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2014-07-19刘萍青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刘萍青

摘 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本文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与主体地位。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参与教学;激发兴趣

一、让学生快乐参与语文课堂

1.课前三分钟演讲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在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在教学中,笔者把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先交给课代表,由课代表在课前组织学生准备每一课的导入语、重点句段、语法知识或基础知识,每节课派一个代表演讲,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课前三分钟讲解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学生都会精心地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由于每节课内容不同,学生准备充分,很多学生都积极地讲、努力地听,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变得勇敢自信,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时,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讲者,语文课堂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2.课前有效预习

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教师,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也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课上读课文的时间有限,所以更凸显了预习的重要性。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所以,只有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笔者认为,任务型的预习比较有效,很多学生都有动力完成。比如把教学生字词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每次上新课前都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这样按要求掌握对生字词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充分熟读教材。在教学新课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比较难掌握的生字词,特别要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这样实际上是组织了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巩固。这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这种课堂就像做游戏一样,每个置身其中的学生都会是快乐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1.导入激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语文课上,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教师一上课就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很快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与氛围中去,若要学生动心,先要教师动情。因此,讲述时,教师的情绪要尽快“到位”,语句说得要有感染力。

教学《长江三峡》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更是从惊涛澎湃的巨浪中看到了我们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深情地唱道,‘你从雪山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伟的一段——长江三峡展现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让我们来学习《长江三峡》这篇课文吧。”这样就使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了。

2.情感投入课堂,激活课堂

语文的高效必须有教师与学生的密切合作,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乐观、热情、饱满、自信。教师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每个学生都喜欢面部表情丰富的教师,教师脸带微笑能消除学生紧张、不安等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也很重要,语文教师的手势语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猜测并理解教师说的内容。实践证明,表情和动作丰富的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教师要和学生情感交融。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表扬,都会让学生的心里开花,进而更乐于表现,乐于参与,让教学有好的进展。

3.多样化的游戏教学,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也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一种游戏,学生有玩腻的时候,这就需要多样化游戏的出现。一句笑话、一段故事、一个表演,多种方式的教学能自始至终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事先让几个学生弄几样道具,在课堂上模仿古代诗人吟诗的样子,穿着长衫,捋着胡须,摇头晃脑。然后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都感到紧张有趣,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动作,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的诗也就背熟了。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让个性得到张扬。

参考文献:

[1]朱侠.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2(69).

[2]许士花.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3]胡顺卿.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教师,2011(10).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