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语言的快捷性

2014-07-21王玉臣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义谐音网民

王玉臣

现代的生活中伴随网络的出现,网络语言也在无声中被大家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网络语言是时代变迁的记录,它彰显出网络时代青年人的思维习惯与言语方式,是当代青年人以网络生活为主题。因此我们说没有规则,自成方圆的网络语言以其快捷性、丰富性、自由性、互通性的鲜明特征已经迅速成为虚拟时代青少年的新宠。

网络语言快捷性利用网络出现以后,网络语言就成为网民在网络上重要的交际工具。究其原因,在于网络语言表达的快捷性。笔者就几个方面谈谈网民使用网络语言的快捷性。

一、方言的利用

方言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人民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语言差异很大,南方的网民使用北方语言聊天,在应用上显然不方便,北方的网民也不会使用南方语言聊天的。可是,简单的方言在网上的应用还是容易懂的。由于互联网的超地域性质,它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们集聚一个聊天室。尽管网民基本上全部都会用标准的现代汉语,即普通话。但网民或是为了显示其地方特色,或是模仿某地方言显出自己的别致,更主要是为了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网络上能够顺利地流畅,使自己的语言能够顺利地表达,为了体现“快”,网民们往往放弃普通话,直接操起习惯用的地方语言,把某些有特色的方言词语带进网络里交谈。

二、词汇变化的利用

1.谐音词汇。网上的谐音字,实际上是网民在交际上为了传递信息快捷打出的错别字。出现谐音字,就相对应地出现了谐音词汇。笔者认为谐音字的出现大致两种情况:一是网民的文化程度有限。我们知道,网民是不需要文凭高低、年龄限制的,网民只要能够快速地打出拼出语音的字来,就能聊天。而且文化程度较低的网民根本就不注重汉字的义,只注重汉字的音。他们打出的错别字彼此认可,心照不宣,不埋怨,不计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而使得网上出现的错误的书面语形式变成了网上“正确”的口语形式。例如:“囧囧有神”意思是说炯炯有神,“有木有”意思是有没有,“在见”意思再见。二是计算机的汉语拼音输入法编程。计算机上的汉语拼音是不标声调的,可是,汉语拼音输入法里的词汇量是相当多的。我们就拿搜狗拼音输入法为例,比如简打拼音sm两个字母,就会出现书面、什么、神马、是吗、生命、上面、说明、神秘、数码等五百多个两个字组成的词汇(笔者查看到)。无论文化高低,还是打字快慢的网民,在网聊时,把“什么”误打成“神马”的现象是难免的。诸如此类,“压力”变“鸭梨”“微博”变“围脖”“悲剧”变“杯具”等词汇的出现愈来愈多。

网上的谐音词汇看起来是很可笑的,可是,它的利用率却很高,因为打出去的谐音词汇,网民们都能揣测其含义,打出去的字如泼出去的水,有谁还能把这个词汇收回呢?收回这个词汇就得更改这个词汇,更改这个词汇,既浪费时间,又要遭到对方耻笑。索性装出个幽默、新奇、有趣的样子,只要能快速传递信息,彼此不计较谐音词汇的用法即可。不用更改的谐音词汇在网上被广泛利用起来,这也就使网络语言起到了快捷的表达作用。

2.旧词新义。网民们别出心裁,把旧词赋予新的含义,这就是旧词新义。旧词新义的初衷各有各的说法,无须解释。但笔者看来,这种旧词新义的做法却起到了快捷的表达作用的效果。因为旧词就是快捷的基础。网民们终不能像武则天那样造一个“曌”字吧?果真那样做,不仅绞尽脑汁大费周折,还要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况且网民们也不是造字的专家,既是造出字来,也不会被承认的。还不如拿老祖宗现成的旧字一用,既省时、省力又省事,这就是网民的聪明之举。网上旧词新用的意义在于不用打那么多的汉字,也不用费劲心思措辞,表达的意思却准确无误,简明快捷(当然,只有网民知道其含义)。例如,恐龙代表丑女,网民就不用打出:你是一个丑陋无比的女人。青蛙代表丑男,也不用打出:你是一个奇丑无比的男人。不错代表长成这样子不是你的错。天生丽质代表天生没有利用价值。蛋白质代表混蛋、白痴、神经质。这些调侃幽默的旧词新义,省略了许多的汉字,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在网聊中能迅速地表达网民意思,岂不快捷?

3.音变造词。音变造词指借助语音变化产生的新词,它是在某个原有词的基础上,通过语音的某一些改变,构建成新的语音形式。这样的词汇颜色浓重、惹眼,如果能和网上的方言、错别字、符号搭配起来使用,就能达到信息迅速、效果更佳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篇:“今天天气好好哦,还是嫩滴3日捏,嘻嘻,嫩滴心情灰常滴晴朗么,嘻嘻,偶滴心情也灰常灰常滴晴朗哟。可地铁为虾米那么多银捏?害得身单力薄滴伦家都米有挤上去,买不到给嫩滴礼物物,555~~~坏银坏银。害偶只能,哼,只能跟嫩说声,嘻嘻,3日快乐”!(哎呀,鸡皮疙瘩又起了~~)。

这两篇贺文短小精悍,并不似洋洋洒洒长篇累牍的长文,却已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不仅传递幽默、快捷,还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可谓网上“美文”。

三、符号的利用

符号的应用不都是网络发明的。中国有网络之前,社会上就有用数字符号来代替语言的。例如,根号2的平方根是1.414,有人就把“意思意思”说成根号2。现代人们把一些原有的符号、现成的符号(比如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和自创的符号利用在网络里。网络符号主要有表情符号、数字符号、字母缩写三类。

(1)表情符号。例如::-)最简单的一张笑脸,一般用在末尾,表示开玩笑或微笑:-D

(2)表意数字。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6无聊;1573一网情深

(3)字母的缩写。例如:GG哥哥;MM妹妹

字母缩写、表情符号和数字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网民们的创意精神,更主要的是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也需要有快捷高效率的表达方式。

总之,网络语言表现的快捷性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等。年轻一代的网民们在键盘上劈里啪啦创造出一系列有别于正常含义的新奇词语,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体现“快”。对于一个刚刚上网的网民来说,“快”比什么都重要——一是打字要快,二是组织语言要快,三是发出的信息要快。如果慢一点的话,就得向对方解释:“对不起,我刚学上网,打字慢,请多包涵。”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快”是多么的重要。快捷,应该是网民们一门最基本的功夫。所以,网络语言成为网民在网上的重要交际工具,主要是由于它的快捷性。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义谐音网民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旧裙新义
谐音词的规则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绝妙的数字灯谜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