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13问
2014-07-22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在现代综合医学模式中,糖尿病治疗目的不单纯是控制血糖水平,更要防治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患者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存(生活)质量。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能为医生提供来自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成为评价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控制的关键在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在征服像糖尿病这样的现代慢性疾病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用药,更需要通过知识教育,使患者以及家属多了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才能更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换句话说,糖尿病虽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控,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
下面,我们就从日常生活当中饮食、运动、用药以及疾病监控等诸方面,来解答糖尿病患者感到疑惑的一些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活质量。
——饮食篇——
1.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少吃主食吗?
有的患者每天只吃一小碗甚至半碗主食,担心稍微多吃点血糖就升高,然而,却因此出现很多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主粮,以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如果粮食吃不够,能量就会缺乏,此时为了补充机体需要的能量,吃进去的鱼、肉等蛋白质就会被当做粮食消耗掉。久而久之,身体无法维持自身的肌肉量,就会逐渐消瘦,而长期肌肉萎缩,会导致逐渐丧失运动能力。
不吃主食,能量不足,也会导致患者精神焦虑、情绪波动,甚至睡眠不良、多思多虑。有些患者晚上不敢吃东西,夜里睡不好、翻来覆去。其实,患者可以尝试睡前吃点东西,补充身体能量。
那么,主食吃多少合适呢?每天最少5~6两。我们并不主张过量地吃,但是必须按量吃够。一般不做太重体力活儿的女性,可以考虑每天5两主食;男性可以考虑6~7两。分配到三餐的话,每餐大概为1.5~2两(以上均为生重)。
如果担心吃了适量主食血糖升高,可以通过运动、用药等方法来解决,但绝不能不吃主食。
关于餐后血糖,需要辨证地看待。那些年龄在65岁以上、患糖尿病接近10年或10年以上的,可重点观察餐前血糖。因为老年人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如果用药物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到9mmol/L以下,甚至8mmol/L以下,下顿饭的餐前血糖会较低,有时身体会难以承受。这样可能就不会受益于餐后血糖的降低,反而受害于不适当降低的餐前血糖。
2.糖尿病患者应该以吃粗粮为主吗?
事实上,该吃的东西吃了,血糖升高,并不能说明那东西不该吃,而是又得吃又得另想办法。细粮含纤维少,消化吸收比较快,血糖升高也比较快。其实,消化吸收快也有好处: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好的,吃细粮对身体有益,吃粗粮反而消化吸收不好,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要考虑粗细搭配,比如1份粗粮搭配2~3份细粮,可以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以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搭配时要考虑患者体质,体质较差,身形瘦弱的,少吃粗粮;而对于肥胖或身形健壮的,可以稍微增加粗粮的比例。
此外,多吃蔬菜也能增加膳食纤维,而不仅仅是粗粮。
3.应该只吃白肉不吃红肉、或只吃牛羊肉不吃猪肉吗?
其实,食物方面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东西,主要是吃多少,怎么吃的问题。
熟悉胰岛素的患者都知道,猪的胰岛素氨基酸结构跟人的最接近,只差1个氨基酸,而牛的却差3个。所以,食用跟人体氨基酸结构和比例更相近的猪肉,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对人体构成成分的修复和更新更高效。并不像人们常认为的猪肉脂肪含量高,不宜食用,如果选择较瘦的猪肉也是不错的。在科学上并不支持吃肉只吃牛羊肉而不能吃猪肉的观点。
营养的精要在于平衡和全面,意思是指所有的营养素都要包括,不能有这个没那个。对某些营养素,可以采取少而精的策略,而非完全不吃。
事实上,医学是解决健康问题的博弈,也就说,具体吃什么要考虑它的好处和坏处,思考它的代价和影响,营养学也并非吃与不吃那么简单。
大家要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什么?它就是身体的食欲,今天告诉你想吃牛肉,明天告诉你想吃水果。如果你每次都不加理会,强迫自己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么有一天这个声音就不会再告诉你想吃什么了。通常,食欲是7~10天1个周期,有些东西7~10天之内吃过就不再想吃了,10天后没吃的东西就又想吃了。
4.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吗?
糖尿病患者应不应该吃水果?应该,因为水果对人体有很多好处。而且,粮食的升糖作用比水果要高得多,甚至吃起来很甜的西瓜,适度适量地吃一点,影响也不是很大。
我们并不反对餐后马上吃水果,因为这样有利于饭食的消化。了解吃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要看吃水果后3~4小时的血糖。如果查1~2小时后的血糖,一般情况会比不吃时高,而3~4小时后血糖升高效应就会消失。
关于吃水果的数量,建议适可而止。比如苹果、梨、橙子等每日不超过半斤(250克);另外可以在运动前吃,既能帮助肌肉更好工作,也能在运动中消除果糖摄入的影响,一举多得。而水果的品种,建议热带水果少吃,比如荔枝、芒果、香蕉、桂圆等,因为这些水果比较甜。但也不是说不能吃,只是要少吃。
——运动篇——
1.每天家务很多很忙,没必要再做运动?
家务劳动肯定有利于血糖控制,但是,家务劳动的强度和时间不定,可能体力消耗不够。另外,做家务动用的肌肉和做运动是不一样的,好的运动往往能调动全身肌肉。
此外,做运动时还要达到一定的心率,计算方法一般是170减去年龄,即如果70岁时运动的心率就要达到100次/分。达到目标心率后,要持续15~20分钟,半小时效果会更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有氧、拉伸、力量3种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包括快走、跑步、跳绳等;拉伸运动有瑜伽及关节韧带活动等;力量训练包括跳绳、哑铃、蹲起等各种上下肢力量锻炼。endprint
2.已经服用降糖药,是否就不必再运动?
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当然,运动也不能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
——血糖监测篇——
1.糖尿病长期服药即可,无需反复检查吗?
我们要打破糖尿病是一种疾病的观念,它其实是一种代谢综合征,以血糖升高、有害血脂升高、血压升高为特点,可引起心脑血管和其他微血管病变的症候群。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必然是一种综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生活方式调整,还需要药物治疗,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这些代谢指标,一般是每年2~4次。
综合评估很重要,它不但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还要评估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另外,这些代谢情况跟天气、季节等因素相关,千万不要认为服了药后就万事大吉。
2.自查血糖只查空腹血糖就可以了吗?
有的患者一查空腹血糖7~8mmol/L就非常紧张,而问他餐后血糖是多少,他却不知道。血糖监测作为生活方式或药物调整的重要依据,患者最好能提供某日7~8个时间点的血糖监测值。
没有自我监测的血糖值,医生只能依据在医院化验的1次或少数几次数据,而这些数据很有可能并不能代表平时的情况。因而医生可能会让你维持原方案,其潜台词就是资料不全,医生不敢调药。因此,在看病之前,最好带着某几天全天的血糖谱(三餐的餐前、餐后2小时,以及睡前,部分患者还要查夜间2~3点的血糖)。
当然,血糖也不用天天查,一般而言,如血糖比较稳定,可以每1~2周,甚至可以每15天查1次全天的血糖谱。但是有的人3个月才查1次血糖,间隔时间就太长了。
除了血糖的绝对值,血糖的波动也非常重要。一般而言,餐后血糖比餐前高2~4mmol/L,过大的波动对身体无益。比如餐前是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是9~11mmol/L,就比较合适。
监测血糖的波动,一般以午餐和晚餐比较准确,因为早餐餐后和餐前的差值往往与另两餐不同。早餐往往是在空腹时间长达10小时甚至13、14小时后,这时候,人体会出现血糖反弹性升高,早餐前空腹血糖可能比早餐后血糖还高(也叫黎明现象)。
3.血糖大于4~5mmol/L,说明没有低血糖?
血糖多低才算低血糖?我想告诉大家,从此忘掉这个数字,因为数字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是否与血糖偏低有关。
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出汗、头晕、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其次是加餐后是否可以缓解(往往加餐后10~40分钟可部分或完全缓解)。
出现这些症状时,有些患者的血糖值不一定很低,有的甚至是6mmol/L或7mmol/L。但即使血糖值不低,出现这些症状一样很危险,甚至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危险情况。
因此,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患者一定要注意餐前、餐后2~4小时的症状,同时加以记录,看病时携带,方便医生调整药物。
4.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高了一定会出并发症吗?
不少人认为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对于年轻的(一般年龄小于50岁)、病程较短的(短于5年)的患者,可以以正常人的血糖标准作为治疗目标。然而,患者年龄每增长10年,血糖标准就应该升高1~2mmol/L。老人家既然身体各方面都不如年轻人,血糖同样也要放松要求。
血糖高了一定会出现并发症吗?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当糖化血红蛋白在8%以上,岁数较大的患者在9%以上时,并发症才开始明显增加。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在6%或7%,或7.5%,甚至8%,可能并没有很大差别。
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有7%、8%和9%之分。病程较短的年轻患者的标准是7%,而预期寿命(指一个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小于10年的应按8%,预期寿命小于9年的应按9%。
此外,降糖要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如果按正常标准降糖后出现低血糖,就不能按正常标准来要求或调整了。
5.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控制相对次要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控制大血管病变风险因素方面的重要性排序依次是血压、血脂、血糖。
在控制动脉硬化方面,单独控制血糖,而不管血压和血脂的效果并不好。因此,三高的控制需要全面,需要长期综合治疗。
另外,血压和有害血脂并不是降下来就可以不管,达标之后,还需要药物维持治疗(有时可以减量,需根据具体病情来定)。这就好像打一场战争,攻城掠地的时候用重兵,但抢下的山头还需要有人放哨把守,否则会很快失陷。
——用药篇——
1.药物损伤身体,越少用越好吗?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病,也是一种现代病,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当生活方式调整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就需要适当用药了。有的人用了降糖药后会觉得头晕,不用药反而没感觉。到底用不用,要从几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从长远考虑,用药可以很快控制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用药的不适应期一般不会很长,往往一个月左右就会适应。
另外,代谢病的治疗是一种抗衰老的治疗,不是去除疾病,而是控制疾病。而控制疾病的概念就是调整、保健,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2.口服药对肝肾有损,应尽早打胰岛素吗?
有些患者所用胰岛素量很大,但血糖却波动很大,精神也不好。这种情况下,最主要的调整往往是增加二甲双胍,减少胰岛素用量。患者有时担心二甲双胍对肝肾功能不好而不敢用,因此选择打胰岛素。但在尝试二甲双胍几个月后,患者血糖往往控制得比原来好得多。endprint
另外,二甲双胍具有抑制动脉硬化作用,对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均有益,是目前还无可取代的“航母”级药物。
曾有患者血压非常不稳定,收缩压经常高达170~180mmHg,去过很多医院但总是降不下来。同时血糖也高,在用了二甲双胍后,血糖、血压都降下来了。
此外,二甲双胍还具有利水作用,有些患者用了之后,可能在短时间内体重减轻较多,这往往与这段时间内身体过多水分排出有关。如果不应用二甲双胍,单纯使用胰岛素,很多患者会马上“肿”起来。
有些患者认为口服药对肝肾有损,这种观点并不科学。
另外,在糖尿病发病人群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缺乏胰岛素的。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检查出来是9~12mU/L(正常值是5~17),还有高到20~30mU/L的。因此,不能盲目使用胰岛素,多数患者不需要单纯使用胰岛素。
3.降糖药药量越大,血糖控制得越好吗?
有的患者发现血糖高了,就把原来用的药或胰岛素加量;然而,加了之后血糖不降反升,把药撤了大半后,血糖反而下来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身体对降糖药物有反向调节作用,药量过大会促进升糖激素升高,抵消降糖药物的作用,甚至完全抹平药物作用。因此,很多患者血糖高了,我们采取的措施不是加药,而是减药。
另外,身体对于胰岛素、磺脲类药物的抗药性是比较强的,单纯使用这两类药物,往往是先降后升。而如果药物联合使用却可以降低抗药性。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后,降低抗药性的效果特别显著,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医生如此偏爱二甲双胍的原因。
此外,调节血糖的另一个原则是“血糖见低则减”和“见好就收”。血糖到什么程度该减呢?血糖低到接近正常值就可以尝试药物减量了。例如,用药后餐前血糖是7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达到9mmol/L以下时,就可以尝试减量。还有一些情况暗示低血糖,例如餐前4~5,餐后却是15以上,很有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反跳现象。另外,白天血糖低,夜里和早晨血糖高很可能也暗示低血糖的存在。
【写在最后】
糖尿病患者与其纠结于治愈,不如专注于控制。其实,大家不用再关心能否“治好”,而要在意能否“活好”,即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治”在这里实实在在应该是一个“制”,也就是“控制”和“驯服”。唯其如此,患者才能摆脱疾病的困扰,享受有质量的生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