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

2014-07-19黄鹤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黄鹤

摘 要: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本文具体提出了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详细阐述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以中小企业为合作伙伴、以开发信息系统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的实现过程,给出了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经过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比本科学校的教学水平低,比中专学校的教学水平高。当然,它的计算机教学水平是一样的。所以,在对高职计算机人才进行培养时,培养目标就要比本科的目标低一些,比中专的目标高一些。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国内现在比较缺的计算机人才是高级人才和初级人才。计算机行业的人才主要有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初级人才,这三种岗位的需求量基本上是1:4:7,因此初级人才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岗位中是最紧缺人才的。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的

现在,由于很多高职学校没有很好的教学条件,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大都是在机房和教室里完成的,主要以教师的板书讲课和课上操作进行教学。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会比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学生不能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也不能对一些硬件有深刻的理解,这样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实战操作,同时也使他们在就业后遇到种种困难。高职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懂得技术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所以对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不但要使他们能够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还要使他们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培养目标,就要求学校的教学培养要和工学实践相结合。首选是学生在学校学好理论,这是实践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带着所学的理论去公司进行工学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公司的实习中实际分析、设计和实施软件项目,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也能够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更加得心应手。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步,是让学校和公司之间建立起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解决了学校教室和机房教学的缺陷,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的方式

基于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目标的特殊性,再加上计算机行业也要求有一定的实践,所以人才培养要与公司实习相结合。高职计算机培养的是初级人才,就业的公司大多为中小型公司,所以工学结合的单位尽量选中小型公司。中小型公司的数量非常庞大,已经超过了1100万家,主要的类型为私营企业。随着社会对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大,电子行业和软件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在数量如此庞大的公司中,计算机行业的公司占大多数。江苏的很多中小型电子产品企业为我国高职计算机人才的就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小型公司和大公司相比,存在着资金不足、高级人才短缺、高技术产品缺乏和市场占有额小的问题,它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内环境中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中小型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掌握好这次机遇就能为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提供新的发展道路。中小型公司也在慢慢向自己的公司引入信息技术,他们知道只有掌握好了信息技术才能发展他们的公司。这也就要求中小型公司要招聘一些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而需要人数最多的岗位就是高职学校培养的初级人才。由于大多数的中小型公司规模小、资金缺乏,它们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软件开发人才和计算机硬件人才,所使用的软件大都是从其他公司购买的,这就使本公司的发展受限于其他公司。高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了比较好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学校教学的缺陷,他们实际上没有做过软件的开发和应用项目,缺乏软件项目的实践。由于高职学生公司实习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中小型公司和高职学校进行计算机专业的工学联合培养,能够在低成本和短时间内促进公司的发展。这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高职学校很有好处,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学校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公司的实践学习软件的实践项目,学校也可以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高就业率和学生工作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来提高自己的名气。

四、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本文介绍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和中小型公司工学联合培养的模式。经过高职计算机专业和中小型公司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发现高职学生不仅学习了先进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软件实践的能力。联合培养的模式既弥补了学校教学的缺陷,也为中小型公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是学生、学校和公司三赢的模式。通过联合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够最大程度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瑞雪.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刘贤锋,戴白刃.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