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写字教学“导学”模式
2014-07-19崔梦妮
崔梦妮
【中图分类号】G622
写字课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技巧训练课。传统的写字教学大都是简单机械的注入式教学,多是“只练不讲”或“讲多练少”,学生被动地参与写字活动,学得枯燥乏味。小学写字教学“导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教学模式理论、全目标教学理论,经过不断探索实践而构建。采取师生双轨道规律性牵引,使学生有效掌握汉字书写技能,逻辑步骤明确、合理,认知程式得力、完善,构成了有效的教学过程。"导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在实践中发现,在导学中最重要的应该不是“学生怎样进行自我评价”,而是(教师、学校)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那么教师怎样指导小学生在写字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呢?
于是,我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尝试了一种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的新的评价方式,有了不小的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自我评价,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要求学生先用心地观察字帖上的范字,然后对照临写4~5个,再让他们及时进行自评,找出写得最接近字帖上的那个字,并用红色水彩笔在下面画上“○”。
我在巡视指导中发现,学生在自评时都很认真,不是随便画“—”的,而是写好了这些字后,先紧盯着看,把这些字同字帖上的字(从笔法、结构)一个一个地认真对照,然后找出写得同范字最接近的一个,最后作出决定,在下面郑重地画上“—”。碰到两个字不分上下,难以作出判断时,我感到学生们非常聪明可爱。
这种让学生对在自己满意的字下面圈点进行自我评价的方法,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操作。别小看这圈圈点点,写完后他要学会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赞赏自己,培养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并且,他们在自我评价中不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我也能评自己的字!”
二、教师指导评价,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不是“放羊式”的,让其放任自流,而是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讲授评价内容。
评价一个字写得像不像字帖,可以从笔法、结构这两方面入手。刚学习写字的小学生,他们对笔法、结构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教师有必要先对学生进行一些笔法和结构知识的讲授。
笔法知识包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以及笔画的长度、弧度、角度等审美要素,所写笔画的力度也是一个方面。
字写得美不美,除笔画外,与结构的处理是否恰当有密切关系。关于结字方法,前人曾归纳出五个要点,即:平正、匀称、连贯、参差、飞动。除以上五点外,古人还总结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宝贵经验。
当然,这么多的结构知识,一次性的全部讲完学生是接受不了的。教师有必要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安排自我评价训练,让学生得到及时巩固。
2、指导评价方法。
如何教学生对自己书写的字进行自我评价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小黑板的几个田字格中写好一个字的3种样子,问学生们哪个字写得最好。刚开始时,他们认为我写在黑板上的字都是好的。这时,我出示字帖上的原字,让他们仔细观察,寻找差别。起初他们只能辨别出结构位置明显不正确的。后来经过我的引导“是否还可从笔法方面进行比较呢?”。他们又多次观察分析,不但指出笔法明显错误的,连我书写字的捺角没捺出和一提提得太长也准确指出了。这样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能初步欣赏那些写得好的字,对自己所写的字作出正确的评价,也唤起了学生对照字帖上的字认真书写的情趣。
回来之后我仔细的揣摩了“导学法”自己感觉。“导学”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应该如下:
第一步,课前复习,即“复”。根据记忆规律知识应隔一段时间就进行复习巩固。一上课老师对上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短提问,或根据学生己知知识创设意境,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第二步,提出问题,即“导”。新编教材风格活泼具有可读性,但对于一个新课题,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学生并不清楚,而且学生读书往往易犯两个毛病: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二是:无疑可生,似乎无师自通。怎样克服这两种毛病呢?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好导游小姐的角色。
第三步,学生自学,即“学”。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自学是关键,自学是内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认知是任何高明的老师都无法替代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依靠他们的心理活动,极积思考自觉探索,动手动脑自我获取知识。学生采用符号圈点法,即“勾”“画”“圈”“点”法。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内容及掌握知识的程度。
第四步,学生讨论,即“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得到答案。讨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同座位的两人,或前后四人为一组,也可以是小组、全班讨论,还可以是设立正反两方观点的争论。教师应有意识、有准备地设置问题,将讨论引向深入。既要防止讨论过于简单,出现众口一声的场面;又要防止问题过于深奥,出现无言应答的冷场。讨论可以挖掘学生的发散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培养和锻炼。
第五步,教师讲解,即“讲”。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点迫切需要老师精讲点拨。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精讲时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紧扣热点、清除思维障碍、侧重联系等几个问题。老师讲的正是学生所要听的,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解渴”。
“导”无定法,但必须“导”而得法。我们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导学方法。上边只是我个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三、实施导学法应具备的条件
导学是教师导、学生学的双向活动过程,要保证实施过程的顺利,必须具备以下的基础条件。(或者说事先应做好的工作)
1、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所教学学科的知识结构系统。
2、教师必须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底子、思维能力、学习的毅力等等的基本情况。
3、学生要具有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和自觉的自学风气。
4、学生之间要养成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研究的习惯。
5、师生之间要有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风尚。
上述五个方面是导学实施的基础条件,除了1、2点是教师自身的条件需要教师自觉做到的以外,其余三点也要求老师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培养和营造。只有把这些基础条件营造好了。导学才有可能顺利的实施,并且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