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2014-07-19李彬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机电英语教学

李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械制造业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机电设备。但是,我国严重缺乏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人才。因此,如何改革我国高职的机电专业英语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和探讨。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基础上,提出探索性意见。

机电专业英语培养模式学习兴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机械制造厂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提过自身产品质量和技术装配水平,大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机电设备。与此同时,大量外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纷纷进驻我国机械制造市场,所以既懂专业又懂外语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方向,但是我国却严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现在,各高校已先后开设了机电专业英语课程,如何能使课程开设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是急需我们广大教师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课程组教学实践,浅谈我校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校重视度不够

专业英语,是英语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体,既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它是有别于基础英语的,但是大多数院校注重基础英语忽视专业英语。据调查,目前50%以上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院校也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课时少,多班合堂授课,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导致,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条件不足。

2.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机电专业英语的教材种类繁多,但是多数教材比较枯燥无味,偏重词汇,专业性不强,实用性差,而且有的教材难易程度把握不好。学生拿到这样的教材普遍反映枯燥无味,不知如何下手,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基础差,兴趣低

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底子薄弱。多数在学习公共英语时已非常吃力,由于专业英语其自身一些特点(专业术语多、结构复杂、句子长且枯燥),使多数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心理。

许多学生认为,机电专业英语是考查课,同时自己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会用到机电专业英语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从心理上对机电专业英语的学习不重视,从而造成学习兴趣低。

4.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粉笔+黑板”。在教学中,教师先就一些专业词汇进行讲解,然后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最后讲解课后习题。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

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1.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

坚持“以实用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目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展开教学活动。将课程分为Mechanics、CNC、Electronics & Information和Application 4大模块,每个模块下设一些小的任务。比如,在Electronics & Information中,我们设置其中一个小任务,就是利用AT89C52芯片设计一个8个流水灯控制系统。这个小任务与前期学习的单片机课程相结合,在同学们能看懂单片机芯片的英文技术说明书基础上,编写程序实现流水灯控制。这种任务驱动的方法既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

坚持小班化授课,根据课程需要不断变化教学场地,比如介绍数控机床授课地点选为实训中心机加工车间;PLC产品介绍选为PLC实训室;电子产品介绍选为单片机实训室等,给学生创造一个逼真的企业现场工作环境。将多媒体、CAI课件、视频、动画、产品实物和发达的网络资源等引入课程之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讨论法和引导文法等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2.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生产实践,自编教材

教材内容与质量决定教学水平与质量,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鉴于大多数机电专业英语教材中内容专业性不强,以科普性文章和专业概论为主,对专业上常见产品说明书和设备使用手册等实用性文献很少涉及。课程组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点,自编《机电专业英语》校本教材,内容以国内常用一些设备、软件、电子产品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为主,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达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

3.上好第一堂课,引导学生认识机电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堂课不讲课程内容,而是进行了一次有趣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高考英语成绩及格与不及格比例几乎达到1︰1;只有36%学生认为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会用到英语;有87%的学生认识到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有差别;有64%学生想学好英语但是感觉困难很大;只有49%的学生认为学习机电专业英语是有必要的,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畏难心理严重,对专业英语学习重视度不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我国机械行业发展和机电设备发展视频和图片,以此引发同学们关于专业英语在行业发展中地位探讨,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机电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活跃第一课堂,创新第二课堂

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被动学”局面,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比如,新单词的学习,让学生来当老师。学生在教授新单词前需要自己掌握这一部分内容,课下他们需要提前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和组织如何与其他同学分享他的成果等等,化被动为主动,有效提高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能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英语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需要,课后我们开创了第二课堂,定期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到企业参观、组织学生观看优秀英文电影、组织学生排练英文话剧等等,夯实基础,提高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为满足企业对既懂外语又懂专业人才需求,我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组坚持“以实用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目标,对我校机电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课程实用性,改进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在机电专业领域内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俊.浅谈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1.

[2]杨乐.机电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05).

[3]王玮.浅析机电专业英语教学[J].职业技术,2009,(03).

[4]李春侠.关于《机电专业英语》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新西部,2012,(15).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机电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