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院校“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
2014-07-21郑素杰
郑素杰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民族区域院校“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
郑素杰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为进一步围绕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实现厚德博学、求实创新、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彰显民族区域院校育人特色,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为导向,依托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平台,逐步建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就“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进行阐释,供实践者参考.
民族区域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意见;设计
党中央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我个人理解,就是把品德教育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倡导和推进人格培养体系与知识培养体系相结合、专业培养与职业培养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更多地组织和参加素质拓展与实践创新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民族区域院校提出“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依据这一教育理念落实教育部在2002年提出的“新升格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细化措施.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三者目标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点.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以行业需求为本位,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时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所谓“尚品德”,是通过教育和文化影响来提高人们素质所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被推崇的社会或校园氛围.“厚基础”是指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厚实宽泛多样,其重点应该放在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上面.换句话说,基础应该成为能力发展所必需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通过实践,运用理论,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防止“厚基础”即是加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的认识误区.“重应用”主要是指重视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方法上要引导学生多动手.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上,重在突破过去僵化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课程整合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把“三段式”人才培养改变为较合理的“两段式”,即“学科基础阶段”和“专业方向阶段”.学科基础培养阶段,主要进行通识教育,用于解决“较厚基础,较宽口径”的问题,大致相当于原来“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类课程,要根据专业方向进行科学的筛选或合并,垂直匹配.专业方向培养阶段,主要解决“专业针对性、理论应用性”的问题,应设置若干个专业方向,主要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调整两个阶段的不同比重,来实现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调整,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对课程体系的精心构建和设计.
1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指导思想
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我校区域性、多科性大学的优势,深化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导修制体系,并积极推进落实,整合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提升课程质量,加强个性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民族区域院校“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特质.
2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基本原则
2.1 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实施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路源自“以生为本”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建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优质课程资源的积累,以及与之配套的管理服务机制的确立,学校应有计划在时间表内逐步完成通识课程建设、共建试点专业群学科基础课程、共建全校学科基础课、凝练专业精品课程等任务. 2.2必须协同合作,资源共享
充分吸收近几年来的学科专业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积极推进并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结合、课内外活动育人效应的结合(如专业社团、校园文化节、读书研讨会、参观红山文化馆等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专业内外课程资源的结合、开放式网络环境中的精品课程资源与教师面授课程的有效结合、高校与社会及国内外优质育人资源的结合.
2.3 要科学规划,开出优质课程
根据我校“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内外学时和学分比例,认真审核课程名称和内容,区分课程层次,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内容重复,确保开出高质量课程.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倡导精练理论讲授,鼓励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自主研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最大化、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2.4 鼓励创新,进一步强化实践
要将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科学设计应用实践教学体系,适时增加应用实践教学课程学分,制定相应质量标准,体现“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要求.
2.5 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逐步打破学院之间、专业之间、合作院校之间的壁垒,为人才的个性化生成、成长创设条件、环境,提供有效服务.
3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工作重点
首先,要理念先行,着力发挥通识教育作用.实施通识教育是民族区域院校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促进提升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统领下,逐步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作用.重点要依托我校的多学科优势,融汇科学与人文,凝练特色,对通识课程进行系统安排、整体设计、分类规划和重点建设,构建体现民族区域院校优势与特色的通识课程平台,构建富有民族区域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要先行试点,探索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的模式.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按学科大类培养本科专业人才,即按专业招生,按大类培养.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向完全学分制过渡的有益探索.据此,我校近两年选择一些专业进行了试点,在试验中研究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改革路径,正在向通过转变管理机制,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科学重组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实现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方向上转变.以此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变迁.
第三,拓宽评教渠道,为教育创新提供支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在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育人的每个环节和角落渗透创新、应用实践的理念.“生评教”“社会第三方评教”工作应以此为依据,采用多层次、个性化的,发展性与结果性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评教指标要为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加强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以及自主学习型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创造条件;重在评价学生学习收获的系列指标,加强教师危机意识,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和善于质疑,启发创新意识,参与创新实践,应用实践.
4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方意见设计框架结构和说明
4.1 学分、学时与修业年限设计
原则上,文学、史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类等学科门类总学分控制在140-150之间,医、药学学科门类总学分控制160—200之间.文科、艺术类专业总学时在2500以内,理工科类专业总学时在2700以内、临床医学专业总学时在3100以内.当然,各专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学分与学时的对应关系:理论教学按15—20学时计1学分,独立实践教学环节按30—40学时计1学分.要鼓励开设1-2学分之间的精讲型课程.
标准学习年限为4年的、临床医学5年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延长毕业年限(在3—6年内浮动,临床医学4—7内浮动).应允许学生通过休学方式参与社会实践或自主创业.
4.2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中的课程体系由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院校应积极完善课程平台建设,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建设应由院校引领、相关二级学院、系协调,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4.2.1 通识课程(50学分).通识课程应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通识核心选修课程、通识一般选修课程分三部分,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课程.
(1)通识必修课程(38学分左右),涵盖思政类课程、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健康教育等课程.
(2)通识核心选修课程(4学分左右),由代表民族区域院校办学特色、体现办学优势、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由名师领衔的精品课程构成.学生需要在这个模块中至少修读4学分(伴随优质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学分数也可继续增加)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3)通识一般选修课程(8学分左右):包括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与公民意识、自然科学与生命关怀、热点问题研究、工具知识与创新创业等模块.各二级学院、系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选修该类课程至少6个学分.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能计入通识教育学分;跨学科领域的课程修读要承认学分.
4.2.2 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由学科大类中相关学科的共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今后在该学科大类向任一学科发展的适应能力.学校应根据实际特点设置人文、社科、艺术、经管、医药、理工、信息等学科基础课程,均为限定性选修课程,教学内容、类型、学时等应与相关二级学院、系共同商定,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4.2.3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和专业拓展课程(选修)两部分组成,具体的门数及学时学分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定.专业基础课程均为必修课程,应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专业拓展课程均为选修课程,以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为主旨,以学科前沿、专业特色或深化课程为主要内容,可列出不同系列的专业方向课程.根据我校专科生相对较多的实际,部分专业课程应适合专科生和本科生共享.
4.3 实践教学设计
学分数 小计课程类型 修读方式 必修 38通识课程 核心选修 4一般选修 8 50人文类学科基础课程 限定选修社科类艺术类经管类理工类信息类由学校协调相关学院、系统一设定 ≤100(医学类≤150)专业课程必修 学院、系设定选修 学院、系设定总计140-150(医学类160-200)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及其它实践活动.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
实践教学学时和教学内容,根据当下区域社会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实际,应高于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或者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各专业应根据培养目标,列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模式和学分、学时要求.
各专业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加大实习及课程设计的教学力度,科学合理安排实习、实践教学时段和次数,要改变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只进行一次集中实习、实践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时段,利用各种假期灵活安排实习教学.
鼓励毕业设计(论文)由学校和行业双导师指导完成.
鼓励将毕业论文(设计)适当提前并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相衔接.
4.4 课程结构框架设计
4.5 有关说明
4.5.1 “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意见设计适用范围,主要是民族区域院校在校的本科专业.
4.5.2 关于双语教学.每个专业应至少开设1门双语教学课程.相关品牌、特色专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开设双语(或全英文)课程比例应不低于课程总数的10%.国际化办学的专业所开设的主干课程必须实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薄弱的院系,学校在引进专业人才时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4.5.3创新学分.社团活动、学术讲座、自主修读、各类竞赛等方式获得的学分都应记入通识选修课程学分(应制定相关管理办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学分总数不应超过4学分.创新学分不能置换通识核心课程学分.
4.5.4 专科生选修本科生课程.为鼓励优秀专科学生获取更高层次知识,各二级学院、系可尝试在三、四年级选修课中适当向专科生,尤其对已有意象升入本校本科继续攻读学士学位的专科学生提供一些本科课程进行选修选择.学分可以在专科学分中累积(但不可替代专科学分),如该生进入本科学习阶段时,该学分应计入本科学习成绩.
4.5.5 课程安排要循序渐进、松紧适度、难易结合,各专业一般每学期学分数应控制在16-24之间,集中安排闭卷考试的课程尽量控制在6门以内,允许学分少的课程半学期接力开课.
〔1〕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教高[2001]5号)的文件.
〔2〕唐慧玲,刘志军.厚基础认识中的误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147—149.
〔3〕刘健,邹晓萍.大学教学改革的成与败[J].高教探索,2008(3):77—79.
G64
A
1673-260X(2014)03-0267-03
本论文是赤峰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研究成果(JYXM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