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

2014-07-19马晓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涯信心定向

马晓风

自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在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新、老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不同专业学生在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生源地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一、引言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要想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能够满足并适应社会需要的持久就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全面认识自我和社会,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因此,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要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对象。对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1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65人,女生153人;大专生为110人,五年一贯制学生108人;来自农村学生149人,来自城镇学生69人;新生(一年级学生)102人,老生(二、三年级学生)116人。

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本问卷共设计了68道问题,包括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等六个方面,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完全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不确定”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完全符合”记5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越好。本问卷有很高的信度,总量表Alpha =.8153,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六个分量表的Alpha分别.7912、.6814、.7690、.6258、.8681、.6086。

施测时间为2012年10月,地点为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由心理教师担任主试,针对测试注意事项,测试前集中对主试进行了专业辅导。

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情况,详见表1。

由表1看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为166.18±31.38,说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认知程度(M=46.14)最高,环境觉知程度(M=33.44)次之,就业信心程度(M=18.22)最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均分分布见表2,总体得分小于117.62的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39人,占总数的17.9%;高于195.57的高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为41人,占总数的18.8%;处于117.62和195.57之间的学生138人,占总数的63.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程度较低的比例是很高的。

2.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3可见,男女学生在环境觉知、自我认知、职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这说明男生女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识基础都不是很高。但是,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男生(M=43.81)的规划认识得分显著大于女生(M=42.15),而男生(M=18.94)的生涯定向得分显著小于女生(M=19.91),男生(M=19.94)的就业信心得分显著小于女生(M=20.91)。

3.新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4可见,新老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生涯规划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老生(M=27.89)的自我认知得分显著大于新生(M=25.14)。

5.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个因子的平均数T检验

由表5可见,不同生源地学生在环境觉知、职业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p<0.05)。农村学生(M=24.42)的自我认知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27.84),农村学生(M=42.89)的规划认识同样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44.20),在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农村学生(M=252.04)也显著小于城镇学生(M=261.68)。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低职业生涯规划水平者占总数的17.9%,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高职生在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整体的知识基础较差,看待问题不全面,生涯规划意识也比较薄弱。二是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展不足,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40.7%的学生认为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但仍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更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可见高校并没有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业化不足,据统计,在高校心理咨询开展的较好的北京市,心理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万分之六,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万分之二,而在香港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5000,目前,全国已经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四是社会环境问题,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机制转换、观念更替的变革时期,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

受其影响,一些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不愿吃苦,而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爱好与职业的匹配性,不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而且不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

本研究还表明,一是男女学生在在规划认识、就业信心、生涯定向上的差异很显著,男生的规划认识得分显著大于女生,而在生涯定向上的得分显著小于女生,就业信心也显著小于女生,这说明性别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因素。二是新老学生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很显著,老生的自我认知得分显著大于新生。究其原因,老生比新生接触了更多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多的磨练,自我认识水平相对较高。三是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上的差异很显著,农村学生的自我认知、规划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总分显著小于城镇学生,这说明生源地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显著差异原因可能为,城镇学生所在环境信息量比较丰富,接触的新异事物也比较多,从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对较强一些。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多途径全方位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使其出色完成学业,成功就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孙庆玲.如何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J].时代经贸,2008,(6):68-69.

[2]赵立卫.职业生涯理论及其在大学生就业辅导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5,(3):54.

[3]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39.

本文系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1zcjg316。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信心定向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吐槽退役生涯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定向越野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