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五途径
2014-07-22魏孔珍
魏孔珍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案;兴趣;学习氛围;设疑;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9—0048—01
一、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备课的综合记录,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每节课的教案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了解并熟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确定每次教学要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和难点。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笔者结合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学困生” “扶”着“走”,中等生“牵”着“走”,优等生“放”手让其自己“走”的策略。这样,就能使整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精心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金钥匙,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一切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激趣方法。
1.游戏激趣。例如,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时,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准确掌握亿以内的数位表,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猜一猜”:先用纸板挡住其中任意一个数位,让学生猜被挡住的是什么数位(由于游戏简单,笔者就刻意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完成);再用纸板挡住其中的连续两位或者三位来让学生猜;最后再由教师说出其中一位,让学生快速猜出前后位。随着游戏难度增大,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争先恐后抢着来猜。这样,学生在几乎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适时融入游戏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2.动手激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时,让学生同桌为一小组,其中一个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另一个监督,然后再交换进行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数数,同时对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有了进一步理解。由此说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成就感激趣。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应用”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并计算出自家的房子占地面积有多大,然后告诉爸爸、妈妈、同学和老师。在得到家长夸奖、老师肯定的同时,学生们体会到了数学学有所用,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同时还获得了成就感。于是,对自己的学习有了自信,对数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巧用多媒体激趣。小学生对动画片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如果根据教学需要,巧妙应用远程资源和自制的课件,使课本上那些静态的图画动起来,以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
三、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原本自信心就不足,学习压力很大,如果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这样,有了自信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学习新知识就能事半功倍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就能学得更轻松、愉快了。
四、精心设疑
根据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简单的封闭式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再设计一些较难的开放式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完成,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这样,全班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五、精心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对数学这门课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生有了能学好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还有许多值得教师去探索和总结。如果把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巧妙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学生必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编辑:谢颖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