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标题的意识形态——六国媒体对马航MH370客机失踪报道标题的对比分析

2014-07-19翁梦晨

关键词:新闻标题马航客机

翁梦晨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与一架载有239人的客机失去联系。该失联航班于00:27分从吉隆坡起飞,01:20分在越南胡志明管制区失联。据马航公布的失联乘客名单,其中包括154名中国乘客,7名澳大利亚乘客,4名美国乘客,2名新西兰乘客,2名加拿大乘客,1名俄罗斯乘客及其他各国乘客数名,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关注和持续讨论。笔者搜集了上述六国新闻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第一时间报道的新闻标题,参照特鲁[1]在“what the papers say”一文中介绍的分析模式,对各国新闻标题进行了批评对比分析。各国主流媒体对马航客机失踪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标题,直接、及时地披露出各国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操控和集团利益驱动。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得出,各国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关注点大相径庭,无论是对国民的关注,还是对事件内容的报道,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及倾向性。

一、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

新闻语篇作为大众语篇之一,与意识形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新闻标题则以其精炼的语言对新闻内容及中心思想进行富有特色的浓缩、概括,使其不仅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还反映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2]同一新闻事件,用不同的新闻标题进行报道,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3]

批评话语分析源于批评语言学,由Fairclough于1989年正式提出,是以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工具语言学理论,主要用于分析新闻等大众语篇,揭示语言结构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利关系。[4]19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本质和我们对它的需要与它所具备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必须满足使用者三个方面的需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

概念功能是指用语言来表达世界中的各种经验,即描述发生在周围的事件。概念功能反映人类各种经历,而及物系统又是表达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作者选择何种功能成分,选择何种体现这些功能的语类(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5]46人际功能是语言使用者身份地位、关系等的表达,主要通过情态和语气表达出来。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使用者将语言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利用语境提供的信息,使语篇成为一个统一连贯的整体。语篇功能包括说话者组织自己思想先后顺序的主位结构或对信息中心成分处理的信息结构。[5]46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将语言同社会结构和社会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

本文主要运用词语选择、语气、主位结构等分析工具,并借用Trew在“What the papers say”一文中介绍的分析模式,对各国新闻标题进行批评对比分析,从而挖掘出新闻语篇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该分析模式通过将句子分解成各成分因子——“第一参与者”,“第二参与者”,“过程”,“属性”和“环境成分并分析这些句子成分因子,揭露出句子的隐含意义。“过程”是指能够持续一定时间的动作、状态等,一般由动词和名词表示;“参与者”是过程所涉及到的实体,基本上是名词;“属性”是对参与者特性的判断;“环境成分”能够说明过程发生的原因、状态等。

二、新闻标题分析过程

分析的第一步,笔者找出马航客机失踪事件的四大核心关键词:1)Malaysia;2)plane;3)missing;4)passengers。由于标题是内容的精华,因此,对该事件的报道标题必须涵盖所有核心词。分析的第二步是找出各国新闻标题中所有的句子成分因子并一一罗列到表1中。第三步是用符号“+”标记出各国新闻标题中涵盖了事件核心关键词的句子成分因子。第四步是对比各国新闻标题中被标记符号“+”的句子成分并借助表格对各国新闻标题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摘录过程中,用名词形式写出标题中用代词或者省略的参与者并写入()中;用动词形式写出标题中省略的动词并写入()中;()中的成分因子不记入统计和数据分析中。

三、六国新闻标题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的语料是美联社(简称AP)——I.Boeing 777:One of the safest jets(I波音777是最安全的飞机之一),中国时报(简称CD)——Fears intensify for missing Malaysia Plane(中国对马航飞机失踪担忧加剧),俄罗斯之声(简称Rurv)——Malaysia Airlines“has lost contract”with Plane Carrying 239 People(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与一架载有239人的飞机失去联系),澳洲人报(简称Aus)——Malaysia Airlines Plane Missing:Aussies among the passengers(马来西亚客机失踪:乘客中有澳大利亚人),新西兰先驱报(简称NZ)——China-bound Malaysia Jet Vanishes with 239 People aboard(一架飞往中国并载有239人的马来西亚飞机失踪)以及多伦多星报(简称TS)——Search Begins for Missing Malaysia Airlines Plane Carrying 227 Passengers,12 Crew(一架载有227名乘客,12名机组工作人员的马航飞机失踪,搜救工作已启动)对马航客机失踪的报道标题。

新闻标题具有传递信息和总结内容的功能,是受众阅读新闻语篇的导读,因此,新闻标题必须与语篇核心内容息息相关;必须有涵盖语篇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必须客观公正及真实。Bell将新闻标题界定为新闻语篇的一种次语类(sub-genre),它表达了新闻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在新闻语篇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6]

马航客机失踪事件有四大核心信息关键词: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踪;载有239名乘客。该事件报道标题中缺了哪个关键词都是对事件的不完全报道。

笔者将各国新闻标题一一罗列到表1中,借用Trew的句式分析模式对各国标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表1 各国新闻标题的对比

新闻标题中,每个核心关键词都缺一不可。从表1中可以看出,标题中涵盖了全部核心关键词的有Rurv,Aus.,NZ和TS报道。CD涵盖了三个关键词,而AP仅有一个。

从表1中,可以看出Rurv新闻标题涵盖了事件的所有关键词,并且毫无任何主观感情色彩的掺入。由此可以得出,Rurv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直接、全面的。

Aus.新闻标题的参与者是Malaysia airlines plane,Aussies,passengers。Aus.媒体刻意省略了乘客人数,仅强调客机上本国乘客的安危并将Aussies置于第二过程的第一参与者,忽略了他国失联乘客的存在,其撰写的新闻标题充盈着对失联国民的急切担忧。

NZ标题的参与者是Malaysia jet,230 people,基本与Rurv一致。虽然两者的参与者基本一致,但过程动词的选择大相径庭。Rurv用了lost contact with来描述客机失联,而NZ用了vanish一词来表述客机失踪。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lose contact with的意思是失去联络;vanish用作不及物动词,其意思是消失,突然不见,消亡。从语义的角度看,vanish一词用来表达客机“失踪”之意有点过,会误导读者解读成马航客机不复存在,机上人员或已遇难,给乘客家属带来更深程度的恐慌。与Rurv相比,NZ媒体非常主观地加大飞机失踪的神秘色彩,违反了新闻报道需客观真实的原则。

TS标题的参与者是Search,Malaysia Airlines plane,227 passengers,12 crew.比Rurv更细致,TS标题将search作为大主语,强调了搜救的重要性,其次,其第二过程的第二参与者比Rurv的更详细,涵盖了更清晰具体的信息。Rurv的过程因子是lost contact with,carrying;TS的过程因子是carrying,begins以及与lost contact with相对应的属性因子missing。与前者相比,TS媒体不仅对事件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述,同时还强调了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进行搜救。因失联客机有2名加拿大乘客以及别国乘客数名,TS媒体不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关注事件的进展和搜救工作的展开,因此该新闻撰稿人将search置于第一过程第一位置,作为新闻标题的大主语,着重强调search(搜救工作)的开展,充分揭示了加拿大媒体在描述事件的同时更关注搜救工作的进展。

CD标题仅有三个关键词,省略了某些核心关键词,缺乏事件报道的全面性。CD的参与者是Fears,Malaysia plane,与Rurv相比,CD标题将fears置于第一过程的第一参与者,作为新闻标题的大主语,fears一词突出了中国方面对失踪客机的担忧,揭示了CD在报道马航客机失踪事件时更关注该事件给中国家属及同胞带来的情感折磨。CD的标题具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新闻报道应客观的原则。

AP对该事件的报道无论是关注点还是出发点都与其他五国截然不同。AP的新闻标题仅有一个核心关键词,基本没有涵盖事件核心内容。首先,AP媒体用jet来表述失联客机,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jet作为名词具有“喷气式飞机,战斗机,客机”的意思,用jet取代plane,并用了非常专业的军事口吻撰写了该新闻标题,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在看“军事新闻”,从而造成某些对军事新闻不感兴趣的读者对该新闻的忽视。其次,AP标题以I.Boeing.777作为大主语,大大突出了波音777在报道中的地位,淡化了马航客机的重要性,并以系表结构结合safe的最高级修饰大主语,肯定了断言的权威性和不可置否性。CNN利用“波音777是最安全的飞机之一”这一新闻标题,淡化了事件本身。

四、六国新闻标题的意识形态倾向

基于对各国新闻标语言层面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事发之后各国的反应各有不同:美国撇开事件本身,申明失事飞机的高安全性能,力图不卷入事故责任风波;中国方面担忧加剧,乘客家属陷入恐慌境地;俄罗斯方面客观公正,报道全面;澳大利亚方面担忧国民,人道慈爱;新西兰方面持悲观态度,主观上认为飞机或已失事;加拿大方面与时间赛跑,开展搜救。由此可见,各国对于同一事件的关注点和立足点大相径庭,从中折射出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倾向。

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新闻报道受各种政治集团和权利集团的利益驱动,尤其是美国的新闻报道。[7]根据美联社的新闻标题,失踪飞机的自身安全性能毋庸置疑,而具有如此高科技、高安全性能的飞机发生失踪事故,其原因毫无疑问与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关系不大。众所周知,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袖公司,也是美国最大的出口商之一,是美国的经济巨头。为了维护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美联社媒体不惜淡化甚至忽视事件内容的报道,将重心转移到为波音公司开脱责任罪名上,利用大篇幅报道飞机的高安全性能,文中,用了more impressive is its safety record(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波音飞机系列的安全飞行记录)来说服读者。美国新闻界历来善于抓灾害新闻的“卖点”,就是事主及其亲人。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上,美国媒体就抓住艇上人员的亲属做了不少感人泪下的文章。[4]23然而,对于此次事件的报道,美联社媒体一改常态,反其道而行,其撰写的标题所表达的更多是播音利益集团的声音,而非受害乘客及其家属的声音。

此次事故中,中国乘客占65%,是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出于中马友好关系,中方媒体隐藏了事故的责任者,较CNN的新闻标题,CD相对客观、平衡。CD在报道标题中渗入了含主观色彩的字样,用“担忧加剧”描述中方对马航客机失踪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文化对家庭、亲人和对生死的特殊感情,对于灾害性新闻,中国媒体倾向于在标题中表达乘客家属包括全国同胞的担忧、惋惜之情。同时,中国媒体利用带有主观色彩的字眼——“fears intensify(担忧加剧)”,向全世界尤其是马来西亚政府倾诉中国方面对154名中国失联乘客的担忧之情,目的在于借用新闻的舆论压力促使马来西亚政府倾其全力展开搜救,救中国失联乘客于危难中。

俄罗斯用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题,实质上则力求对该事件保持中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归咎于当前其和乌克兰的紧张局势,使得俄罗斯在国际上言辞慎重,出于结友而非立敌的目的。因此,俄罗斯对于马航事件的报道相对客观、中立,隐藏了事件的责任者,单纯地以呈现事件内容为出发点,对标题的选词也相对慎重,尽量避免含有强意识形态色彩的词语。

澳洲媒体用了“Malaysia airlines plane missing:Aussies among the passengers”这一标题,刻意突出“澳大利亚人(Aussies)”在标题中的位置,高调表达对本国国民的担忧之情,目的在于为澳洲政府在国际上树立一个“爱民”的好形象。澳大利亚政府素来以不人道的难民政策被联合国以及欧美民众抨击,而此次马航客机失踪作为国际性轰动且被高度关注的新闻,澳大利亚媒体势必借此做文章,借机向国际宣传“爱民、仁慈”的友好国家形象,以缓解国际对澳洲不人道难民政策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挽救国际名誉和形象。澳大利亚从马航搜救协助国转为搜救主导国,且其在搜救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无不表露出澳大利亚此次不惜代价挽救国家形象的决心。

新西兰先驱报在标题撰写中主观地加强飞机失踪的神秘色彩,用“vanish”一词暗指飞机失事,一定程度上受到本国A-320型客机失事的影响。2008年11月,新西兰一架航空客机坠毁,无人生还。在新西兰媒体看来,此次马航客机失踪凶多吉少,或已坠毁,乘客或已遇难,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受本国以往飞机灾难的影响,新西兰媒体隐形地断言了飞机失事、乘客遇难的可能性。

多伦多星报作为加拿大主流媒体,并不崇尚霸权主义,也不受世俗文化的影响,其报道相对客观,真实。多伦多媒体在事件报道中十分关注及强调搜救工作的开展。然而,不论是对马航客机失踪的第一时间搜救,还是日后的营救,加拿大政府均没有参与其中。多伦多星报看似高效的新闻标题,实质在于借用新闻的舆论压力敦促马来西亚政府火速展开搜救,赢得救援时间,拯救尽可能多的事故人员。

综上所述,对同一事件的新闻报道,媒体撰写人无论是在遣词造句、主语信息结构,语气的加强,还是事件关注点,报道出发点和内容表达方面,都截然不同。这些不同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闻媒体人的立场和态度,反映了新闻撰稿人背后的意识形态操控。因此,媒体受众在浏览新闻标题时,应提高自身解读新闻标题的批判意识,正确把握媒体意图。

[1]Trew,T.What the papers say: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C]//Fowler,R,el.al.Routledge&Kegan Paul Ltd.Language and Control.London:Routlege&Kegan Paul,1979:117-156.

[2]董又能.英文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6):116-117.

[3]徐健,陈红,陈卫平.权力、话语操控与意识形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解读外刊新闻标题[J].社会科学家,2009(4):154-158.

[4]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5):19-23.

[5]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42-48.

[6]Bell,A.The Language of the News Media[M].Oxford:Blackwell,1991.

[7]孟玲.美国英语新闻语篇中的霸权主义[J].科技信息,2008(27):555-556.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马航客机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客机变货机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发达交通之大型客机
MD-11客机飞行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