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2014-07-19于燕张小宁
于燕++张小宁
摘 要:俗语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是培养其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之根本。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控制教学过程。它贯穿于语文课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040-01
如何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提问是一问艺术,提问也要讲艺术。重在引导。如果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上能在上多下工夫,设计好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的方法,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的设计
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原则上要做到面向全班,先提后问,留有一定思考时间,把握时间,诱发引导,注意层次,因人而异。提问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攻克难点。所以教师要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深入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1、要有一定的梯度
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立即就迎刃而解,这就需要教师增加学生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要想办法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由浅入深循循渐进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分难度或者分层次提问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进而主动的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参与。教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学生开始的时候感觉到难度大,教师可预设难度逐渐提高的问题来,使难度降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每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层次的问题去思考,然后在同学间的相互提问,共同解疑的过程中,解决难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选准提问的角度
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如果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工接受程度,问的问题显得太“大”,学生就难以理解了。从提问内容角度看,要做到四问四忌: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重点出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难点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散乱无序。巩固性知识提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从提问对象角度看,做到四问四忌:高深或灵活性较大的题目问优生,他生复述,忌“枪枪卡壳”。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同学,忌“以情绪定人”。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忌“仓促上阵”。
二、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疑、乐学
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会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教育实践证明,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无拘无束的空间,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尽力构建民主、和谐、轻松的交流平台。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教师不能以师者自居,以权威者的姿态对待学生,要改变以往这种师道尊严的想法,因此,教师必须先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3、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
4、要注意提问次数要适度
一味地由教师“满堂灌”转变成一味的“满堂问”,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开口便是各种问题,大问题套小问题,问题层出不穷。似乎上课就是提问题,不提问题就没法上了。提问并非多多益善,提问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