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精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
2014-07-19郑喜涛刘翠凤曲彦杰郑变桃
郑喜涛 刘翠凤 曲彦杰 郑变桃
摘要:人教版六年制语文课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如果把教师的教学行为比作厨师的烹调手艺的话,那么,精读课文就好比厨师手下一道道精细、精美的食品,色香味俱全。那么如何上好精读课?首先要把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是努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623.2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谈
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走近一座历经5代皇帝建筑修缮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师:请拿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相机解释“圆”就是圆满无缺的意思;明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并提醒学生注意同音字的字形辨认)
师:同学们,圆明园在法国著名大作家雨果眼中又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生:(齐读)
师:这人类奇迹的圆明园,这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这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就在1860年的10月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彻底毁灭了。(相机板书“毁灭”,并交流“毁”字的写法)
师: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一定知道这是一幅什么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生:圆明园毁灭后的残垣断壁图
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留下无尽的思考,圆明园昔日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圆明园的毁灭,毁灭了什么?毁不灭的又是什么?请同学们带着思考走进课文。
以上导课寓解词、写字指导于整个导课教学活动中,融直观导入、联系背景导入、名言导入和语言渲染于一体,既整合多方信息,又落实多元目标;既合理利用了课本的插图资源,给学生视觉上产生认知冲突,又有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投入阅读实践活动。
二、要关注语言实践。阅读教学整体感知靠读,理解感悟靠读,培养语感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只有让学生真正触摸文本语言,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时,在扎实推进初读、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聚焦第三、四自然段,抓住“有……有……有……还有……有……不仅有……还有……”7个“有”,采用多种读的方式以读激情,以读促思,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感悟、启发想象以及回环复沓的引读,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景象,唤起学生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主体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设计以下语言训练题:①根据自己的游览经历,运用句式“漫步园内,我仿佛来到了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把最感兴趣的景观说具体。这样安排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和说,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要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虽语言简洁,但内容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以及珍贵的历史文物,帮助学生建立课文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丰富表象。让学生在朗读与理解感悟之间走几个来回以后,再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通过同伴互助、学科整合等方式逐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同时,又能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
四、要合理取舍内容。《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的主攻目标是:学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因此,教学重点内容就可确定为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要留下结课悬念。语文第一课时在结束时,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启发思考,留下悬念,让学生能满怀希望,企盼第二课时的到来,才是成功的、有效的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最后我通过设计以下总结语来引起学生对第二课时的兴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见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圆明园为什么会遭到如此浩劫呢?请同学们课后查找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这样结课会引起学生对后续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注,结课终点又是下节课的起点。
六、达标检测切中要害:
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巩固性、延伸性的作业,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后我们设计以下作业:
①填空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的肆意践踏把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______建筑艺术的_________,化为_______。从此,圆明园内再也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_。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_____________。
②课后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原因,读课文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种作业设计应当说是连接一、二两课时的桥梁,第1题既检测学生吸收和内化文本语言的程度,又可促进“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这一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还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为第二课时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与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础。第2题是直接切入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思考走向课外,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促进第二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精读教学亦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动手、动嘴、动脑等方式自主学习,才是有效、有情、有生命力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高,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