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探讨

2014-07-19刘秀敏周俊杰

武警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增加量产次体重增加

刘秀敏,周俊杰,尹 静

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探讨

刘秀敏,周俊杰,尹 静

体重;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1]。GDM是指在妊娠过程中首次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情况[2]。GDM对于母婴的危害比较大,如:妊高症、泌尿系感染、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症状的发生率增加[3]。为了研究GDM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产妇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笔者对我院产妇的体重增加量与GDM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01至2012-12年在通州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21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GDM组产妇共126 例,平均(28.12±3.24) 岁;健康组的产妇共2070 例,平均(27.66±3.16) 岁。研究对象中排除既往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史者的产妇。按照孕妇孕期体重绝对增加量分为3组,即A1组:体重增加量<9 kg(n=139),A2组:(9~18)kg(n=1422),A3组:>18 kg(n=635)。按体重指数增加量分为3组,B1组:BMI增加量<4,B2组:4~6,B3组:≥6。根据孕妇孕前BMI和孕期平均每周体重增加量分为,C1组:体重增长超标者;C2组: 体重增长未超标者。

1.2 GDM诊断标准 GDM判定依据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 在 2010 年推荐的 GDM诊断标准[4]。体重指数(BMI) =体重(kg) /身高2(m2)。

1.3 孕妇体重增长正常指标 BMI<18.5 kg/m2的孕妇每周平均体重增加量为0.31~0.45 kg,BMI 18.5~24 kg/m2的孕妇平均每周增加体重0.29~0.40 kg,孕前BMI>24 kg/m2的孕妇平均每周增加体重为0.18~0.29 kg;超过以上增长范围则为体重增长超标[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产妇的年龄、体重增加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指标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孕妇孕前体重、孕前BMI的比较 GDM

组的孕前体重、孕前BMI均高于健康组(P<0.05,表1)。

表1 两组孕妇孕前体重和孕前BMI的比较 ±s)

2.2 文化程度、产次比较 两组在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GDM组和健康组孕妇文化程度、产次的比较 (n)

2.3 体重增加量、体重指数和体重增长正常与否的比较 体重绝对增加量高于18 kg组的GDM的发病率最高(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绝对体重增加量的幅度升高GDM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BMI增加量≥6组的发病率最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呈现体重指数增加幅度越大则GDM的发病率越高的趋势。孕期体重增长超标组GDM的发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产妇不同体重变化的指标与GDM发病率的比较

3 讨 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超重和肥胖人数日益增加,孕妇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孕期肥胖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糖尿病是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一大疾病,GDM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肥胖是GDM的高危因素[6]。

3.1 GDM组与健康组孕妇在孕前体重、孕前BMI方面的差异 本研究发现,GDM组的孕前体重、孕前BMI均高于健康组,这与国内很多报道相一致。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孕前肥胖可以引起GDM发病的增加。Torloni 等[7]通过调查发现:孕前 BMI 越高,GDM发病率越高,肥胖组的发病率是正常组的 3.01 倍。研究证实肥胖妇女易患 GDM 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有关[8]。 孕前 BMI 超标和孕期增重过多,糖、脂肪堆积,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含量低,导致相对胰岛素不足,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形成胰岛素抵抗,再加上胎盘分泌的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即生理性胰岛素抵抗,两者相叠加,从而使胰岛素抵抗加剧;虽然妊娠期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但仍不足以克服胰岛素抵抗状态,最终导致GDM[9]。据报道孕前肥胖的发病率从 1993年到 2003 年增长了 69.3%[10], 这与 GDM 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有密切关系。 要减少 GDM 的发病率,孕前控制体重尤其重要,孕期更要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积极控制体重及体重增长速度。

3.2 GDM组和健康组孕妇在文化程度、产次方面的比较 本研究发现GDM组中初孕妇的比率与健康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相关报道[11]一致,故笔者认为产次可能不是GDM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关于文化程度的结论与薛红艳[12]研究结论一致,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孕妇受教育程度越高,则越重视孕期饮食的合理搭配,能够摒弃传统的老观念,更愿意通过自学或咨询获取与妊娠相关的知识和理念,所以可以拥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3.3 体重增加量、BMI和体重增长正常与否对GDM发病率的影响 孕期体重绝对增加量超过18 kg孕妇GDM发病率最高,BMI增加幅度≥6组的发病率最高,体重增长超标组GDM的发病率高于体重增长未超标组。这与相关报道[12]结果相一致,这可能与孕妇孕期体重的增长幅度大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3,14]。孕前孕妇体重增加过多或增长速度过快造成妊娠时胎盘分泌的激素引起生理性的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代谢异常,而体重增加又加剧胰岛素抵抗进入恶性循环的过程[15,16]。

综上所述,孕妇体重增长幅度过大或孕期BMI增长过多与GDM发病密切相关,与增长幅度呈正相关性。及早认识GDM的危险因素,并在早期对高危孕妇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有效地发现和预防血糖异常,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生优育以及降低我国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都有着深远意义。

[1] 陈纪芳. 妊娠合并糖尿病56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 2009, 20(2): 52-53.

[2] 杨慧霞,董 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8(3):129-131.

[3] 侯素珍.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23(1):57-58.

[4]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Metzger BE,Gabbe SG,eta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 Diabetes Care, 2010, 33(3):676-682.

[5] 姜百灵,张方芳. 孕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相关性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4):274-278.

[6] Lim S, Choi S H, Park Y J,etal. Visceral fatness and insulin sensitivityin women with a previous history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 2007,30(2):348.

[7] Torloni M R,Betran A P,Horta B L,etal. Pre-pregnancy BMI and the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meta-analysis[J]. ObesRev,2009,10(2):194-203.

[8] Leddy M A,Power M L,Schulkin J,etal. The impact of maternal obe-sity on maternal and fetal[J]. Rev Obstet Gynecol,2008,1(4):170.

[9] Kuhl C.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J]. DiabetesCare,1998,21(2):19-26.

[10] Kim S Y,Dietz P M,England L,etal. Trends in pre-pregnancy obesityin nine states,1993~2003[J]. Obesity,2007,15:986.

[11] 蔡李倩,范岩峰,许榕仙,等. 孕期营养及糖尿病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预测[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 11) :1616 -1619.

[12] 薛红艳,吴明媛,赵 远.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4(20):68-70.

[13] 范岩峰,许榕仙,蔡李倩,等.孕期体重增长及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结局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0):903-907.

[14] 赵亚玲,马润玫,梁 琨,等.母孕期高血糖及相关因素对新生儿体成分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289-292.

[15] 邵冰心,肖美群.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52-1853.

[16] 兰 枝.孕早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1084-1084.

(2013-10-23收稿 2013-12-20修回)

(责任编辑 梁秋野)

刘秀敏,大专学历,主治医师,E-mail: 504544845@qq.com

101100,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R715.3

猜你喜欢

增加量产次体重增加
红地球葡萄营养元素年需求特性
戒烟后体重增加问题新机制
黑龙江省和全国“十三五”期间三大作物单产变化分析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育状况及未来趋势调查报告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
正确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社会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