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的方法
2014-07-19苏泉曾长秋
苏泉 曾长秋
2.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2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学风包括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进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必须做到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相结合、朋辈交流与情感共鸣相结合。大学生在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方法
社会发展需要无数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推动了人才的培养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高等院校的学习风气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惟有形成了良好的、稳定的学习风气,才能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包括学校的治学原则、治学态度、治学精神,它是一所学校的软实力,是学校长期积累而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学风归根结底是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它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具体体现出来。进行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的方法,必须做到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相结合、朋辈交流与情感共鸣相结合。大学生在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高校招生逐年扩招,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风气不容乐观。如个别学生纪律松弛,违纪现象常有发生,特别是上课迟到、睡觉、看小说、玩手机、逃课、沉迷网络、抄袭作业、考试舞弊等,时有发生。根据大学生成才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模式,注重教育引导,通过内化,由“单一载体”向“多维载体”转变,由“被动说教式”向“主动养成式”转变,进而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优良优良学风的养成,首次要贯彻理论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自我管理融于一体,遵循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的客观发展规律。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的客观规律从实质上看,是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关于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大学生学风养成方面的具体运用。学风是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外化表现,属于思想政治品德的范畴。从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来看,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象牙塔中他们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思想政治理论储备不够,仍有着较大的可塑性。这种思想上不成熟的特点,决定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是大学生学风养成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大学生优良学风养成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我党的教育方针,着力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灌输教育,着力于大学生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培养,使他们能明确学习目标,树立坚定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康人格,正确处理好个人价值目标与公共理想信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明辨是非。[1]
大学生对学习价值的准确理解和理性选择,能促进其学习意识的强化,主动融入优良学习风气中来。大学生基于学习价值的认知和理解,逐步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的动力,并通过学习实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坚定的学习意志,进而外化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行为,养成主动勤奋学习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诚然,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是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持续过程。因此,学校须坚持不懈的对大学生进行学风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风养成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风中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实现由制度管理为主向自我教育为主改变。
自我教育,是人以自己为对象,根据一定规范进行教育的自我调整,自我认知,自我修正的活动,能够让人超越自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力前进,实现自我超越,塑造出完善的人格。目前自我教育已经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也需要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激励,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科技、社会、文化三大领域风起云涌,各种潮流推动着时代的发展,越是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学生们能够自己把握全局,能够把学习作为一种使命去完成,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发展自己的才能,成为被时代需要的骄子。
研究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分析我们内在矛盾的行为,不但是在认知和情绪的体验,也是以自己的意志开展行动的过程。知,情,意与行缺一不可,唯有如此方能从内部产生巨大动力让人奋进。相关调查指出,大学生们都希望能够朝更高的目标奋斗,渴望得到激励。当被问及“你在大学生活里最想得到的是什么”与“你认为有哪些问题会阻碍大学生的成才”两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传达出了自己奋进的意向,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希望能够调动起学习的劲头,奋勇拼搏,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
在自我教育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一方面也教育着别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自我完善,如果想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好,就要让本人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让他们自己有意愿去完善自我,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把教育变成自己的事情。但自我教育绝不是闭门造车,没有良好的实践机会与和同学们的交流是绝对不够的。学校中的团委、学生会都是大学生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组织。在学生的学风养成工作中,学校需充分发挥这些的作用,重视选拔、培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每个学期都进行学生干部工作培训,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锻炼自身能力,更好的协助学校领导和老师,同时也引导他们能够更好地自我管理,带动他人,把自我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二、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相结合
谈及实践,其内在的含义诸多,比较为大众广泛接受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着客观对主观的必然以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我们人类寻求幸福的最基本的一种方式,进行实践,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德性。
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养成,还要贯彻实践体验与环境熏陶相结合的方法。实践其实是我们提高自己德性的一个过程,在大学课堂里,大学生通过教师授课收获一定的道德知识。然而,“知”与“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若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素养,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践。所谓实践,是人基于某种善的目的,对于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的事物而行动的活动。大学生应该把课本里的知识、理论学说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对待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及其观点与方法进行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2]同时,环境氛围也大大约束着人的行为,对性格有着熏陶的作用。当大学生们的整体文化是一个高雅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氛围之时,即便不去刻意教导,在这种熏陶下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会被逐渐培养起来,良好的学风也就逐渐养成。
古人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环境会在无形之中对一个人造成深刻的影响与改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无时无刻不在被环境所熏陶,他们的想法和行事原则都会因环境而变。环境熏陶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贵在坚持,只要一以贯之,成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彰显。
良好的学风养成,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去熏陶,学生可以在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氛围里陶冶情操、自我修养,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大学生在校时间长,家庭环境熏陶渐渐弱化,高校环境熏陶效应将不断加强。高校环境熏陶,文化氛围至关重要,因此为大学生构建一个理想的健康文化环境,正是学风教育的奠基石,是根本中的根本。对大学生而言,高校环境熏陶影响最大的因子则是在其身边,值得信赖的教师。身为对学生有着最大影响力的人,一名教师的品性与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准能否得到提高,教师很是关键。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育者的个人品格对幼小心灵的影响。构成一股教育的力量,这是任何教科书、道德格言和惩罚制度都代替不了的。”[3]但是究竟哪种品质对于教育者来说是最为优先和关键的呢?经过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最重要的品质正是被我们经常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的热情还有真诚。美国学者T.J伯根认为:水平本身还不能造就优秀教师,感情上和个性上某些品质同后天的知识水平一样重要,例如热情大方,开朗活泼的气质类型和积极乐观、富于建设性的生活态度等等。
在对大学生进行学风教育的时候,教师要拿捏准自己的角色,首先以身作则去引导自己的学生们,把文明与健康的思想传播到他们的内心当中。让大学生能够懂得道德的基本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应使集体内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既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要有相互信任团结友好的朋友关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在外求学远离家中的父母,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遇到一些不能克服的挫折,比如家庭中发生变故,或者是身体出现了病痛之类,身为一名教师,这种时候自然是责无旁贷,应当对学生们伸出援手。再者,对于学生们的文化氛围建设应当着重加以建设,让学生们感觉沐浴在一种温暖的阳光下,把他们对于真善美的渴望激发出来,得到满足。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说过:“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在大多数情形中,都是由环境培养出来的。那么,在他念书的地方,他无论走到哪儿,所看见的,都应当不是别的,而只是宏大强壮的、优雅的东西才对。”[4]注重开展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因人而异。譬如,面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四大三的学生们,教师就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与创业能力,让他们能够奋发图强,增加自己的竞争力。通过做社会实践、演讲、报告等形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择业。通过这些有所侧重,有明确要求与具体措施的活动为载体,把学风的养成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有制度、有模式的教育活动体系。在实践中,对大学生的日常言行进行观察,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思想方向为基础,做好优良学风养成的反馈,让学生们在这种熏陶之中健康成长,加强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养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使其拥有高尚的情操与健康的心态。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典型表现就是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5]通俗来说就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精神面貌等的具体表现。它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及行为发生影响作用。它里面包含着各种文化的载体,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都含有着教育的原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或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在从知、情、意、行诸多方面塑造着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行。比如面向新生所展开的关于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心理,以及提高自身修养的讲座等,这些对于学风养成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学生良好的学风不是一时一势形成的,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说,如果真的想让学风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话,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熏陶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影响中逐渐接受,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这样发自内心的教育,才是真正影响学生一生的良好养成教育。
三、朋辈交流与情感共鸣相结合
朋辈交流是一种过程,拥有共同目标或者相同特质的学生们组成团体,在指导者的引领之下,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个过程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自主性,使他们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通过优秀学生作为模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塑造具有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较强自我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养成,也要贯彻朋辈交流与情感共鸣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来说大学生跟同龄人都比较容易接触与沟通,他们的思想以及道德观念、文化程度基本都是相同的。因此朋辈交流有着易于接受、及时、交叉渗透等优点,还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学校中实现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并在大学生中开展相互传授学习方法和进行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就深刻影响到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让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把他们的力量用在与同学深入沟通上,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
情感共鸣,是两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上产生了一种灵魂上的和精神的无限延展和沟通。从大学生的情感特征来看,情感共鸣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虽告别了童年,但又未直接加入社会生产过程;虽暂时离开家庭,但又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独立的成员,这种鲜明的“过渡性”的社会角色,表现出了情感易感染性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通过朋辈交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能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稳固内在学习动力系统。因此,朋辈交流与情感共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学风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构建朋辈辅导机制,择优录用朋辈辅导员,成立一个朋辈辅导员成长小组,建立辅导员个人档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划出具体的内容,同时要注重培养,对这些朋辈辅导员们进行技能培训,还要定期交流,树立先进典型,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让他们充满信心,不再消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里面,落后的学生得到了质变,而那些朋辈辅导员们也收获了大家的尊敬和友谊,互利共赢,这正是最好的结果。
其次,学校应该打造一些能够促进朋辈之间互相帮助的活动,把学生们的道德观和价值理念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把努力学习、发奋图强的精神宣传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例如:从思想引导方面,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可以举办大型新老生交流会。邀请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优秀学生代表来担当交流会的嘉宾。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经验运用到解决新生们平时遇到的各种问题之上;从心理引导方面,则可以举行一些座谈会,主题就围绕在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等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情感上,大家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引起朋辈之间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体验朋辈之间的友爱互助,亲如一家的凝聚力;从学习指导方面,为营造刻苦认真的学习氛围,可以组织开设了各个科目的辅导班来进行学习辅导。辅导教员由学院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他们可以根据平时的课本内容与考试时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地讲解,同学们经常出错的地方也可以着重强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的思维更加的活跃,对学习更加的主动和热爱,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情感共鸣法,以情理交融为原则,注重情感调动与情感激发,通过情感体验,将一个客观对象逐渐内化为个体情感。情感共鸣法以了解时代特点、彼此心理特征及行为起源为基础,以正确的情感立场为条件,以情感体验为主渠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孙子兵法》中我们可以知道,正确了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朋辈之间可以给予彼此压力和触动,了解彼此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起源,能正确把握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他们出现矛盾和迷茫的时候给予指引和向导。要激发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是主渠道。高校可以创造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实施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具体措施有:开设热门话题班会、开展朋辈小论坛、创办主题假期活动等。
总之,大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的优良学习习惯,不但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将直接影响到自己未来步入社会后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此,我们应予以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08-07(5)
[2]李金明.90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0(5)
[3]康·德·乌申斯基著.郑文樾译.人是教育的对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契诃夫著.李辉凡编选.契诃夫精选集[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
[5]张晓明,陈建文.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64
作者简介:苏泉(1983-),女,湖南娄底人,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辅导员,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曾长秋(19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