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前教育国家核心课程设置研究
2014-07-19贾婧
贾婧
摘要:芬兰国家核心课程以促进儿童积极的成长、发展和学习为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和互动、数学、道德和自然学习、健康、身体和运动发展、艺术和文化七大领域。
关键词:学前教育;国家核心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0
芬兰是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较早的国家之一,2000年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颁布《芬兰学前教育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Finland 2000),标志着芬兰课程开始了标准化进程,为确保政策的衔接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基础。2010年,芬兰政府根据调查数据和报告,对2000年版的课程进行了修订,本文结合2000版《核心课程》,对新版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以其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有所借鉴。
一、芬兰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
芬兰的幼儿教保(edu-care)系统分为5岁以前的幼儿教育和6岁的学前教育,其学前教育的对象仅是义务教育前一年的6岁幼儿。[1]芬兰年满6岁儿童自愿参加免费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儿童积极的成长、发展和学习。具体目标为:1.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激发学习热情,发展自我探索与学习技能,培养面对新挑战的勇气和创造力。2.培养主动思考及判断是非的能力、规则意识、行为管理和自控能力;提升儿童责任感,形成公平、平等意识。3.培养言语沟通和表达能力;提升儿童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认同,使儿童熟悉不同的艺术形式。4.培养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多角度观察和分析环境的能力,感,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芬兰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
芬兰的学前教育核心课程领域包括语言和互动、数学、伦理和哲学、环境和自然、健康、身体和运动发展、文化和艺术。[2]
(一)语言和互动
语言是思想和表达的媒介,学前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儿童的语言学习过程,激发儿童观察和探索口语和书面语的兴趣,开展语言游戏,促进儿童语言意识的发展。在日常沟通和学习中,引导儿童逐步成长为活跃的说话者和耐心的倾听者。鼓励儿童谈论自己的感觉、想法、看法和结论,增强思考能力和对他人生活的理解。儿童习惯于听人讲话,必要时参与对话。在丰富的言语刺激环境中发展儿童的词汇量和读写能力,为以后阅读和写作打定基础。
(二)数学
教师应引导儿童关注日常情况下看到的数学现象,对儿童数学方面的探索持积极支持态度,提供有助理解数学知识的刺激物,并重视儿童日常学习环境的创造。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法,发挥辅助设备和语言的作用,为儿童提供形成和理解概念的经验。儿童将学习分类、比较和排序的规则,探索并分析物体、人物、材料等在形状、数量及性能上的差异。教育者应创设学习环境,鼓励儿童谈论他们的想法,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
道德和人生观
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活动与教学中,以发展儿童的自尊为起点,扩大到人际交往技巧、适应多元环境。人生观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儿童厘清好坏、是非、真假等观念,发展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3]总之,道德和人生观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儿童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培养宽容和节制,正义与公平,勇气和自我认同,以及仁慈和关怀等品质。
(四)环境和自然
环境和自然领域以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为学起点,积累自然现象及影响因素的经验,为更深入的理解周围世界奠定基础。儿童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性的方法来理解与环境相关的问题、现象和事件。在与儿童互动中,通过观察和感官的应用,鼓励并帮助儿童获取、理解环境信息,形成问题并寻求答案。学习理解和欣赏不同环境、人和文化,认识到行为对环境的影响。[4]儿童在生活中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环境的美丽,培养儿童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五)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培养安全意识,促进儿童身心和社会适应的全面健康发展。引导儿童注意自己的健康和个人卫生,通过鼓励和表扬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餐桌礼仪。在生活中解说某些行为的不当之处及危险后果,使儿童逐渐形成牢固的安全意识,提高儿童对健康、安全及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引导儿童在安全环境中活动和玩耍,确保儿童学习、休息和娱乐之间的平衡以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六)身体和运动发展
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领域主要是利用游戏和体育活动等形式,促进儿童身体肌肉、器官的发展以及动作协调能力的提升。日常的活动和游戏中,通过锻炼和游戏来训练和提升儿童的身体和运动情况、运动控制和基础运动技能,发展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在群体活动中鼓励儿童积极主动的与其他儿童合作完成身体训练或游戏,引导儿童理解体育锻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福祉的意义。
(七)艺术和文化
艺术和文化领域主要通过音乐、绘画、舞蹈等形式培养儿童的想象、创造和自我表达的能力,儿童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经验的积累是其情感、实践和认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具有探索性的艺术活动和教具,帮助儿童收集自己和周围世界文化现象的信息,引导儿童进行初级的艺术创作,并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促进儿童审美和空间感的发展。引导儿童了解文化遗产及其多样性,珍视环境及其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邵明星.芬兰《ECEC国家课程指引》述评及启示[J].早期教育.2013(3)
[2]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Pre-primary Education 2010[Z].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2010
[3]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Core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in Finland 2000[Z].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2000
[4]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National CurriculumGuideline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ECEC)in Finland.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