上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内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我国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工科类学生在学校就读期间缺乏到工厂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过程,以致造成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与企业工程实践要求脱节的尴尬。虽然从国家政策和高职教育的目标追求上,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却一直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高职工科毕业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工程实践岗位衔接出现时间点滞后甚至脱节。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是很重要的一环。

1 工科高职学生能力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的理论脱离实际

工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知识的考核体系仍旧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测试,而不注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测试,由此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缺乏理论对实践的运用。而且,目前的高职院校能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操作机会仍旧较少,即使是有实训课程也是教师按照传统的实验手段,由教师先演示,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此外,新世纪的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而学校教学的理论知识的更新一般都滞后于现实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加大了理论与实际之间步调脱节。

1.2 单一的学习意识造成的知识面狭窄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机械的学生怕学电气专业的知识,电气的学生怕学机械专业的知识。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学这些有什么用。殊不知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藩篱被打破,交叉的边缘化的学科相继出现,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产生融合,推动着本学科的技术向前发展。对学生而言,知识面广、思维开阔,往往容易成功,而且为其提供的发展领域也更宽广。而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由于惯性的沿用传统填鸭式、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加之学科本身的相对独立性,使接受这种教育的工科学生知识较为局限,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不多。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在思维上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轨迹,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1.3 弱化的人文教育造成的心理素质缺陷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着高校人文教育的实施,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境界的要求多,而对行为的养成强调少;道德的知识传授多,而切实的行为演练少。尤其是高职工科学生的社会接触面相对较窄,以致造成社会交往、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当今社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就业的形势也不宜乐观,由此造成的工科学生相互竞争的心理更为明显,相互攀比、超越他人的意识就更为强烈。以致形成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抗压性、包容心和团队意识。因此工科高职学生弱化的人文教育必须要引起重视,使之适应社会环境,达到现代职业角色的要求。

2 暑期社会实践对工科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观念上还是把课堂教学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实践教学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存在。而且学校教学的知识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与现实的生产实践存在滞后性,这就造成学生的所学知识在实际的生产中不能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暑期社会实践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下,代入工人角色,全面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通过参与企业真实化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践生产中去,而后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调整所学知识的结构和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工科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以后所从事的行业工作没有具体的概念,尤其工科学科的知识点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这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通常在以后的就业定位上有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没有正确的择业观。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之后,对自己以后的工作环境以及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意识到工作岗位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的人,基层岗位的重要性,就会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并在工作实践中对自己不断反省,发现不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形成正确的就业观,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3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暑期社会实践对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指导老师、学生与企业,针对各部分不同的对象都需要灵活有效的协调能力。工科学生人格特征谦虚认真、严肃谨慎、比较保守,尊重传统的行为标准,其灵活性有所欠缺。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包括技术上的和人事上的,都将考验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去直面这种困难,体验现实社会的竞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处事方法和心理素质。

3 暑期社会实践对高职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3.1 加强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力度

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包括学院组织者对学生的宣传与学生对学生的宣传两方面。首先,组织者明确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工科高职学生深入基层,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用实践去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找出自身知识结构的薄弱点,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并且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锻炼自身的品质,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这种宣传不仅局限于学生个体,也适用于学生家长,因为在实际的暑期社会实践运行过程中,部分家长因为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心疼自己的孩子,以致对暑期让孩子下企业有抵触的情绪。另外,引导学生多写与实践相关的稿件,投放到学院媒体,或相关报纸,让学生现身说法,通过报道让参加实践的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向上氛围。如此,宣传工作的进行必将保证暑期社会实践的良好开展,进而影响整个实践团队的工作效果。

3.2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学生初入企业时,对企业分配的工作岗位没有很好的认识,并且缺乏与企业指导老师的交流和沟通的经验。而工科学生参加的顶岗实践又有相当强的操作规范,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生产事故,损坏机械设备或者人体造成损伤。作为学校的一名指导教师就应当根据学生所处的岗位,对本岗位的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讲解,并且作为学生与企业指导老师的桥梁,协调好学生与企业指导老师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而且指导教师要与企业协调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在企业的衣食住行,包括学生下班之后的安全问题处理,还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指导教师监控各实践队认真查找影响社会实践的不安全因素,认真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落实到位。此外,指导教师作为校方代表要加强与家庭、实践地接收单位及负责人的联系,指导教师、实践队长要保持与实践单位负责人的交流沟通,实践队员及时与家庭联系。

3.3 完善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工科的高职学生男生多,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更要在制度上加强管理。首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构: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实践队→学生。管理有层次化、系统化,学院可以有效监控各实践队的运行情况,各实践队的具体情况也可有效上达,遇到突发情况也可及时处理。其次,强调安全生产与纪律管理。由于工科学生实践的环境相对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进入实践企业前就要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清除学生“我是学生,不是企业员工,你管不了我”的错误意识。再次,制定暑期社会实践的评价与考核体系。考核成绩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给出,两者按比例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劳动成果、团队协作及创新精神等方面内容。如成绩不合格,则实践活动无效,该部分学分为零,需重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4 结语

近年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效果的优劣通过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高职教育的满意度。高职院校应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结合院校的工科专业设置,并联系企业的生产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暑期社会实践方案。对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企双方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进一步完善实践的管理制度,保障暑期社会实践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道全.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教育与现代化,2002.

[2]练琪,李延.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7.

[3]张育广,秦卫民,陈未娴.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作者简介:余键(1979-),男,浙江瑞安人,讲师,硕士,机电工程。

猜你喜欢

暑期社会工科学生工科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认知度调查研究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与对策
工匠精神视角下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
□随手拍
试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