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

2014-07-23丁艳平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茶艺

丁艳平

摘 要:茶艺顾名思义为品茶的艺术。从中国古代开始这门艺术就已经出现并且蓬勃发展。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艺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因此茶艺以一门学科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那么如何才能学好茶艺这门学科呢?本文就将针对茶艺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以及具体做法做出详细的探讨,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喜爱这门学科。

关键词:茶艺;教学形式;教学做法

茶艺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艺术,并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国的茶叶市场很庞大,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茶叶的发展空间都很大。学好了茶艺,不仅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变得更加知性,还能够促进茶叶的销售,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茶艺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形式,标新立异,使学生不仅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且还能熟练地掌握知识点。

一、茶艺的发展史

1.茶艺的历史发展历程

在我国唐代,饮茶风靡一时。由于古代的宗教信仰,道教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因此茶艺早先被称为“茶道”。茶道是指以修行道德为首要目的的饮茶艺术,它是饮茶的方法以及修行道德的方法的统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茶艺”一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茶艺”一词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是由当时的台湾茶文化界首次提出的,用以表示品茶艺术的内涵。虽然品茶早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具体的品茶方式方法还不够完善,不够系统化。我们只是知道泡茶的具体步骤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以及习茶,但是却不能精确地掌握各个步骤。

2.发展茶艺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往往要高于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因此茶艺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作为历史悠久并且拥有独特茶文化的国家,中国的茶叶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外国的朋友进入茶楼,不仅可以品尝茶叶的甘甜,还能够欣赏到茶艺的唯美。因此,茶艺的发展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并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茶艺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做法

1.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首先,课程教学改革能够满足市场对精通茶艺人员的需求。茶艺在珠江三角洲地带蓬勃发展,在各省以及重要城市中也迅速发展起来,许多高端餐饮业以及酒店需要相应的茶艺从业人员,但是现如今的情况是茶艺从业人员供不应求,因此,发展茶艺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更加渴望精神的享受,他们会自己学习茶艺,这样既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又能达到享受生活的目的。

2.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激发学生对茶艺这门学科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说教,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生可能就会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茶艺的学习动机,是为了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提出的对茶艺这门学科的客观要求变成他们自己内在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要让他们明白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茶艺的重要性。

(2)茶艺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正视自己的职责,要把一味地进行思想灌输的教学方式转变成引导以及启发,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因此,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强调茶艺的步骤以及概念性的东西,而是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多体验茶艺的乐趣,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书本上关于茶艺的概念性知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学生将自身方面的特征与茶艺的学习相融合的良好效果。

(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陈腐的思想不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节省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因此,教师在教授茶艺这门学科时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措施。

三、茶艺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

对于专业的茶艺从业人员来说,从事茶艺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气质,还可以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增强服务于人民的自豪感。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将会是:首先由教师讲解理论性知识,然后需要学生进行茶艺基本操作以及表演,最后是拓展研究,学生要掌握例如茶艺礼仪等与茶艺相关联的知识。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地把这些步骤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茶艺人员。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需加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茶艺专业从业人员就成了现在的热点。因此,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改善茶艺课程的教学形式与做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进行了详细的简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以及喜爱这门学科,并且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陈文华.长江流域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丁以寿.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J].农业考古,1997(2).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茶艺
校园茶艺飘香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探讨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