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战争前后西南边疆地区电报业兴办述评*

2014-07-19曾繁花

关键词:文海电报光绪

曾繁花

(嘉应学院 社科部,广东 梅州514015)

中法战争前后西南边疆地区电报业兴办述评*

曾繁花

(嘉应学院 社科部,广东 梅州514015)

中法战争前后边防吃紧,各省使用电报传递文报的需求大增,出现了中国近代电报业创办的高峰。战事的需要,促成了西南地区创办电报业繁荣景象的涌现。战后中越边界开办商务,架设了西南地区的国际电报线,客观上推进了西南地区的边防建设和商务发展。中法战争期间电报线的架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西南这一长期的边缘地区演变成为前沿发展地带,客观上推进了这一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中法战争;西南地区;电报;国防;近代化

晚清,电报作为新兴通讯工具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的创办对中国近代社会有着重大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近代电报业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丁·电线》,艺文印书馆,1957年;邮电史编辑室:《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第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刘雪屏:《清末电信业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王鹤亭:《晚清中外电信交涉》,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马静:《电报在近代中国的创办历程》,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包羽:《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技术》,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孙藜:《“飞线”苦驰“万里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顾永杰:《晚清有线电报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刘博石:《清末吉林电信业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韩晶:《晚清中国电报局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余建贞:《传统与变革:电报的出现与晚清福建通信业的早期现代化》,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王海红:《电报在晚清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王东:《盛宣怀与晚清中国的电报事业(1880-190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陈秀秀:《近代安徽邮电事业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陈九如:《刘铭传与近代台湾邮电》,《史学月刊》2001年第4期,第61-64页;夏维奇:《晚清电旨电奏发展述论》,《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第124-129页。。学界主要针对电报业在近代中国的创办、洋务派与近代电报业、地方电报史等领域展开探究。中法战争前后,因战事的需要,中国近代电报业出现了创办的高峰。西南地区电报业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对西南边防以及近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学界对中法战争前后西南地区电报业问题的相关研究甚为薄弱。

中法战争期间,边防吃紧,地处西南边陲的滇、桂、粤使用驿站,往往文报迟滞,不利于战事。在两广总督张之洞、云贵总督岑毓英等边疆抚臣的主持参与下,以军政为主、商务为辅架设了一系列电报线。中法战争结束后,中越边界电线创办的商讨以及践行,开创了西南地区国际电报线的先河。

一、中法战争前后西南地区电报业的创设

在电报业创办之前,云南与中央之间主要通过驿站来传递文报,因道途窎远,故驿递文报往往迟滞。遇有紧急奏件皆由台站函递至广西南宁府左江道电局转电粤东,复由粤东转电京都。“查由云南蒙自县至广西南宁路程三十二站,山径崎岖,马不能驰,健夫传递至速亦须十日,途遇风雨阻滞往往十二三日始达。由南宁转电粤东计一日,由粤东转电京都计一日,从速计算来往共须二十四日,迟则必须一月之期……紧要事件甚多,似应由广西南宁接设旱电线直至云南,或在湖南接设至贵州以达云南,可否请旨敕部筹款办理以期速文报而应事机之处。”[1]云贵总督岑毓英上奏由于蒙自至广西南宁驿递迟滞,极力呼吁添设广西南宁直至云南的电报线。此外,李鸿章也上奏折呼吁:“广东距粤西边境数千里,粤西距云南边境又数千里,其间非驿站正道文报往返动须数月,声气隔绝消息难通。若徒受节制之虚名转贻以互相推諉之口,实诚恐误事不浅。”[2]

广西边界接壤滇、黔,南邻越南,西界缅甸,于边防、商务均关紧要,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二十二日,朝廷下谕旨令滇粤督抚筹办广西至越南电线,由龙州径至马白关,让张之洞转电广西抚臣潘鼎新、云贵总督岑毓英立即商办,以增速军报,并一再强调不得迟误。后来派员前往会同广西委员查勘沿途安线处所,发现滇粤交界山路崎岖,建工不易,费金甚多。“由广西龙州至云南马白关,以现设台站计之约二十三四站,自马白关至保胜五站,保胜至文盘州四站,文盘州至馆司关六站,馆司关至宣光三站,至兴化亦三站,又由马白关至河阳五站,河阳至宣光十一站,此由马白关出河阳一路程站也。”[3]若改从鄂接线由川入滇,沿途木料较易运办,且由沙石一路作为管线节省尤多,筹办更为尽善。经李鸿章奏请朝廷,“今奉谕旨李鸿章奏议筹云南电线拟改接鄂线由川入滇等因,钦此。”[4]后经多方考虑,摒弃初始计划,最后遵照费用相对少的方案施工,“其时因线路设立未周,费用较巨,再三筹议,无从办理。嗣后鄂川入滇,直达蒙自一路电线,业经奉旨建造”[5]1871。“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一月十五日,由蒙自县开工立杆安线起,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初七日已将滇线安至可渡河,与四川电线接合。”[6]

中法战争期间的战事,促成了西南地区省际电报业的兴办,后逐渐形成了省际电报网。光绪九年(1883年)法越抅兵广西筹办边防事机,紧急军报由驿站往来时虑迟缓,经前督臣张树声会同前广东抚臣裕宽、前广西抚臣徐延旭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奏明将广州电线展至龙州。据总办电报事宜直隶候补道盛宣怀,详称光绪九年(1883年)十一月十八日奉札委办广州至龙州电线以通军报。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两路工程经该道盛宣怀征调部署前后仅半年全工告竣,所有经费十万二千余两,核之原估十余万两之数有减无浮,广州至龙州计程约一千六百里[7]。

两广电线造至梧州,并展至南宁、龙川等处。因广西省设立防营,兼有勘界、商务事宜,均关紧要。自梧州至桂林省城相距七百余里,尚未设有电线,文檄往来迟滞,若非设立官报,不足以通消息而速事机,广西梧州至桂林省城电线的创设于是提上日程。1886年11月,经张之洞檄委电报局委员候选直隶州知州沈嵩龄,督饬员弁,由梧州开工,经昭平、平乐、阳朔至桂林省城,共造线路六百四十五里,一路均属高山峻岭,幸督促力度大,夜以继日赶进度,终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四月十五日竣工,并在桂林设立分局一所。因考虑线路过长,巡护难周,于昭平又添设报房一所。此外,在已创办的电报线彰显其灵活性的效应下,顺势兴建了广西钦州至东兴段的电报线,“又雷、琼、钦、廉,前经一律展设电线,节节灵通。惟钦州至东兴仍需由驿站投递。嗣因传递勘界官报所关甚巨,当于去年十月间饬委员沈嵩龄分饬赶造,由钦州历防城、茅岭抵东兴,计线路三百二十里”[5]1867-1868。

电报在中法战争中对军务所体现出的重要性以及优势,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战后西南地区电线的创办。“(岑毓英)臣等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会同两广督臣张之洞具奏拟请各路添设电线一折仰蒙恩准在案,并准两广督臣张之洞将广西南宁府所设电线接至云南剥隘地方,定于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开工等因。”[8]西南地区的通讯事业进入了一个开创性的历史发展时期。

中法战争前后在两广总督张之洞、云贵总督岑毓英以及直隶候补道盛宣怀的主持或协助下,清政府在滇桂粤之间架设了系列电报线,迅速形成了一个电报网络(见表1)。

表1 中法战争前后滇桂粤之间系列电报线

中法战争前后,清政府在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架设的各路电线纵横数千里,“近年该省开办电工,除由广西梧州分达南宁、龙州等处外,又造梧州通桂林之线、南宁达剥隘之线,而广东则由高、廉安线以达钦州、琼州,纵横三千九百余里”[10]。西南电报网络的逐步创办,既对改变西南地区传统落后的驿传体系传递军政信息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彰显了中国民众的智慧与坚强意志。这些电报网络所经之处大多条件恶劣,高林密布、瘴疠薰蒸,在各军攻剿吃紧之时万分危险。各路员弁工勇人等,悬军深入,毫无退避,以致瘴气中毒死去者众多。西南边陲瘴疠荒远,航海登山、蒙瘴冒险,实为向来所未有。“南宁至剥隘一路,该处山岭崎岖,人烟稀少,逆水转运将及千里,其艰险亦复相同,殊为备极劳瘁。”[5]1873中国民众筚路蓝缕,在艰难竭蹶中取得的电政成就可谓极其辉煌。西南电线接通,则中华各省电线南北两支并行互用,有益大局实非浅鲜。

二、中越边界接线论争

云南僻处西南,界连缅甸、越南等。琼州(今海南)孤悬海外,其海防与越南遥遥相对,广西廉州所属海面以及钦州所属陆地皆与越南相接。法国趁着越南政乱国危进行侵占,发动了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侵略越南继而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史称中法战争。中法战争期间,我方停止拍发法国所有跟战争有关的任何明暗码的电报,给法国以致命打击。战后,法国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四月二十七日立定的《中法会议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第四款规定:“越南各地方厅中国人置地建屋、开设行栈,其身家财产俱保护安稳,决不刻待拘束,与最优待西国之人一律,不得有异。中国官商所寄往来公文、书信、电报经法国邮政电报各局一律递送并不阻止,中国待法国人亦照此一律优待。”[11]546

中法战争结束后,据《中法续订界务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与法使恭思当就边界问题进行反复辩论,将猛梭、猛赖一段划归越界,其南丹山以北、西至狗头寨、东至清水河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约计收回各地段不下四百余里。此事煞费唇舌始达此协定,随后将各处界址照约并按图由地方官会同驻越之法员申划清楚,设立界牌。界务既定,即商讨接办商务事宜。“其余善后各事宜屯田,应如何兴办防兵,应如何分戎,该督抚务当详细筹商,次第经理界务既定,即须接办商务。岑毓英前奏布置边防折内有蒙自为通商要津之语,现准蒙自设立领事开办通商正相脗合。”[12]准蒙自设立领事、开办通商,蛮耗系保胜至蒙自水道的必由之路,准其分设领事属员与中国分设之税司互相稽察。云贵总督岑毓英认为“此事实有益于商务,不免有碍于防务……若在蒙自通商,计入内地水路程途已三百余里,设防在外,通商在内。险要已失,如仍置外防,则虚糜饷粮项。如竟撤外防,则边要难守。反复推求,实在堪虑,不可不防。且蒙自三属猓夷世业,砂丁炉户皆若辈充当狂悍难驯”[13]。

云贵总督岑毓英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上奏筹防滇边折时也谈及此问题:“云南临安府蒙自县属之蛮耗,开化府属之新街、老街,安平厅属之安边,广南府宝宁县城属之普梅者赖一带均地处极边,接壤越南所属宣光、平原、交冈尾等处,即逆匪黄崇英等窃踞之区也。十数年来道路梗阻,声息不通。”[14]若此中越边界开通商务,“于日后至滇省汉夷杂处,民情素称顽悍,一见洋人入关难免不疑惧生事”[12]。

中法战争后中越接线提议起于法国,接线一事总办电报事宜东海关道盛宣怀禀称:“法国陆路电线自镇南关边外起,以达越南东京至西贡,并通越南各内地;又由西贡接通英线至暹罗之都城彭高地方,且绕出缅甸至印度等处。中国陆线如与接连,则价目较海线便宜。以上各处电报,皆可由此线转递获利,诚于中国有益。中国电线既与英丹海线接连,法线事同一律,只须章程严密,中国界内不准该国陆线侵越尺寸地步,亦不准该国设立电局,无事时不防接线以收利益,有事时仍可断线以示隔绝,自无窒碍。”[15]2643-2644李鸿章以在朝廷大力倡导创办电报有利商务海防著称,他认为“泰西各国遍设电报通消息于数万里外,旦夕往还呼应,臣以中国洋务海防诸大端事机皆关紧要,非此不能灵捷,即商民之转输贸易者亦可藉此以速致有无,而广收利益”[16]。在中越接线问题上李鸿章与盛宣怀意见相似,认为“外洋各国电线彼此相接以通平日商报而资养线经费,各国均无禁止接线之例……中国电线久与英、丹两线相接,藉通中外消息,甚于大局有裨。今与法线接连,藉收商报之利,有事时断线阻信,仍可操纵由我”[15]2646-2648。“法国旱线自镇南关边外达东京西贡各处,中国旱线如与该线相接,则以上各处电报自可接转,已准总理衙门咨,允其接连。”[17]414东海关道盛宣怀与法国驻津领事林椿议定滇粤边界中国电线与越南北圻法线相接章程十二条中规定:“所有电报,由中法相接之旱线收发传递者,均照万国公例所定欧洲以外电报章程办理。至于中国与北圻、越南西贡、真腊来往电报算字一节,照万国公例所定欧洲以内电报章程办理。”[15]2653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七月,法国驻津领事林椿奉其本国之命,前至烟台与盛宣怀会谈,拟就广西之镇南关电线与越南北圻之同登地方法线相接事宜制定条例十一条,并另加专条,大致以设局造线,彼此各至分界处所为止,不准侵越边界尺寸地步,其饬系传报章程及报费数目。最后达成协议,“中法电线订明在三处相接:一,法国在北圻之同登地方电局,与中国广西省之镇南关电局,互相接线;二,法国在北圻之芒街即蒙开地方电局,与中国广东省之东兴电局,互相接线;三,法国在北圻之保胜即老开地方电局,与中国云南省之蒙自电局,互相接线。此条款俟明奉中国国家批准之后,镇南关与同登两局迅速接线;至于东兴与蒙开,并蒙自与老开两处,订明条款批准后十八个月之内接线”[15]2651-2652。

清廷朝野在中越接线问题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接线并无大益且多费周折。张之洞引用参赞博来说帖内云:“英国原有大东水线可达各国,中国旱线虽接,仍须由水线转寄,价虽稍廉,迟速迥异,且多周折,时须修理,将来线报未必能多。”[17]414-416第二,无事接线收利甚微,有事断线受累备受法国诟病。“东兴、南关界邻越境,中国设电,本欲我之军报速过于人,如法亦可用,则与法共其利,且为法占其利矣。至有事断线之说,一日不失和,一日不能断。广西太平府、上思府,广东钦、廉等处,皆多教堂教民,龙州系商务总汇之区,尤逼肘腋,万一有事,虚实机宜,彼皆顷刻可达,避长攻短,尽泄密谋,及至决裂断线,战守之先机已失矣。或谓教民到处皆有,然边关险要之区,电线军情,所龙州即不接线,彼亦可由香港、海防转寄,然紧急呼吸之际,一迂一直,利钝即殊。教民固随处有之,然边关险要之区,电线军情,所系与寻常内地情形似难并论。”[17]414-416第三,“东兴之线已撤,龙州、钦州之距离界或百数十里或二百余里,断无为法国特造远线,待其来接之理。且东兴一带,人情浮动,边民难处,时思与法相鏖。倘知此线系法国特造远线,难保不聚集多人,生事毁拆,文武官弁相距较远,恐弹厌照料不周,转多枝节……我代洋人传报,后累实多。未与接连之线,洋人尚敢无理挑剔,如其既与连接,彼此相共,或迟或误,彼更有词”[17]414-416。“不知中国自设电局,本无一事,何苦而为此也!”[17]414-416张之洞在中越接线问题上,体现了其经世致用、务实的态度,也反映了在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近代化的两难,中国人民一方面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改变落后状态,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外人借此干涉中国内政,这彰显了反抗侵略追求近代化的艰难。

三、电报业对西南边防建设与近代化的影响

电报不惟有利于商民,实于洋务海防大有裨益。早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桢曾奏请在闽境兴办电线速通军报业,但遭拒绝。光绪五年(1879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海口炮台之间架设电线,试通电报,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光绪六年奏准试办陆路电线,选派布政使衔直隶候补道盛宣怀,从天津至上海一路办起,工峻后,南北官报、商报瞬息可通,成效立见。”[18]光绪八年(1882年),“两广督臣曾国荃等现因英商议设水线至省,饬粤商兴造陆线以拒敌谋,业有成局,可知风气渐开,南中官民皆知电报为有益军国商旅之事”[19]。此后,兴办电报风气渐开,在中法战争前后掀起创办电报业的高潮。

电报作为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在近代中国的传入同侵略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期间也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的海疆危机让清政府充分地认识到信息传递速度的重要性,军机迟误会注定不利的战争结局。在中法战争前后,清廷各阶层对架设电线的态度以及对电报价值的认识大体取得共识,这是促成此期间西南地区电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法战争以前,广西是中越陆路贸易的主要通道,自元明清以来,中央政府一直规定中越贸易一律经由广西,同时,广西也为安南、占城、暹罗等国朝贡贡道[20]。光绪初年,有提议开放云南与越南通商,但云贵总督岑毓英极力反对,认为:“滇省地瘠民贫,大乱之后穷困愈多,百姓负贩营生,沿途照纳税厘,所余蝇头之利藉资糊口,如洋人来滇通商。彼族多钱善贾又只纳半税,不上厘金,垄断独登,穷民生计尽为所夺……通商一节在云南穷远之省窒碍难行,不能不慎之于始。”[21]岑毓英的担忧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云南与越南一旦通商,外国商贸在此地发展的潜力和对中国的威胁。

法国在战后极力要求建设越南与中国境内电报,其重要原因早在修筑中越铁路时就有暴露,云贵总督岑毓英曾一针见血指明法国意图觊觎云南边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由该处(奠边府)修路到云南之元江、他郎、普洱各府厅州县交界地方,意在窥伺滇省五大茶山及个旧锡厂”[22]。“(法人)常有兵轮在广州湾一带往来游戈测量水道绘画形势,其处心积虑盖欲于粤之高雷等处得一囤煤泊船之所内以握省港之门户外以联越南之声援且可窥视琼廉垄断矿利,蓄意已久。”[23]法国觊觎中国西南地区资源,具有侵略意图的开发,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通讯运输的近代化,这是新事物在近代中国推广伴随着列强侵略意图的共性。

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法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了《中法合订越南条约十款》(又称《中法新约》或《李巴协定》),该条约规定:“中国在中越边界,北圻与滇桂粤各省陆路设置商埠,开放通商,中国允许法人到滇桂粤边界通商,并减轻关税。”[24]《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卷二十)第二款规定:“按照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所定和约第一款,两国指定通商处所,广西则开龙州、云南则开蒙自,缘因蛮耗系保胜至蒙自水道必由之处,所以中国允开该处通商,与龙州、蒙自无异,又允法国任派在蒙自法国领事官属下一员在蛮耗驻扎。”[11]650

由于西南地区地处边陲,边疆抚臣主要从靖边卸侮的军事角度出发创办了系列线路,如两广总督张之洞架设了梧州-桂林、钦州-东兴等重要线路。在中越边界接线与不接线问题的争论上,张之洞把边防置于商务之上。张之洞在电政事业上以政治用途为主,以经济目的为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现代科技传播轨迹的特点。

因中法战争,使得西南边疆这一长期的边缘地区演变成为前沿发展地带,历史的机遇使得该地区进入了近代化的历程。西南地区边陲远离清政府统治中心,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日显迫切。清政府于1889年相继将广西龙州、云南蒙自开辟为商埠,修筑滇越铁路,开设电报。国际通讯网络的形成、滇越铁路的开通以及电报网的创设由构想到成为现实。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和越南逐渐形成了近代区域性贸易圈,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西南地区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发展。中法战争尽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这一时期应时代的要求所创办的电报事业、引进的先进通讯技术,客观上加快了西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1] 岑毓英.拟添设云南电线以速达文报片(光绪十一年六月初八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0.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550-2551.

[2] 李鸿章.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密陈越南边防事宜折(光绪九年四月)[G]//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255.

[3] 岑毓英.陈覆滇粤商接电线片(光绪十年九月初二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2.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343-2344.

[4] 岑毓英.会勘川滇安接电线片(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三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5.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653.

[5] 张之洞.添设各路电线折(光绪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M]//王树枬.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奏稿·奏议二十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6] 岑毓英.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云贵总督岑毓英奏[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96.

[7] 张之洞.广西梧州至龙州展设电线动用经费开单报销折(光绪十一年七月初一日)[M]//王树枬.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奏稿·奏议十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1100-1103.

[8] 岑毓英.滇省至腾越添设电线折(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二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3081-3084.

[9] 张之洞.展设钦廉雷琼电线片(光绪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M]//王树枬.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奏稿·奏议十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1057-1060.

[10] 岑毓英.光绪十四年二月二十日云贵总督岑毓英奏[M]//中国史学会. 洋务运动: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398.

[11] 许同莘,汪毅,张承棨. 光绪条约:卷17[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12] 岑毓英.覆陈滇省界务商务及防务情形折(光绪十三年六月十三年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8.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961-2968.

[13] 岑毓英.密陈先在蛮耗试办通商片(光绪十三年六月十三年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8. 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971-2972.

[14] 岑毓英.越南有警筹防滇边折(同治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8.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1071-1073.

[15] 李鸿章.中法接线折(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M]//章洪均,吴汝纶.李肃毅伯(鸿章)奏议:卷11.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16] 李鸿章.创设电报请奖折[M]//章洪均,吴汝纶.李肃毅伯(鸿章)奏议:卷10.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2379.

[17] 张之洞.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两广总督张之洞奏[M]//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六.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8] 李鸿章.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历年创办沿江沿海各省电报先后告竣事(光绪十一年十二月)[M]//沈桐生. 光绪政要:卷11.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579.

[19] 李鸿章.商局接办电线折[M]//章洪均,吴汝纶.李肃毅伯(鸿章)奏议:卷8.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1965-1966.

[20] 韦福安.略论近代中越陆路贸易通道格局的变迁[J].中国市场,2008(19):104-105.

[21] 岑毓英.滇省碍难通商片(光绪元年四月二十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9.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1331.

[22] 岑毓英.探报缅越边事片(光绪十三年二月初二日)[M]//岑春蓂.岑襄勋公(毓英)遗集:卷28.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2919-2920.

[23] 谭钟麟.法人越占广州湾请速定界折[M]//谭泽闿,谭宝箴,谭延闿.谭文勤公(钟麟)奏稿:卷20.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1209.

[24] 雷禄庆.李鸿章新传[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574.

(编辑:段明琰)

Southwest Border Areas’s Telegraph Initiate Research before and after the Sino-French War

ZENG Fanhua

(DepartmentofSocialSciences,JiayingCollege,Meizhou514015,China)

The instances of provinces using telegraph to send Datagram greatly increa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ino-French War with border tensions. The telegraph arrived at an unprecedented peak in Southwest China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war. After the war, China and Vietnam set up a business in the local border, at the same time,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line opened up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erection of boundary telegraph line. It had advanced obje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west border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with the founder of telegraph lines. The erection of telegraph lines during the sino-French War and the developmant of Foreign trade made the long edge of the area evolve into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which was the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make the Southwest into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Sino-French War; southwest; telegraph; national defense; modernization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3.013

2013-11-06

曾繁花(1980-),女,广西岑溪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K26

A

1673-8268(2014)03-0065-06

猜你喜欢

文海电报光绪
电报方程的正双周期解:存在性、唯一性、多重性和渐近性
毛泽东的绝密电报与湖南和平解放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文海红国画展
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与绝活
传“电报”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贵人
Scholar and East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