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钳工实习教学浅析

2014-07-23李红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训练

李红

摘 要:如今,科技日新月异,而钳工实习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却提高缓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基础训练;理论联系实际;规范动作;创新内容

21世纪是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对于这一领域的职业类教师而言,责任重大而深远。科学技术在进步,但钳工实习的教学手段已落伍,导致教学质量提高缓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重视基础训练,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突出其“特殊性”

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是学生对机械制造认识的开端,只有具备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谈得上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锉削、錾切、锯切、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也是钳工加工的基本特征,其加工灵活、操作方便,在机械加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好借助实物进行讲解,且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具体操作与其他加工方式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实习方式在内容上也要有所改变,主要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钳工教学的基本条件

钳工教学一直以来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很少,除了条件受限制外,大多是教师本身缺乏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这样不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应不断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充实学生的理论认识。

1.因材施教,展示一些钳工操作的模拟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性的内容,而许多学校又不完全具备操作模型和模拟场地。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挖掘和创造。例如:在研磨一节中,在没有研磨平板、研磨剂、工件的情况下,利用铁板作为研磨平板,黄砂掺水作为研磨剂,石头作为工件,边进行现场研磨,边结合课本教学。最后,石头表面被磨去了薄薄的一层,学生真正领会到研磨操作的全部内容。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也很喜欢,因而效果良好。

2.带学生参观学校实习场地,观摩高年级实习操作课

教师利用学校的实习场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了解钳工一些常用的工具、量具、机床,并在高年级学生操作时,联系课本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规范动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示范动作演示时“小班化”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功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也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

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教师示范动作而影响记忆表象形成的弊端。为此,笔者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8~10人一个“小班”,根据“班”数多少请其他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演示示范动作。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又可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及时总结训练情况,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教师的讲解,观摩了教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教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四、创新课程内容是学好钳工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钳工教学内容与现实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本着“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点,对于书本中的常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应讲深讲透。同时,应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将课本以外的东西融入到教学中去,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

1.教师应不断充实课程以外的知识

在钳工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不应该在钳工中学钳工,而应跳出钳工来教钳工,应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师应收集更多的时代信息,填补书本的空缺

教师在平时应注重从网络、电视、杂志等方面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和科技充实到教学中。例如:纳米科技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但在书中只字未提。这时,教师要及时查阅各种资料对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3.教师应拓展眼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开拓性地进行钳工教学。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探讨,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过程和方法没有定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训练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函数与导数基础训练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课堂建设
浅谈中职幼师专业卫生学教学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