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变革:一种面向培养未来学生的期待
2014-07-19赵庆林
赵庆林
2013年,梅岭小学开始以课程创新为核心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变革,其着眼点是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那么,面向未来的学生的特质是什么呢?概言之就是具有竞争力。这个世界早已不再封闭,在打开的时空里,不同教育背景之下的人在相同的工作之中相遇了,这时候,对一个人产生根本影响的是他所具有的竞争力。竞争力离不开教育的培养,但是怎么培养一个人的竞争力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它关系到我们怎样看待学生;其次,它关系到我们给予学生怎样的课程;最后,它关系到我们传递怎样的信息给学生。这三个问题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而反映对孩子的期待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教育评价。虽然,教师对孩子的期待离不开更宽阔的社会背景,但是,如果我们相信个人的努力与进步是整个社会进步的基石的话,我们也应该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改变我们自己是首要的任务。
改变我们自己,首先要改变我们对学生的看法。我们对学生的看法到底是怎样的,其实从家长以及学生对我们的看法中就能得到答案。我们对学生是理解的、宽容的、充满人文关怀的,那么学生对我们就是亲近的、友好的。生活在友好的、温暖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够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在相互合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然而改变对孩子的看法仅仅是第一步,给予孩子怎样的课程是这种期待的最终落实。我们相信孩子是有独特价值的,但是孩子的独特价值,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去发现与珍视。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确定最佳的选择。
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需要为孩子准备好面对未来的一切。虽然人生是他们的,但是帮助他们找到适性适才的道路则是我们的责任。什么才是适性适才的道路呢?这需要教育力量的贡献,但我们也仅仅是帮助他们而已。因此,学校要给予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以及为未来进行规划的课程。比如“我们是谁”“我们如何表达”“共享地球”“我们的成长史”“这个世界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如何自我组织”等。每一个主题里可以细分成各种各样的项目,如在“我们是谁”的主题里,包含关于未来职业的探索。为了配合这一主题,学校举行“职业展览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士来学校解说自己的工作,学生带着纸笔分别去“地质学家”“消防员”“工程师”等的教室里听讲,了解不同的职业,感受不同的艰辛与相同的荣耀。
事实上,我们对孩子的看法以及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课程已经在向孩子们传递着我们最明显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传递都没有成绩单那样更加直接和重要了。在这些评量项目的大架构下,一个教师,一个家长,会用什么眼光看孩子?通过成绩单的评分项目,我们也可直接掌握学校的教育理想与学习导向。成绩单上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出席情形,二是“超越学科的能力”的评估,三是“学科能力”成绩。学科成绩包括三部分,即程度、成绩和努力度。程度中分为超越年级水准、年级水准、年级水准以下,成绩分为杰出、很好、平均、平均以下和一塌糊涂五个等第。努力度分为大部分时间很努力、部分时间很努力以及很少时间很努力。而“超越学科的能力”包括五个部分:社会能力、研究能力、思考能力、交流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每种能力细分为四、五个小项,如“思考能力”分为“能学习研读与主题相关的资讯”“能有效地运用知识”“能省思并且做出决定”。对于这五种能力的评量方式是:十分明显、发展中的、偶尔的。
我们对孩子传递出的信息直接关系到他的成长与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传递过诸如“研究能力”“思考能力”等这样重要的信息给孩子的话,那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够得到未来给予我们的反馈呢?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而言,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缺失吗?
面向培养未来学生的目标,我们需要改变现状。改变现状,就要从改变评价开始,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是教育变革产生评价变革,而不是评价变革产生教育变革。这是本末之别,亦是因果之差。