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预习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

2014-07-19朱盛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预习方法预习习惯预习

朱盛

摘 要:课前预习在很多师生中并没有被认为是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环,即使他们中的某一部分意识到了其重要性,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或借口,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能贯彻执行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意识上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预习也是自学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显得迫切而重要。

关键词:预习;预习方法;预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预”则是个现实的问题。笔者根据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之教诲,加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根据所教科学学科的特点,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课预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让预习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习惯

预习即自习,即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将学知识进行的自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预习不仅对本学科的学习有益,而且通过预习的训练进而形成的自学能力还可让学生受益一生。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人才通常都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而学会预习即是走向自学之路的铺路石。当学生不再把预习当成一种负担,而当成一种日常习惯时,预习的价值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学生将预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也不例外。纠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和监测手段。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抓基础,凸显重难点

双基是根本,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预习达到掌握的目的。重难点则是本节课教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为此,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要对预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书面设计,或者口头布置切实可行并便于反馈检查的预习方案,切忌要求空泛,流于形式。例如在预习“杠杆”一课时,学生应通过预习了解生活中的杠杆,从而更好地理解杠杆的含义,进而通过预习掌握用以描述杠杆的几个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及阻力臂。而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力臂”的理解及作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学生有能力解决好,即使无法解决也能通过预习将重难点凸现,有利于学生课堂上有的放矢,突破重点。这种书面设计其实在各个阶段都可适用,只是随着学生对预习方法的逐步深入了解,有些内容就不必以书面形式呈现了,学生对于那些应该基本掌握的问题会自觉地掌握了。

2.因材施“法”

科学课中包含着多个科目,当然课型也很多。物理可以分为实验课和讲授课。不同的课型需要有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预习。对于讲授课而言,如果是完全陌生的知识,只需针对本节课设计即可;对于一单元的末节课,则需要以旧带新,举一反三;对于实验课而言,则需要对实验器材、实验过程进行大体的了解,特别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对学生加以重点强调,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失误或危险。比如:在学生进行酒精灯的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学生将“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这样的注意事项找出,并牢记于心,就可有效避免出现用嘴吹酒精灯的现象了。再比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摄子而不能用手”“电路连接时应先电路后接电源,拆卸时应先断电源,后拆电路”等,预习好这些注意事项可为课堂实验的有序展开奠定基础。

3.加强监督,让预习落到实处

笔者一直强调“重过程,轻结果”,预习更是如此。预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了解、探索新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要尽量让学生注重过程的实践,而不是简单地“找答案”。同时教师必须加强检查落实情况,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检查的手段也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通过对整体预习情况的评判,查找优点与不足,做出改进方案。例如:“重力”一课的学习就可采用检查方法。课堂根据预置的问题:什么是重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点等,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展开提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本节课知识。

4.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明白预习是学好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出于减轻学生负担考虑,在必要时教师可以每节课拿出8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习,使得预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成为一种学习方式,植入学生的心田。教师也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对学生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步领会预习的方法及好处。

总而言之,抓好预习环节,课堂上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敢于发言。预习得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新课的效率。当预习不再成为一种被动的活动而作为自主学习的一部分真正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时,就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多菲.语文预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刘小莹.初中语文阅读预习环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王佳.高一物理预习稿设计及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预习方法预习习惯预习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抓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思考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开展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探讨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