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己“嚼苹果”
2014-07-19刘素芹
刘素芹
2009年,广东12岁的高考小神童龚民说:“兴趣是最重要,当一个人有兴趣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会很专注,会很深入地去做好,当一个人没有太大的兴趣做一件事的时候,一点小小的外因都会成为他放弃的理由。”课改喊了十多年了,但是太多是换汤不换药,基本的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感到单调乏味,昏昏欲睡。要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恶性循环,关键在于创建学本课堂。
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之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创建学本课堂。学本课堂的内涵是,师生共同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目标。课堂中师生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不是“上对下”的关系,而是合作、对话、协商、发展的和谐关系。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展示对话法、问题发现法、思维训练法;问题导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而不是”一对多“的舞台式教学了。这样设计课堂活动,对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是至关重要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师引人入胜地精讲、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师生热烈有序地讨论三者结合。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历史课堂,全体学生始终参与其中,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高效课堂重在准备
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关键在于课前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课堂才会高质高效。课前的准备既包括学生方面的准备,也包括教师方面的准备。
课前学生要做的准备就是预习,把课本上的新知识拿过来预习几遍,让他们自己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记着内容读,写着感想读,练着习题读,想着问题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4w”法检查自己预习的情况,即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学会了什么,发现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弄不懂的问题。
教师课前要备的不仅有教材,还有学生。在教材方面,要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然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设计学习流程和活动,并在学习流程中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上起课来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备学生是要十分透彻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习、生活、家庭、爱好与习惯。而在每次上课前,还要有学生的“问题生成单”,使教师在课上能有的放矢。
二、高效课堂重在学法的革命
记忆的金字塔理论表明:讲授的方法学生获得知识的保持率在24小时后只有5%。也就是说,以往的教学让学生只知道1+1=2,而不知道为什么1+1=2。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缺少的是一种体验,一种知识的建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只是“闻苹果味”转变为学生自己“吃苹果、嚼苹果”的教学。虽然“吃苹果”的过程可能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学生的收获却是不可小觑。在“吃”的过程中,学生亲口尝到了“苹果”的味是酸的还是甜的,亲眼看到了“苹果”的颜色是红的还是绿的,还亲手摸了“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吃”完了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起“苹果”这一概念。这种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在24小时内的保持率是75%。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学习,吃着这个“苹果”。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定出时间、任务、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自学完这一课的内容,并解决教师给出的几个问题。
三、高效课堂重在合作学习
我们的教学方式急需转变,要创建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要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提高社会能力。小组合作式的团队学习,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建构自己的愿景,每个小组有自己的愿景,让学习愿景化,时时激发,增长学习动力。其次是角色的转变,设立学科标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实现个体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及小组学习承包化。回顾过去的教学模式,教师专注于授课,对于学困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学困生处在被忽略的边缘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有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本课堂里,学生要在组内合作学习,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要与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研究,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比较亢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提高了,差生自然就减少了。
教育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何为有效教学?何为有效评价?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张扬学生的个性还是压抑学生的精神,教育过程使学生感到愉悦还是痛苦,教育结果是让学生抵达生命的绿洲还是制造心灵的荒漠?这便是衡量教育有效与成功、无效与失败的准绳。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命中最富色彩的精神体验,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成长中最向往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