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的构建

2014-07-19董云吉王春秀张丽剑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业大学目标

董云吉+王春秀+张丽剑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生在校学习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使其成长成才的关键,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应包含学习动力的自我激发能力、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能力、学习方法的自行设计能力、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管能力、学习结果的总结评价能力等方面内容。文章构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机制,并针对具体的实施办法进行了论述。

自主学习大学生引导机制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市场对其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等问题。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其健康成长、全面成才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更是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否快速适应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能力最早由Henri Holec在1981年提出,他把“自主”定义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制定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Arnold在1999年指出,自主学习能力由心理支持和技术支持组成,心理支持是学习指动机及其影响因素;技术支持是指学习者确定目标的能力、选择方法任务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自我监控的能力、选择评价标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可以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度、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偿,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必要条件。

根据以上观点和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时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学习动力的自我激发能力、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能力、学习方法的自行设计能力、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能力、学习过程的自我监管能力、学习结果的总结评价能力等几个方面。简单地概括,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评估反馈四个闭环控制环节。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心理能力,而且是一种社会能力,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还是一种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综合能力。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的构建

1.唤醒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自主学习意义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早已习惯于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思想懈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缺少正面引导、不会进行合理的学习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其掌握终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始终保持其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在大一阶段就应引导他们对大学生活甚至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然而,新生刚入学后就马上开展生涯规划是很难进行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生活特点、专业状况等问题还不了解,他们首先应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所以,在第一学期应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和生涯规划知识的宣讲工作,唤醒他们的规划意识,通过学习生活的亲身体验认识和了解自主学习对于大学生活以及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激发学习动力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引发其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中学相比大学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良好的学业基础就不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进行专业的学业生涯规划更为现实和必要。学业生涯规划,即引导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而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确保其自身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的过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适应期之后再实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时机最适宜。在第二学期初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立项,根据学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设定自己的事业目标,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大学四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即引导学生自我激发学习动力。

3.绘制“大学成长路线图”供学生参考

在指导学生确定职业生涯路线的过程中,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将宏观的职业目标逐级分解为若干分目标,绘制出大学四年的成长路线图,让学生知道每个阶段应该学习什么,会遇到什么事情以及用什么方式面对和处理等,使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个预先的概括性的了解,以帮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方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发展规划以及阶段性的学习计划。

以笔者绘制的大学成长路线图为例,将某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大学生活按学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学期一个阶段,列举出每个阶段结束时学生实现的分目标或达到的某种能力、状态,这里称为“节点”,把这些节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毕业生的大学成长路径。根据优秀毕业生的特点不同,每个阶段的节点也不同,可绘制出多种成长路径,从这些路径中找出规律和因果关系,并有机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该专业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图,它是一个多阶段多目标的动态规划图。

4.分类指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监管能力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但取决于学习计划制定的科学性,更取决于计划能否得到充分的执行。低年级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比较欠缺,因此学习过程的督导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目标、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因素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组成团队,通过团队自主运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达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还可以引入心理学上团体辅导的形式,从专业的角度促进团队成员的自我认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5.阶段性评估反馈

自主学习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随着学习生活的进展应定期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检验取得的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不但把他们的学习活动做客观的记录,更要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记录他们自我总结评价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对计划进行适时和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使他们通过总结有所提高,以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充分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大学学习、大学生就业以及职业的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在对大学生涯规划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引导机制,即唤醒意识——生涯规划——分类指导——评估反馈的四步闭环自主学习引导模式。这种模式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实施三年以来,不仅使学生快速地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使他们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并融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摆脱了对于专业和职业的迷茫状态,学习目标清晰,学习活动有效,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吕开东,董云吉.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2,(21):95-96.

本文系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工作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业大学目标
“留白”是个大学问
艰苦的学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35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