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分析及其培育策略

2014-07-19丁芳盛

关键词:道德行为内化道德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浙江舟山316022)

一、问题提出

道德认同 (moral identity)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体系中各种规范的认可和接受,即道德观念 (sense of morality)和个人认同(sense of identity)的统合,反映个体对道德品质(责任、公平、公正、诚信、同情心、助人等)认可程度。当道德价值被个体内化、认同时,个体会表现遵循道德原则行动的强烈动机。研究显示,道德认同驱动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如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1-2]、学术诚实[3]等显著相关。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进步,加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社会冲突层出不穷,屡屡出现道德失范现象,陷入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公德意识淡漠等困境,所以德育成效备受关注。道德认同是道德人格的核心要素,而道德最显著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评价等方式调节人们的行为,因此,道德认同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伦理问题,且意义深远。

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风向标。已有研究显示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只有较小程度的相关[4],道德榜样的道德推理与普通人无异[5],显然,纯粹根据高的道德认知水平是不足以预测一定能出现高的道德行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总体复杂,日常的道德生活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社会经验也说明道德认知对道德行为只能是有限的解释。道德认同是联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6]。阿奎诺等[7]的研究说明道德自我认同的评定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指出人格因素[1]、社会结构、家庭关系[8]、朋辈关系、道德氛围、道德行动机会等均能影响道德认同的发展,但针对大学生角色、人际互动情境影响道德认同的探讨还极少。因此,基于校园情境来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的现状,寻找各种具体培养策略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同,进而促进、完善年轻学子的道德养成。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省某普通高校学生800人参加本研究,最后实际回收问卷786份。被试平均年龄20.5岁(SD=1.26),其中男生 467人(59.3%),女生 320人(40.7%);人文社科类 336人(42.7%),自然科学类 451人(57.3%);大一 417人(53.0%),大二 246人(31.2%),大三 124人(15.8%);来自城市 201人(25.5%),城镇169(21.5%),来自农村 320 人(40.7%);担任过学生干部者 311 人(39.5%),仅任职寝室长 97 人(12.3%),一般学生379人(48.2%)。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Aquino和Reed[9]编制的道德认同量表(Moral Identity Measure)。该问卷包括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两个维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α系数为 0.83,其中外显维度的信度是0.77,内隐维度的信度是0.71。使用该问卷的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原始英文问卷由两名专业人员由英文翻译成中文,再请两名专业人员将中文回译成英文,前后英文问卷的表述基本一致没有歧义,由此形成正式中文问卷。[9]自编一般背景资料题,其中包含性别、年龄、年级、入学前的主要居住地、班级角色(是否学生干部)等各项人口统计学变量。

三、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认同的一般状况

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均分为3.36±0.42,其中内化道德认同均分为4.08±0.67,象征化道德认同均分为3.24±0.62。以配对样本 t检验,t=32.826,p<0.01,这表明大学生的内化道德认同显著高于象征化道德认同。

(二)差异分析

性别方面:男生的道德认同得分为 3.38±0.45,女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 3.39±0.38,两者道德认同差异不显著(t=-1.693,p>0.05)。专业分类方面:人文社会类学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 3.39±0.39,自然科学类学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 3.36±0.45,两者差异不显著(t=1.771,p>0.05)。常住地方面:学生来自不同的居住地,但不管是城市、城镇或乡村,三者均没有显著差异(F=0.004,p>0.05),也没有出现两两差异。

年级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道德认同均分差异显著(F=5.034,p<0.01)。大一学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3.39±0.38,大二学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 3.29±0.51,大三学生的道德认同均分为 3.39±0.36,其中大一和大二学生差异显著,大一的道德认同高于大二的认同(t=2.921,p<0.01)。大一和大三学生差异不显著(t=-0.131,p>0.05)。大二和大三学生差异显著(t=-2.100,p<0.05),大三的道德认同高于大二。

班级角色方面:班级角色主要界定为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三者道德认同差异显著(F=4.034,p<0.01)。其中,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3.32±0.43)和学生干部(3.41±0.38)之间差异显著,后者的道德认同更高(t=2.727,p<0.01)。仅担任过寝室长的同学(3.33±0.38)与学生干部者的道德认同没有显著区别(t=1.714,p>0.05),同时他们和没当过学生干部的同学也没有显著区别(t=0.213,p>0.05)。

以道德认同得分为因变量做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大学生的年龄 (F=3.771,P<0.01)、年级 (F=4.502,P<0.05)、班级角色(F=3.693,P<0.05)主效应显著,但三者交互效应不显著(F=1.028,P>0.05)。

(三)相关分析

研究探讨了道德认同与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参见表1。

表1 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班级角色(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道德认同的相关呈显著负相关,曾担任过学生干部者道德认同高于无任职的一般学生。

在内化道德认同方面,年级、年龄、专业与内化道德认同呈负相关,而性别与道德认同呈正相关。在象征化道德认同方面,象征化道德认同与年级呈正相关,与专业、班级角色呈负相关。

(四)班级角色、年级等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预测

研究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预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表4。

表2 年级、专业、班级角色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3 年级、专业、班级角色对大学生内化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年级、专业、班级角色对大学生象征化道德认同的回归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道德认同=3.615-0.044×班级角色-0.066×文理专业-0.039×年级;由表3可知,内化道德认同的道德认同=4.759-0.053×班级角色-0.180×文理专业-0.175×年级;由表4可知,象征化道德认同=3.450-0.078×班级角色。

四、讨 论

(一)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

结果显示,大学生被试的道德认同较高,其中内化道德认同高于象征化道德认同。内化道德认同对应自我价值感的内在自我,是自我对道德特质的内在认同,表现为道德特质在自我感中重要性的评价,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应公共的外在自我,是在人际互动中用外显的行为方式表现出自我拥有的道德特质的程度。大学生的内化道德认同高于象征化道德认同,反映了内在我比公开我具有更高的道德认同,但也指出了“行”与知的差距。同时,自我具有复杂性,除了道德认同外个体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自我认同,某些消极的社会认同(如功利、享乐等价值认同)会抵消道德认同的作用,并抑制道德行为的表现。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

研究发现,道德认同在性别、文理科专业、生源地方面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该是与当前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理念和举措以及政府的各类政策制度相关,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美德本身就经得起考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们的态度是接纳这些道德品质,加之各方条件中和作用,并不会因为大学生性别、专业、生活地的不同有显著差异。

研究也发现,道德认同存在着年龄差异。大一、大三学生的道德认同高于大二学生。究其原因,大一是刚刚从严谨治学的高中升上来,不论是学业还是生活,规范顺从、循规蹈矩者居多,道德认同因自律或因受约束而十分明显。大二学生更多涉足社会,好奇尝试,独立性更强,会刻意打破对自己的各种约束,或者模糊做事的边界。大三作为高年级开始面对规划未来,面对社会的选择,会再一次主动认同道德规范,遵循规范做事,这也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大学初期往往关联到青少年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需要顺利解决认同危机。

研究还发现,学生干部的道德认同普遍较高。相比较与一般同学,他们通常有更为积极的自我意识,会主动发起更多的人际互动,往往拥有程度不一的各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有着相对积极的朋辈关系,能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身为学生干部他们还有更多的道德行动机会,更容易主动挺身而出去尝试和承担任务。成长过程中的社会人际经验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们的人格特质,提高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感,有助于养成道德认同。

(二)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培育

1.倡导主流文化,坚定道德信仰

社会文化多元化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随之而来是价值多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学生在适应的过程中难免会迷失,在道德选择上产生困惑和盲从,甚至出现道德违规事件。道德教育的关键要引导大学生在多元的价值观的基础上梳理并建立合理稳定的核心道德体系,犹如一条清晰的主线来指引学生成长的路。

为此,高校要充分借助课堂内外不同力量开展多种方式宣传。核心道德体系是宣传内容的重点。在宣传途径上,借助思政课堂或其他任何可能的课堂为宣传载体,培养特定的校园文化品牌和尚德氛围,由高校师长的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人文精神、传统美德和道德信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2.丰富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实践活动

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应允许他们在这阶段接触各种道德价值观,尝试、反思,积极实践,形成自我同一性,进而形成健康的道德。[10]事实上大学生活初期,很多学生的确还处在完成自我同一性探索的时间点上,要加以引导,形成健康的道德观。

(1)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鼓励学生开展朋辈交往。国外已有相关研究发现积极的朋辈关系将有助于发展个体道德自律和道德责任感。[4]这些是道德认同的积极影响因素。大学生都希望得到同伴肯定、父母师长的赞扬和认同,在人际互动中才能实现这些期望,并构建起良好人际,进而有助于道德认同的养成。

(2)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培训、轮换、考核等管理制度,将他们打造成先进的青年榜样,鼓励、吸引其他青年人向组织积极靠拢,并建立更多的学生干部工作平台和交流机会实现学生的自我锻炼。

(3)研究指出积极或消极的群体道德氛围可以促进或削弱个体道德。[11]学校要有意识地打造一个积极的群体道德环境,营造向上、乐观、健康的校园文化。针对不同的年级特征,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如社会热点辩论、生命意义探讨等。

(4)定期组织社会活动,尤其是公益类、社会服务类活动。可以与社会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如团委、红十字会等,创造各种道德动机的机会,大学生通过主动融入各类社会活动,实践各种亲社会行为举措,在体验学习中培养公正、关爱、富有同情心等品质。

(5)通过组织团体辅导或班级活动的模式,或以班级为单位,或招募特定的校园学习小组为单位,研发、制定道德认同提升方案,开展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道德训练。如道德敏感性训练,道德觉察力训练、道德两难推理能力训练等各种专项学习,国外已有相关研究指出这种道德敏感有助于做出好的道德判断[12]、最终将以成熟有效的操作性强的成果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

[1]Hardy S A.Identity,reasoning,and emotion: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three sources of moral motivation[J].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6,30(3):205-213.

[2]曾晓强.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4):149-155.

[3]Wowra S A.Moral identities,social anxiety,and Academic dishonesty amo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Ethics Behavior,2007,17(3):303-321.

[4]Hardy S A,Carlo G.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J].Human Development,2005,48(4):232-256.

[5]Hart D.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identity[C]//Carlo G,Edwards C P.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51:Moral Motivation through the Life spa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Lincoln,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5:165-196.

[6]Marc H,Lamb,Michael 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An advanced textbook[M].3rd ed.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7]Aquino K,Reed II A.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6):1423..

[8]Hardy S,Bhattacharjee A,Reed A,et al.Moral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The case of adolescent parental socialization[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0,33(1):111-123.

[9]万增奎,杨韶刚.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的修订[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5):41-45.

[10]Burger J M,陈会昌.人格心理学[J].第六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1]Lapsley D K.Moral self-identity as the aim of education[M].//Nucci L,Narvaez D.Handbook of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30-53.

[12]Narvaez D,Bock T.Moral schemas and tacit judgement or how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is supported by cognitive science[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2,31(3):297-314.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内化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