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正义
2014-07-19余小刚
余小刚
教育,不能同质化,需要各种个性化的实践彰显其繁荣生态。但教育的本质却不能丢弃,那是教育存在的唯一逻辑。
成都市教科院一直致力小学语文教育本质性追问,10多年前,成都市开展了构建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10年后又进一步延伸提出建设小学语文教学之“三味”——语文味、儿童味、地方味,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作为一名教育专业记者,在见证了成都市“三味”语文教学实践成效后,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次追寻小学语文教学正义的行动。因为,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解决好教什么、教给谁、在哪里教,很难说是负责任的。
“味”的主体是物质的元素,描述“味”的是人的体验。对“语文味”的提出,显然是对当今语文教育缺失“语文”质地的申诉。
语言产生于生命的集体需要,语言的产生本身是为了表达思想,文字的产生是为了记录的方便和认识世界。所以,离开了思想的语文,离开了工具的语文,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语文味”对语文独挡之任的强调,即对学生听、说、读、写、书以及背后的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应是我们语文的根本任务。
提倡“儿童味”,是因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丢失了儿童,丢失了童年的味道。小学语文教学本质是儿童个体生命的发展,因此,小学课堂的质地应该具有童言、童趣、童心和童真。成人化的教材、预设很严谨的教法、具有太多价值观的教学流程,这样的课,能不丢失儿童味?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儿童必须走向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倡导“儿童味”,又要面对“儿童必须走向成人”的事实,那么教师何为?语文教育何为?我想,这是一个没有对立关系却又很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体味。
“地方味”有何意义呢?“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即便是国际理解教育也是把教育的视角聚焦到地球上另一地方。在当今,教育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我们把“地方味”作为语文教学百花盛开的多元生态的一种期许,显然是合理且具有迫切价值的诉求。
“地方味”首先以地理环境彰显出区域气质和人文个性,并以此为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烙上了集体个性。
首先,了解自己身上的区域基因,并将之以语文教育本质相融,不失为一种语文个性化建设。
其次,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三个维度构建“地方味”:其一是“教什么”之地方味——结合地方课程,提供地方味很浓的教学文本;其二是“怎么教”之地方味——与地域气质相协调,以地域独有之文化作为教学方法论元素;其三是“学习主体”之地方味——学习主体必然以地方气质和人文个性的先期介入学习活动。
总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让幼小生命发展的存在,它应该有三个基础:作为一门课程的基础——基于学科独立(语文味);作为教材的基础——基于具体语境存在(地方味);作为教法的基础——基于学生发展(儿童味)。三者构成整体,任何只触摸其一点,都是盲人摸象。小学语文教学不失“三味”,是为正义。
于是,我说,“三味”语文教学的倡导,是在追寻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正义。
(作者系《四川教育》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