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4-07-22卢佔斌

甘肃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

卢佔斌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兴趣;主体情感;连锁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9—0056—01

一、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努力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发现学生的优点,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

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持的保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关心和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连锁对话

连锁对话是一项具有广泛趣味性的练习形式。学生在对话中可以应用所学过的各种表达方式及其语言结构。教师可让学生把课文作为起点,然后发展成为各种形式的答问句,采取分组分批的方式进行连贯性对话。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所想象的情境编制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故事情节,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此情况下就会竭尽全力利用他们所能够想得到的任何情境。当然这种连锁对话是在构思的情境中进行,教师不能过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性,而应让学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思路,相互补充对话情节。这种对话情绪会感染全班同学的情绪,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初中学生。因此,笔者把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开展了“看谁答得又对又快”、“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等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的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是学生沉重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这种教法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厌学。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授In The U.S.A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用语言及板书来介绍纽约和讲授语言知识,十分枯燥,并且不容易记忆。这时就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大量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来展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繁荣,并让学生根据图片或影像,运用这一课的重要语言知识来造句或做其他的一些练习。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增长了见识,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深深感到,信任学生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教师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德智体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完善,将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情绪,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大大小小的各类竞赛中,那些表现出众者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再表现”的欲望,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英语课上满怀兴趣、集中精力,课下又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英语课外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六、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运用体态语言这种直观手段,可以使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语言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环境,而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便是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上尽量多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但即便是简单用语,对初学者仍有些难度。于是发挥体态语言的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编辑:杨慧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教学兴趣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