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2014-07-19黎应凤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实际转变提问

黎应凤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工程。

关键词:观念;转变;实际;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09-01

一、转变教师观念,教要得法求效,突出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滔滔不绝的宣讲中湮没了,观念的桎措,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的定势,这种定势下培养出的学生无从发挥主体性,因而教师现行情况下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要打破以往教师“一言堂”独霸课堂的现象,讲求方法和时效。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三让”;一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上采用朗读、范读等方式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悟。二是让学生有时间“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去寻找合理、科学的答案,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此后,教师再作点拨、归纳,这样学生收到的教育特别深刻。三是让学生有时间“讲”。课堂上我经常留给学生自由的天地,让他们自己讲,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讲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对“正当防卫”四个要素的理解,我让每个学生都讲一下自己的认识,举出自己的认识,举出自己看过、听过或经历过的不是“正当防卫”的例子,此举,加深了学生对正当防卫的理解,学生在讲述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发展思维也更具求异性、灵活性。

衡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重点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至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负担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我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作法,引导学生采用上述方式主动地进行学习,不仅动口、而且动脑、动手,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我们的要求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打造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

二、贴近学生实际,适时适度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由此可见,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有了问,才能唤起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的“提问”,也要激励学生主动的“发问”,只有这样,才能将教与学有机地融于一体,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才能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问题的活动过程。在政治课教学中,一节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是启发式,而启发学生的较为有效的手段便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鉴于这个原则教师便会形成这样的错误观点,提问便是启发式教学,问题越多越好。于是在课堂上从复习到导入,再到讲授,训练等等环节,无不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简直是一问到底。学生的所有精力都用在思考教师的问题上,哪有提出自己问题的机会?

课堂提问中,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师只提问少数尖子生,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的陪衬。二是向班级里学习差的学生提问结果是一问三不知,出现了教师恼火,学生难堪的尴尬局面。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问答活动,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些教师的课堂提出的问题设计得很科学合理,但为了赶进度、省时间,往往白问自答,或只找优生代言,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因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这样的提问仍是低效的,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旋即回答,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其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无论是否是哪方面的问题,才会澈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澈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实践证明,微笑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

猜你喜欢

实际转变提问
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